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粉丝文化究竟该如何风清气正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粉丝文化乱象不断,那是因为在粉丝这一块会有一个攀比的现象出现。就来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比如说有一场晚会邀请了很多的明星来参加表演节目,而那一场的观众席是对外开放的,这个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攀比现象,比如说在自家偶像表演节目的时候,在底下的观众席会不会亮出很多的他的灯牌,当所有的偶像一同出现的时候,观众席里他的灯牌是不是最多的,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攀比现象,而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偶像有所谓的大排面,就会想尽方法的去购买席位,从而出现了一定的乱象情况,那么想要整治这种情况,首先就需要对类似的晚会做出一定的规定,还有作为偶像也要学会约束自己的粉丝。

其次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哪个粉丝的后援会又卷走了多少钱,有多少粉丝损失了财产,那么为什么后援会会有机会卷走这么多钱呢?当然是因为大家自发的向某一个后援会进行筹集金钱,而筹集的这些金钱,不过是为了帮自己的偶像去做应援或者是给偶像送礼物等等,如果想要杜绝这一情况的发生,那么就要从根本上来进行决断,比如说粉丝不能自己给偶像做应援或者是偶像,不要去收取自己粉丝的礼物。

最后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粉丝文化了,在网络上不断的控评和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和人肉搜索曝光某些普通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就是因为大家都认为网络是法外之地,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才会说出如此过分的话,做出如此伤害到其他人的举动,所以想要杜绝这一情况,必须对网络进行一定的规范,不要让其他人再觉得网络是法外之地,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想要整治粉丝文化的乱象情况其实并不容易,而且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抵制,不过粉丝乱象必须要整治,不然很可能会出现更危险的事情,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才能够慢慢整顿粉丝圈的这种乱象情况。



二、如何看待我国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该整治了。

资本推波助澜,机构兴风作浪,联合“粉头”“应援会”制造出大量的“玩法”:诱导粉丝投入大量金钱“氪金”造星,挖空心思“刷数据”“打榜”追星......“饭圈”由此聚合着大量的资本、流量及人员,却长期以来处于无规矩可循的“灰色地带”。

“炒”得越凶,“人气”越高。这不仅让某些艺人飘飘然、忘乎所以,甚至背德违法、底线失守;更滋生出“五官带着三观跑”的歪风邪气;还为“非法集资”“流量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培育了土壤。

理性看待“饭圈文化”

“饭圈”指有组织、有共同追逐目标的粉丝团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饭圈”的目的性、聚集性特征更加突出。

网络公共平台诋毁谩骂、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为偶像买流量争名次、凭借流量渗透作品评奖及专业榜单评优、从代拍到售卖名人隐私的一体化产业链……规范以青少年为主力军的“饭圈文化”发展已势在必行。

“代拍就是对隐私权的侵犯,是一种牟利行为。影响公共空间使用,对应治安管理处罚。”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守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饭圈文化”中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目前呈现出“新型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