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如何预防强对流天气


第一,每条都了解天气预报,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趋势,做好防雹准备;注意当天的天气状况,如果下雹季节的早晨凉、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造成空气对流旺盛,则易发展成积雨云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凉飕飕,午后打破头”、“早晨露水重,后响冰雹猛”的说法。出现这种天气时,老人、小孩不要外出,最好留在家中。及时躲避,有谚语云:“黑云尾、黄云头,冰雹打死羊和牛”的说法,要特别当心这种天气。
第二,农业要买保险,预防是很难避免的。常用方法有:①在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④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伤亡。
第三,爱车最好开到有遮挡的地方去,防水防风防冰雹。当冰雹来临时,要迅速在最近处找到带有顶棚、能够避雷防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的袭击;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以免造成人、畜的伤亡。
第四,少外出。


二、强对流天气的防御措施


1、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和措施
(一)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在多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的地方特别是山区,需大力种草种树,封山育林,绿化荒山,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尽可能减少空气的对流作用,以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发生。农区增加林牧业比重,并增加种植抗强对流天气灾害和复生力强的作物比例。在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区,多种根茎类作物。农作物关键生育期应错开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时段。成熟作物要及时抢收。
(二)防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加固建筑物,以防雷雨大风、龙卷风等风害。改变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保护水源,疏导沼泽。
(三)作物受灾后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后,作物除遭受机械损伤外,还可能遭受许多间接危害,因此,应根据不同灾情、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抗灾能力等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培育优良的抗强对流天气灾害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抗灾能力。
2、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
(一)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首先要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移动作好预测预报,可利用气象雷达监测,加强气象台、站联防来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监视它的活动,还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连续拍摄的云图照片,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进行探索、追踪,配合天气形势图分析,有助于判断强对流天气出现地区的预测预报,从而可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以便在强对流天气出现以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如加强对强对流天气成因的机理研究,加密监测强对流天气网点,更新监测手段;建立防灾减灾计算机指挥系统,尽快应用于抗灾救灾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对影响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灾害进行系统整理,并建立强对流天气数据库和灾情库,及时为领导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准确的灾情资料。
3、建立、健全防灾系统
一当发现强对流天气将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迅速将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的预报传达至各有关地区、有关单位;通过广播、电视、高频电话等及时传递。
二兴修水利,清理沟渠,疏通水道整治脏、乱、差,以防强降水造成内涝积水。
三人工消雹。防雹的主要措施是消雹,使形成雹块的云层减薄或消散,阻止云中酝酿成雹和小雹长成大雹。方法有二种:一是将碘化银或碘化铅等催化剂通过地面燃烧或飞机播撒方式投入到成雹的积雨云中,增加积雨云中的雹胚,使其形成小雹,不易长成大雹。二是爆炸,采用高射炮、火箭、炸药包等向成雹的积雨云轰击,引起空气的强烈振动,使上升气流受到干扰,从而抑制雹云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云中云滴间碰并的机会,使一些云滴迅速长成雨滴降落。
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瞬时大风容易造成树木折断和房屋倒塌,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在飑线系统或者有龙卷风以及其他大风出现时,公众要远离易折断的树木、广告牌以及危房等。此外,要加强对雷电的防范,不要呆在空旷的环境中,应躲避到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里;如果在室外,有车的话要尽量在车内躲避。



三、强对流天气来了如何防御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强对流准备。只要捕捉到强对流天气的迹象,气象部门就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户外电子屏幕等渠道发布闪电、风暴和意外之财等相关预警。一旦市民收到预警信息,他们应该意识到防止严重对流,并做好避免闪电和风暴的准备。

强天气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各种强对流气候形成的物理过程并不完全相同,这与下垫面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密切相关。此外,强对流气候是以大尺度气候系统为基础的,它影响或决定着中小型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移动。强对流气候的本质是有效能量转换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相互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势能可以转化为对流上升运动的动能。强烈的气候是由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引起的。

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强对流气候灾害一般可概括为风灾、洪灾和冰雹灾害。当强对流气候发生时,多个灾害往往同时发生,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风暴、龙卷风、雷暴和大风线最显著的气象要素之一是强风。尽管痰线的水平规模较小,但在其影响范围内会发生强风暴雨灾害,可能导致树木倒塌、房屋倒塌、碎片飞扬、人畜伤害和农作物坠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强对流气候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强对流气候灾害与强对流天气的类型、范围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强对流天气的防范是什么?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强对流气候频繁发生,强度呈上升趋势,破纪录的历史极值屡次出现。因此,公众应首先提高对预防强对流气候风险的认识,并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储备和积累预防强对流气候的知识和措施;二是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水平,加强各项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