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社群运营应该怎么做


社群是承载私域的重要场景之一。社群是基于社交关系/品牌粘性/圈子文化等情感纽带,制造一个有温度的场景促进转化,运营方式也多样化。

而很多商户不敢贸然做社群,总是怕建立起来后,如果社群不活跃怎么办?怎样才能做好长期社群运营呢?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试试这6步,快速提升社群活跃度,做好长期运营。

1

建社群注意事项

1、社群:有相同的价值观,为共同目标聚在一起,并且创造价值输出的一群人。

2、做社群业务要有认知,活跃度不能作为考量社群的第一指标,有用的信息和优质内容的传播,是优质指标。

3、社群里长期分享有价值、根据标签筛选的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才能慢慢的构建起一个社群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感,保证用户的留存率。

4、在建群一开始可以运用工具,设定新人入群欢迎语,给到入群仪式感,后期成员应主动维护并且谨慎打扰用户,谨慎使用艾特所有人。持续创造社群中的用户价值,才会有人看群消息,尤其是高客单价的社群,都是需要长周期的运营维护、不断的占据用户心智,输出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给用户的信任度、价值感不断加码。

5、高粘性的社群都具备5大特征:定位清晰、共同使命、输出价值、提供福利、高效运营。

2

做社群的流程

小规模测试——做出生态,做出价值——再做传播;一般我们在做社群的时候可以先建立一个小群,群主群内活跃促动,发现关键用户等成员并且及时做好维护。

当这个小范围群形成良好氛围时候,就可以去宣传增加群内人数,扩大传播了。

3

建立群规和群认知

注意在建群最开始就确立并执行社群的基本管理规范是一个社群良性发展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群内成员有边界意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能做的事情人性化口吻明确。

一方面如有人违反群规,群主和管理员要主动干预;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用户的私心,给用户合理私心留一个出口,比如允许某个时间打广告,允许输出价值圈粉等。

4

分析用户画像

其实能够长期运营的社群关键在于社群运营者本身,社群运营者在建群初期就应该分析用户画像。

3个方法做好用户画像分析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当你对用户一无所知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对用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情况等。

做问卷调查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别让用户做问答题,而是让用户做选择题。

2、一对一沟通

一对一沟通可以探查用户做出选择的更深层原因,找出他们做出选择的动机和需求点。

3、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来体现用户的需求,而这些是之后运营好社群的基础。

5

社群核心内容

用户画像掌握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社群运营部分了。想要做好长期的社群运营,核心的点就是情感链接和价值输出。

情感链接

5.1、群里多聊天

链接用户第一个办法是在群里多聊天,当然,这里的聊天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说要去聊一些你的目标用户经堂关注的话题(这里就用到了用户画像)。最容易拉近关系的事情就是,一群人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当一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时,群内的凝聚力也是最强的。

所以说,一个群想要长期发展的话可以找一个大家都感兴趣并且都原意参加的目标,一起努力,比如大家一起坚持早起打卡,一起做一个项目赚钱等等。

5.2、线下互动

线下互动是最容易产生信任的,也是最容易拉近彼此关系的方式之一。有线下门店、体验店等的企业/商户可以多做社群成员线下交流互动活动,让用户切身真实体验产品,感受服务以及下单转化。

价值输出

这里的价值是广义上概念,根据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点来提供价值。

比如社群运营的群里面,运营相关的知识、一些最新的行业消息就是价值;水果群里面,能够提供廉价优质的水果就是价值。

不同的群有不同的价值输出,这个也是要根据自己的用户画像来决定的,群里有了价值,大家也才会珍惜这个群,也会时不时出来活跃。

6

树立关键用户

社群成员沉默,属于大多数,长期运营社群就需要找到一部分粘性比较高的关键用户,让他们起带动作用,吸引群内小伙伴持续留下来。

哪些是社群关键用户呢?

6.1、认可社群定位的用户

6.2、有突出标签或者大神用户

6.3、乐于分享,积极互动的用户

社群关键用户起到了活跃社群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维护提供适当的激励。



二、怎么做好微信社群运营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社群有微信群,小密圈等,不同的社群所涵盖的功能是千差万别的。在社群的选择上,我们既要考虑到社群的平台功能,也要根据社群的成员特征来进行选择。运营者再依据作出的选择来进行精细化运营。

有很多人在刚入门社群运营的时候,总会踩过许多雷,浪费了许多资源,买回很多教训,因此小编在这里吐血整理了一下,为各位刚入行的小伙伴打一剂预防针。

社群运营的9大技巧

1. 目标人群

社群是目标群体的集合,要保证社群人群属性的相似性和符合产品调性

2. 准入高门槛

提高准入门槛,使得入群者重视这一社群

3. 严格的群规

告诉他们做什么,比告诉他们不做什么更重要;

不要法外开恩,触犯群规就严格执行惩罚措施

4. 固定的话题和活动

早晚报、周报、月报、每周固定时间讨论某个话题

5. 社群管理员

群管理:群管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社群;

地头蛇:培养社群成员中一批忠实用户参与社群管理

6. 社群成长体系

多个社群要有分级体系,用钱衡量或者是管理员晋升体系

7. 对社群内容进行引导

对社群内容引导,减少灌水;每周检测社群活跃度,更新社群活跃度表格

8. 尊重群的生命规律,及时引导转化

社群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根据社群活跃度和用户的信任度,及时完成商业转化

9. 线下活动

通过线下活动神话社群关系链,促进社群成员进一步内部联系

社群运营5款必备工具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在运营社群的过程中,使用一款好的工具必能大幅度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小办结合自身经验和几位资深社群运营人意见之后,总结出了5款社群运营人必备的运营工具。用好了它们,传说中可以提早下班噢!

