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38年板书授课:适合才是最明智的教育方式。

浙江财经大学的数据科学院副教授刘晓芬,坚持38年不变,用全板书形式进行授课。在互联网普及,信息化的今天,这种大学授课方式已经并不多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传统授课方式竟然获得学生们热情追捧,刘晓芬老师也成为了校园新一代“课堂网红”。学生甚至为了抢占刘晓芬课的前排座位,会提前一两天到教室占座。38年中,刘晓芬也曾采用过其他教学方式。“板书改成PPT,感觉不一样,思维会有些断层。”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刘晓芬最终决定保持手写板书的形式,每节课都要写满八九块黑板。

真正的好老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会赢得每一代学生的尊重。

知识是可以自己不断自动适应时代的,经典将永远是经典,无论是处在什么时代。不管是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里,还是现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时代里,一个好的老师,拥有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依旧会“征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无论是传统教学的时代,还是现在互联网教学的时代,其实教书育人最重要的不是教学形式,而是老师所传递的知识能否被学生真真正正地吸收。在课堂上,学生最希望的是学到知识,当老师尽职尽责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时,便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是相互的,老师的辛勤付出学生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这也难怪学生会对刘晓芬老师如此爱戴。

有趣的课堂不只是充满新事物,回顾传统,同样精彩。

我们曾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潮流,让课堂也踏上互联网的列车。新的课堂方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或许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于出生在手机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年代里的老教师们来说,却是一道新时代的门槛。老教师们必须像学生一样学习新事物,改变自己几十年来的教学习惯,以一种新的形式与学生见面。

“学无止境”顺应时代的车轮,学习互联网知识无可厚非,但是改变一个人几十年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当粉笔变成触控笔,当板书变成PPT,新时代的课堂真的有趣了吗?老师在新的形势下无法找到自己曾经熟悉的节奏,这种情况下并不见得新课堂会比传统课堂的效率更高。所以,传统课堂也会有传统的精彩,与老师的教学节奏有默契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

去做一件事不难,最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三十八年的坚持,需要多少根粉笔来见证?

满满当当的板书,承载的是一个老师对课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对板书面前每一个学生的殷切期盼。三十五年里,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把一个人的知识转化给许许多多的学子,这是一名教师的功绩。

“工匠精神”大概就是如此,学生喊一声“老师”,老师肩上的责任便从此担当起来了。刘晓芬老师对每一堂课都尽职尽责,她选择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意义,PPT做成的课件可以反复播放,但手写的板书却让每一次课堂都变得独一无二。

在现代社会里,还有多少人能够将坚持变成习惯?

教师这个行业,在大众心中的神圣正是因为有了像这样的敬业工作者。无论时代如何,始终能够看清自己适合的,也是这位老师最明智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