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乡村振兴要怎么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要想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而奋斗,乡村振兴将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以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城乡要素市场壁垒、落后的农村生产配套条件,以及农村民生保障短板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国应该加快城乡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加强产业融合的集约型村庄建设,坚持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最后,最重要的是落实相关的乡村振兴政策。
首先,需要尽快消除户籍制度的制约,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为他们提供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
其次,要逐步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城乡提供公平的教育、医疗服务,逐步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再次,要逐步改革土地制度,加强顶层设计的作用,试点与推广“飞地”项目,建立地区间土地增减挂钩的制度。
最后,需要明确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政府的任务是提供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而不搞大包大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将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只要乡村的发展得到足够重视,乡村振兴的政策得到逐步落实,不难看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国将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实现乡村振兴具体要怎么做


一是要加强资源保护。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要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行为,守住我们的青山绿水。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和谐,更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保护生态,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和持久战。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资源保护,首先要把思想意识问题放在首位,要多形式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群众知晓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内容、目的和重大意义,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
二是要加大环境治理。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对农村生活区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农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抓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同时,以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各村可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引导农户开展庭院美化工作,村组干部、党员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普通群众进行有效地宣传发动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进行引导,在充分尊重农户主体意愿的前提下,立足农户实际,分类引导,分别规划,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的创建积极性。
三是要加快绿化美化。对宜树宜林的荒山坡地、沿河沿路要栽植树木,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生活环境。农村具有广阔的天地,绿化美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搞好农村绿化美化,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口号植树、书面绿化、数字造林”,更不能“绿化美化靠国家,搞好搞坏无所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广大农民要树立“绿化连着你我他,发展生存要靠它,发家致富奔小康,绿化美化要跟上”的思想意识和全局观念,培育、引进和推广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和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