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第一,共同富裕是整个社会进入富裕社会。整个社会进入富裕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社会条件。国际上一般以进入高收入社会作为进入富裕社会的主要标志,也就是说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左右,整体社会进入高收入社会,就要以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我国预计在2025年前后进入高收入阶段,整体进入富裕社会。社会整体进入高收入的富裕社会,只是使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开端和牢固的基础,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公平分配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福利的推进,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共同富裕是人人都富裕。共同富裕的主体是14亿多中国人,只有每一个人都达到富裕状态、都拥有富裕水平的收入,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要人人都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要达到高收入水平,也就是说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27万美元的水平。
第三,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步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基本均等地拥有和使用基本生存与发展资料,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需求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足的状态。在共同富裕社会,不仅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国民素质、精神状态和社会文明程度也要达到新的高度。
第四,共同富裕是级差合理的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均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必然导致共同落后和共同贫穷。共同富裕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富裕的人,每个人的可支配收入都达到高收入水平,但人们的收入水平依然会有差别,这不再是贫富之间的差别,而是富裕的人群之间富裕度的差别。即便在富裕发达社会,人们之间的产权差别、能力差别、财富差别、精神丰富度差别依然存在,人们之间的富裕度差别也就必然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共同富裕社会,人们之间富裕度的差别限制在合理的级差范围之内。
第五,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富裕水平和共享福利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富裕”是一个动态的、比较性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社会的逐步形成,社会的整体富裕度依然会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同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社会共享福利的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因而,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目标,而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需求品质不断改善、社会富裕度与共享度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
二、共同富裕的理解
共同富裕的理解: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
共同富裕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物质生活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全面提高的问题。
共同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在处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共同富裕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