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如何学好思政课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方法论更是为我们探索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式方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确保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会迷失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本本化、教条化。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高于现实,但有反映现实。在中国,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深刻领会共同理想的本质,从自我做起,努力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三,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对我们广大青年来说,怎样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怎样用行动来做对祖国真正有益的事情,使我们需要掌握的。爱国主义不是情绪发泄,不是不顾自己和国家形象的冲动和暴力,而是有理有据有节的争取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努力学习、在任何一个国家需要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爱国;我们出国深造,学成后将一身本领带回祖国寻求发展就是爱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能妥善解决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就是爱国;我们可以做得事情很多,但是不能被盲目的、缺乏理性的情感所左右,作出有损国家形象、有损民族利益的事情。这是我们青年尤其需要理解的爱国精神。
第四,学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78年,我们党提出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战略,国家从此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我们中国发展的世纪,我们只有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思想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我们强国富民的理想,才能真正体现21世纪从1978年开始的深刻涵义。
第五,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当代中国社
会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根基,体现了我们党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的崇高道德取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深刻价值蕴涵。大,上应该反对危害祖国、数典忘本,反对背离人民、脱离群众,反对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反对愚味无知、迷信盲从,反对损人利己、作恶多端;反对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在生活和学习上那个要求自己的行为,树立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
风。
但是,我仍然可以感觉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苦的思想创新工程,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和现时代的各种价值理念进行重塑和整合,真正把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基本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有机融合为一体,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基本层次,其具体内涵还需加以具体充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包容性极其丰富,必将随着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
二、大学生如何才能学好思政课
大学生学好思政课的方法如下:
第一 ,教学理念要创新。授课教师应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教学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一是要以人为本。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分析思想理论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
二是要以理服人。既要克服单纯灌输理论的做法,又要克服忽视理论、只追求热闹的做法。教师既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让他们信服。
三是以情动人。教师是通过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人的心灵,在教学中更应该用心、用情,去关爱、体贴和帮助大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一方面要用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事例感动学生。
其次,教学内容要创新。课程内容吸纳了几年来理论界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教师要想做到“以理服人”就要在一些问题上下功夫,结合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吸收理论界的新成果,给学生讲出道理、讲出新意,真正让学生吸收、信服。
思政课的意义:
1、帮助学生正确引导世界观态度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觉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帮助学生正确引导世界观态度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觉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解决社会和国家发展问题方面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课程思政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以下是思政课程中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1、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4、启发式教学:教导学生,要充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举一反三探求新知。
5、讲授教学法:“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讲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想品德课使用最多的基本方法讲授法。
6、讨论教学法:“讨论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观点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7、要结合实际开设课程法:当代青年体现出了鲜明的代际特征,城乡地域、教育水平、年龄性格等,因此学校在开设思政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差异化进行教育。
8、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法:当前校园学生不爱听以老师为中心,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因此要上好思政课,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