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内容导航:


一、如何建设好自己的班级


赵泉明 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其实是一门育人的工作,而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集中体现。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则是这门艺术的主导者和策划者。如何建设好班级管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于班主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一线和基层的班主任应当怎样做好班级建设,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一、培养和建设班干部队伍 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将影响学校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及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学校建设必须加强班级建设,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班主任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工作者,也是班级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和策划者。由于班级成员较多,而且层次不一,从而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由班主任一人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需要其他成员来协助班主任工作,所以,班主任的第一首要任务就是组织班干部、培养班干部,由班干部协助完成或替代班主任在班级中的某些工作。因此,培养和建设班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和建设班干部呢?我想用二十个字来概括:“为人正直,态度端正,与人友爱,责任明确,纪律严明。”二、以“民主”形式管理班级 以往班级管理常常是班主任的一家之言,学生很少参与其中,从而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缺少应有的活力。我想,班级管理应该是主动的、互动的。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才能更好地形成有效的良性的互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从而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上学期开学伊始,我就开始试行我的“民主化”管理。在班级刚刚组建的时候,从各个县市来的学生在互不认识的情况下,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他们选出了自己的班干部。(参选的班干部先到讲台即席演讲,再由学生投票。)以后,班级管理都由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负责,其他同学协助和配合,并互相监督。在我的指导下,班干部带动学生组织各种常规检查,开展各种学习和文体活动,井然有序,热情高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学期末,班干部首先在班上向同学汇报这个学期的工作;班干部组织学生评选文明学生,三好学生;评选优秀班干部;评选小组标兵等等。(这些都是班干部自己安排和组织的。)一学期下来,我没有直接参与的工作很多,但效果比预想的好,自己感觉也很轻松。通过一学期的“民主化”管理,学生关系友好,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了,班级管理有序,整个班级气氛和谐。 我想,要让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就应当采用民主的方式,只有通过民主,学生才更愿意接受,学生才会主动地接受教育,从而使教育有效化。三、以“爱心”带动班级管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能给人无声的感染,爱是博大的。只有真正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感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原本就有一颗可爱的心,善良的心,只要我们加以雕琢,感化,他们很快就会散发光芒。老师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爱,用老师最原始的爱来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让学生感知温暖的含义,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和发展。老师的爱也会潜移默化到学生,学生的内心也会心存爱。只要爱遍布每个学生的心,那么,整个班级就会充满爱,整个校园就会充满爱,学生的生活也就会充满阳光。然而,爱是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爱是一种涓涓细流,是一种诲人不倦,是一种细雨无声,是一种点点滴滴。四、以“责任”促进班级管理 毋庸置疑,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责任,育人是教师的职责。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现代教育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义务,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其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的接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受到教育。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现在的中少年学生缺乏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亲情、友情显得很淡漠。古人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们现代教育所缺乏的。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要让学生懂得班级是他们的家,管理班级是他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这种观念下,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在一点一滴中,学生才会养成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责任的习惯。这种责任感能促使学生自信,能锻造学生敢于担当的品格。五、 以“活动”凝聚班级集体 幼儿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认识很多事物,可以了解很多东西,他们结识好多朋友。其实,中小学生也是一样的。让他们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和活动,同样能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经常搞些有益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语文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会,互相配合,团结协作。通过有益的活动,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的道理,也可以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能从中得到锻炼(如自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间的情感加深,可以使师生间的情感更浓,从而使整个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学习的动力。 总之,管理班级的办法有很多,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我想,爱和责任才是永恒的。


二、如何进行良好的班级建设


如何进行良好的班级建设如下:

一、确立目标。

第一,体现时代精神。班集体目标既要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培养要求,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又要符合班集体两个基础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第二,有明确的指向性。班级目标是全班同学共同奋斗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目标必须明确具体。特别是小学班级目标,要考虑到小学生认知水平低,社会经验少的实际,让小学生明确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把集体的大目标和个人的小目标统一起来。

第三,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一般说,远期目标要“高而可攀,望而可及”,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中期目标既要反映阶段性或者专题性的要求,又要承上启下、远近衔接;近期目标则要明确具体、与长、中期目标保持一致。

第四,有可行性。目标价值能否得以体现,关键还取决于既能照顾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又要掌握好目标水平高于现实水平且合理适当,有差距才有吸引力,才能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二、建立班委会。

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四个原则。

(1)民主性原则。无论是班委候选人的物色还是班委人选的最后确定,班主任应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由大多数信赖的学生组成班委会。

(2)用其所长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差异,充分利用学生所长来为班级服务。

(3)教育与锻炼兼顾的原则。班干部培养也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班主任应以班委组建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和学习锻炼意识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强,许多班主任抓住这个心理热点,采用班委轮换制,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中得到管理体验。

(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干部在学习之外要承担一定的班级管理工作,负担比一般同学重,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对待学生干部,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要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但对他们的缺点、错误,既不迁就也不简单指责批评,注意工作方法指导。

三、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有利于促进团结、鼓舞学生的上进心,发扬正气,有利于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和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班风是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班集体特有的一种精神面貌,是班级“个性特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