1. 社群管理工具

聊天狗是一款智能化微信社群管理工具,直接在PC端登录,无需下载,支持入群欢迎,关键词入群,关键词回复,定时群发任务,多群群发,自动踢人,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功能,可以满足社群管理,咨询定时发布的需求,提高微信社群运营效率。

2. 社群在线课程工具

荔枝微课,基于微信群同步直播,社群微课综合服务平台,以工具+内容为核心,专注帮助学习型社群有效的进行内容传播,互动,变现。

3. 社群海报制作工具

创客贴,创客贴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线上图形设计工具,可以直接使用提供大量素材,通过托拉拽的方式就可以轻松完成精美的社群宣传海报。

4. 社群问卷调查工具

问卷星。问卷星是一个问卷调查,测评和投票的平台,也可以作为社群运营推广吸粉,用户建议收集的利器。

5. 社群数据记录工具

伙伴云表格。伙伴云表格是一款针对多人的数据协作工具,主要用于导入本地数据文件,实现在线数据共享与协作。



三、如何开展社群运营


源于PPT,不止PPT,大家好,我是老秦。

想要做好社群运营,最重要的是理解社群的组成结构。

按照我在《社群营销》一书中的观点,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社群必须包含同好(Interest)、结构(Structure)、输出(Output)、运营(Operate)、复制(Copy)五个要素,简称“ISOOC”。


1、什么是同好?

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t),它决定了社群的成立。

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

可以基于某一个产品,比如苹果手机、锤子手机、小米手机。

可以基于某一种行为,比如爱旅游的驴友群、爱阅读的读书交流会。

可以基于某一种标签,比如星座、某明星的粉丝、PPTer。

可以基于某一种空间,比如某生活小区的业主群。

可以基于某一种情感,比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

可以基于某一类三观,比如“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秦友团。

共好是我们找到同质的人的原点,但“同好”仅仅是一个社群的成立的发端,要想真正存活、发展、壮大,还需要后面的几个要素。


2、什么是结构?

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结构(Structure),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很多社群为什么很快走向沉寂,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的越好,社群活的越长。

组成成员:发现、号召起那些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或者环形结构。最初的一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交流平台:找到人之后,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见的有QQ、微信、YY等;

加入原则:有了元老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么就得设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来保证质量,二来会让加入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管理规范:人越来越多,就必须有管理,不然大量的广告与灌水让很多人选择了屏蔽。所以一要设立管理员,二要不断完善群规。


3、什么是输出?

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输出(Output),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群慢慢的活跃度下降,大多沦为广告群。没有足够价值的社群迟早会成为“鸡肋”, 群主和群员就会选择退群或者解散群。也有一些人会再去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群。还有一种情况是群员也不退群,继续留在这个群里,他会看一看这个群能不能给他带来价值,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以后,这个群完全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他就会在这个里面捣乱(发一通广告信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会不会被踢出这个群,发一些广告也许还能拿回一点沉淀的时间成本。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出现,好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这才是群员加入该群留在该群的价值。比如罗胖坚持每天一条语音、大熊坚持定期干货分享、秋叶有课程&动手实践、某些行业群定期可以接单等。

另外,“输出”还要衡量群员的输出成果,全员开花才是社群,如果仅仅一枝独秀,那还是走的粉丝经济路线。


4、什么是运营?

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运营(Operate),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

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

仪式感。比如加入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参与感。比如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

组织感。比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

归属感。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

如果一个社群通过运营这“四感”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怎么可能短命?


5、什么是复制?

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复制(Copy),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

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能够做到规模巨大还能情感趋同,好像只有宗教了。

所以这两者的最佳边界就很重要。

一个社群想能够复制多个平行社群会形成巨大的规模,在真正做出此举之前,请先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1:是否已经构建好自组织?要考虑是否具备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能过于围绕中心展开,但也不能完全缺乏组织。

问题2:是否已经组建了核心群?要有自己一定量的核心小伙伴,他们可以作为社群的种子用户加入,引导社群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问题3: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要形成一种群体沟通的亚文化,比如大家聊天的语气,表情是否风格一致?这都是社群生命力的核心。


以上是我们归纳的社群特征与结构,如果想知道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五个环节的社群建设过程,可以参考我与秋叶、陈慧敏一起写的《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