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内容导航:


一、如何分诊处置


急诊预检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优先的原则和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对急诊病人继续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工程。

胸痛的分诊,如何做到尽可能不漏诊,及时有效对病人施救呢?

小编在查看相关文献,将标准化分诊的ABCDE流程标准化分诊整理成本文,供对急诊分诊感兴趣的同仁们分享学习。

急诊分诊解决的是三个问题。

1.分诊在哪一级?

小伙子分诊级别属于二级,送入抢救室。

分诊标准按照依照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即设立红黄绿四区,分诊一级到四级病人。

一级濒危病人立即处理: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如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无反应病人,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二级危重病人处理: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分)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三级急症病人处理:病人有急性症状和急诊问题,但目前明确没有危及生命或致残危险,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患者就诊。

四级非急症病人处理:轻症病人或非急症病人,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情况,无或很少不适主诉。

红区:重症抢救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处置)

黄区: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时可提前就诊,病情变化严重的立即送入红区)

绿区:急诊普通诊疗区(适用于四级病人处置)


二、如何做好预检分诊


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办法强调,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三、你如何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


急诊患者来就诊时,分诊护士立即应用SOAP公式、PQRST公式、CRAMS评分等分诊技巧进行快速重点地。
(1)收集资料:①通过问诊,得到患者的主观资料,即主诉及其相关的伴随症状,对疾病的感受、心理状态及行为反应、社会情况、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并注意倾向性表述。②护士运用眼、耳、鼻、手感官来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即主要的体征。用眼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排泄和分泌物的改变所代表的意义。用耳去辨别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如呼吸、咳嗽音、心音、肠鸣音等变化所代表的意义。用鼻去辨别患者发出的特殊气味所代表的意义。用手去触摸患者脉搏、疼痛部位、皮肤的温度了解其情况,还可借助压舌板、电筒、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进行护理查体,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等仪器进行检查,收集资料。③如有必要,有时间允许情况下,对患者的头、颈、胸、腹部以及骨盆、脊椎四肢进行重点查体收集资料。
(2)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病情分类,分科。Ⅰ类: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危及生命。Ⅱ类:急重症,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Ⅰ类、Ⅱ类患者立即进入抢救室紧急抢救或送手术室紧急手术。Ⅲ类:亚紧急,一般急诊,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就诊情况,必要时可坐着候诊。Ⅳ类:非紧急,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如轻、中度发热,皮疹,皮擦伤等。
(3)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档),如果由救护车等运输工具送来的急诊患者,应主动到门口接应,并与护送人员一起将患者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
(4)时间一般控制在2~5分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