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如何避免中暑
现在正值伏天,天气比较炎热,会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很多的人,平时即使不工作,也会寒流浃背,所以容易出现中暑,大家需要注意高温的到来,很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口渴,那么预防伏天中暑的几个小贴士?
预防中暑有六个小贴士
1、夏天昼长夜短,气温又高,加速人体代谢,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高温天气,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清凉油等降温药物。
3、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5、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6、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
大家需要注意伏天预防中暑的方法。并且一定要注意多喝水,中午午休一会儿,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些全面的进行哦饮食,避免造成身体虚弱,这样会加大中暑的几率,影响到身体健康,希望大家注意调理方式,以免导致更多影响。
二、怎样预防高温中暑
在高温天气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防止中暑和晒伤。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在高温天气中保持舒适:
1. 防晒霜:选择一款具有较高SPF值(防晒系数)的防晒霜,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每隔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2. 遮阳帽和太阳镜:带上遮阳帽和太阳镜,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3. 透气衣物: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如棉质、麻质或竹纤维制品,有助于排汗散热。
4. 防暑饮料: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饮料,如绿茶、菊花茶、酸梅汤等,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中暑。
5. 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可以在中暑初期缓解症状。但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湿毛巾或冰凉贴:在额头、颈部、腋下等容易出汗的地方放置湿毛巾或冰凉贴,可以有效吸收汗水,保持身体清爽。
7.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高温天气容易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8.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为下午1-4点)外出,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活动时间。
9.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中暑。
10. 防蚊虫:高温天气容易滋生蚊虫,使用蚊帐、防蚊液等防蚊产品,避免蚊虫叮咬。
通过以上措施,您可以在高温天气中保持舒适,预防中暑和晒伤。如出现中暑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请立即寻求医生帮助。
图片来源于百度知道,侵删
三、夏天在家如何预防中暑
现在已经开启夏季高温模式,酷热的天气不但让人昏昏欲睡,甚至还会出现头痛,身体疲倦,这些可能是中暑的前兆,这个季节特别容易中暑,大家可要做好防暑准备,下面就让懂视小编告诉你夏天在家如何预防中暑,一起来看看吧!
在家预防中暑的知识中暑
不只和高温有关
什么是中暑?
简单说,就是人体的热量散不出去,大量积聚在体内,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昏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说,酷暑当头,直接在太阳下暴晒,经受高温炙烤,是引起中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其实忽视了另外两个因素———高湿和不通风。
印象中,老年人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尤其刚到广州居住的老年人,往往难以适应这里的气候,觉得又湿又热,让人心烦气躁,也休息不好。
体虚者及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也可能被闷坏。至于大热天坐月子的产妇,要是长时间待在密闭的房间里,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更高。
中暑
表现分为三类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
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三部曲
预防中暑
【避其锋芒】:
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是最热时段
哪里“暑气”大,我们就避开哪里。上午10时以后到下午4时以前,是夏季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如果能待在屋里的就待在屋里,要户外行走或作业的,最好选择有树荫和遮蔽的地方。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长时间呆在户外,要定期到阴凉的室内吹吹电扇,散散热。不宜直接进入空调房和洗冷水澡。
劳动强度越大的,工作时间越要缩短。在大暑天里,施工单位和高温作业的工厂应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时间,或干脆放放高温假,以避免员工因中暑发生意外。
而盛夏午间的停车场、运动场,通风不好的低矮老房、出租屋、城中村,以及热得发烫的汽车内,也是大家必须警惕的“中暑高发区”。
【饮食制胜】:
大暑天喝冬瓜汤
夏天出汗出多了,要适当喝一些温茶水或淡盐水。流汗会使钾、钠丢失,温茶水含钾和少量的咖啡因,淡盐水含钠,夏天喝这两种水既能补充微量元素,又能加快新陈代谢,帮助散热。但忌浓茶和凉水,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胃口。
每天早上起床、上午10时、午睡前、午睡后、下午五六点钟这几个时间应定时定量补水,忌一次喝得太多冲淡了胃液,也加重了心脏负担,每次喝1-2杯水(200-300ml/杯)足矣。
大暑天要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凉茶、三豆汤(黑豆、赤小豆、绿豆)、莲子、荷叶、冬瓜等有降暑功效。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橘子、橙子、苹果等也是暑天不错的选择。
【衣帽飘飘】:
半长的丝、棉衣物为首选
夏天切忌穿化纤衣物和深色衣物,不利于散热。最好的选择是半长的棉布或丝质衣服,既能遮蔽阳光,又能让皮肤畅快呼吸。
外出要戴太阳帽、太阳眼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老人、小孩和女性还要多带一件外衣,以备进入空调环境使用。
中暑之后
不同程度患者的处理方式
先兆中暑的人:
可移到阴凉地,将衣领打开,吹吹风扇,用毛巾擦拭身体,再喝点淡盐水或淡茶水,中暑症状一般能很快缓解。若还不太舒服,可用清凉油擦拭太阳穴,喝藿香正气水,或含服人丹。
轻度中暑的人:
如果发烧不太重,可以用冰块擦拭其身体的大血管处,或用温水擦身,必要时可到医院用药物补充液体,帮助散热。
重度中暑的人:
应将其平放在阴凉处,注意环境位置的安全,然后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将病人衣扣打开,头尽量后仰打侧,用冰块或西瓜皮擦拭患者的身体。
若病人出现抽搐症状,可按压其人中穴;病人有胸闷不舒服,可按压内关穴。要保持患者气管的通畅,发生呕吐时要把分泌物倒出。
夏季在家防中暑喝的汤水1、鲜藕汁
鲜藕汁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若将鲜藕洗净切片,加适量糖,煎汤代茶饮,可以去热消暑,可谓避暑良方。
2、冬瓜茶
据《本草纲目》记载,冬瓜味甘性凉,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适合在夏季“清补”,能够利尿清热,对爱美的瘦身族而言,更是夏日减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肤在夏天容易长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预防夏日皮肤长疱疱。自己在家可购买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也可用果汁机打成泥后过滤,再加上少许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会发胖的冬瓜茶。
3、白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4、苦瓜汁
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涤热,明目,可解毒。苦瓜的营养价值甚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还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护心血管,多吃有助降血压及血胆固醇。若苦瓜汁冰过后,更是消暑圣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点蜜糖调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虚寒体弱者,食之要谨慎。
5、双花茶
金银花、白菊花各5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之功效。
6、绿豆汤
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消暑、利尿消种、润喉止渴及明目降压之功效,对于中暑、咽喉炎、疮疖等有较好疗效。因此,绿豆常被民间用来当作消暑的食品。但绿豆性寒,低血压患者及正逢经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易中暑的人1喝水少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更高。
2出汗太少的人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使用了某些可能抑制排汗的药物,会让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这类药物包括利尿类的降压药,含“麻”的感冒药,硫酸镁、果导片等导泻药,以及胃复安等肠胃药。
3腹泻的人
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缺水,进而引起中暑。
4睡眠不足的人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5体型肥胖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6剧烈运动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7好胜心强的人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看过“夏天在家如何预防中暑”的人还看了:
1.宠物猫的饲养技术
2.一岁宝宝中暑吃什么药
3.中暑急救知识
4.夏天幼儿中暑怎么办
5.夏天中暑了有什么症状
6.夏天中暑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