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变得平静


在这里提供两个方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方法:每天都记日记。曾国藩每天早上起来会记录昨天的日记。就在思考昨天那些事没有做好,哪些事应该怎么做,今天应该如何去精进点,在思考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是在让自己今天比昨天要进步一点点,从而获得一种成长和智慧的提升,让自己今天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应该如何来面对。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反思和思考,从而让自己清晰看清自己的问题。而且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内心会平静下来,不会那么焦躁,坐立不安。这时候就能够很清晰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从而内心也平静下来了。

第二个方法:碰到让内心波动的人或者事,忽视它。很多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些后悔的事情会导致自己痛苦。那么在自己内心波动的时候,先让自己什么都不要去做,去洗个冷水脸,让自己暂时清醒下,当心情平静下来后,就会有理性思考了,就不会被这个念头牵绊着走。这需要刻意训练,在刻意训练的过程中,前期可能很痛苦,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思维。情绪波动了,就会让自己什么都不要去做,就原地不动,让情绪的火焰消停下来,再进行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修炼平静之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操作的。操作之前很痛苦,但是一旦进入操作状态,就会非常兴奋而快乐,毕竟当前所做的事对自己是有益处的,而不是有坏处的。
静静等待,静静修炼,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一种最高境界了。境界的高低会影响自身的认知局限,跳出认知局限,做一些觉得非常挑战的事,何乐而不为?


二、如何平静自己的心态


1.学会放松: 当感到过分紧张、烦恼、害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
2.学会转移注意: 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
3.学会宣泄: 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诉说出来乃至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的郁积,对人的身心有利。
4.学会自我解嘲: 当一个人的追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这被称作“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甜拧檬心理”,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拥有的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偶尔用一下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极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接受自己,避免精神崩溃不无益处。
5.学会幽默: 良好的心境终究是源于成熟的自信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祝愿你在不断的努力和进步中,渐渐抛却“成长的烦恼”,最终拥有这样一份心境。要学会使用幽默,不要把失败、尴尬、僵局、被动看得太重。要追求那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度。


三、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


1、控制担心

担心是一种摆脱焦虑的错误做法。如果一个容易担心的人,感到紧张时,这种思考会增加焦虑。如果不想担心,那么做一个“停止和交换”的变换。找出一个想要停留其中的愉快的或充实的想法。记得每次担心冒出来时都要这样做,否则就无法实现你所需要的内心平静。

2、立即行动

很多时候,感觉不安、焦躁,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的想法、计划。但是如果能立即行动,这种焦躁不安感就会迅速缓解,甚至消失。当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应该马上行动起来,有了想法就要勇敢去尝试。

3、懂得分享

有时内心不宁静,是感觉有太多东西没有释放、没有表达、没有显露,所以要懂得与人分享,分享经验、智慧、体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学会分享、懂得分享,会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因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4、放松

精神要和身体一样得到放松,但放松是从身体开始的。减少肌肉紧张可以帮助减少头痛,减少因为紧张而使情况更糟。渐进式肌肉放松包括从头部到脚趾,先收紧,然后放松每个肌肉群。可以从网上找到很多很好的放松指导视频。

5、与书为友

内心不宁静,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心中没有定见,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能只与电脑为友,与手机为友,可以与书为友,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

学会以书为友,它会让你变成仁者智者勇者,也能将那些让你心神不宁的东西驱散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