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加强品牌建设
一、诚信是品牌建设的一个关键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品牌建设中,诚信尤其重要。品牌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谁拥有了品牌,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导这位。在某些企业管理者的眼里,让消费者满意,就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的确,这是衡量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品牌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品牌不是短时间能够累积起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家,再做品牌建设时,盲目的认为通过事件的吵作,就可以创造出品牌的效应。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营销事件的关键词,可以查看到很多关于短时间内品牌从成功的创造到迅速衰退的各种案例。
三、品牌建设不等于广告运作
不可否认广告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因为广告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却不是品牌建设的唯一工具,仅仅依靠广告不能创建一个真正的品牌。广告确实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可以让市场产生尝试性购买,并在短期内迅速认识并尝试品牌,但品牌不仅仅只是这些,品牌美誉度,忠诚度,品牌文化与内涵,品牌精神与气质,品牌的价值和品牌联想却不是仅仅依靠广告能打出来的!如果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臭名昭著”,靠广告轰炸来塑造品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品牌不是单靠打广告来塑造的。
四、让品牌溶入到企业员工中去
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在大力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的品牌概念,另一方面是自身企业的员工都无法解释自己的品牌究竟是什么。对于企业外界的大众,他们对企业品牌的理解仅仅是一个标志或者一种感觉,稍微好点的是他们能够说出品牌的理念和标志的含义。
五、品牌差异化是一定要有的!
中国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创造有意义的品牌差异性。现在有一份分析报告,该报告对企业资产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报告表明中国品牌将自己锁定在竞争品牌差异性的战役上,然而却忘记了自己尚不具备独特性可以支持自己的品牌差异性。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品种繁多,企业要想拥有“品牌差异性”的想法日益强烈,然而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观念却很落后。
二、怎样进行品牌化建设
1、在为企业设计品牌建设方案时,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对企业的品牌进行诊断。找到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地促进企业品牌的发展。
诊断企业品牌从分析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开始,研究企业的行业市场变化趋势,分析企业的竞争对手的品牌,重视企业品牌的口碑传播。在品牌诊断过程中,企业品牌宣传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主流的社会价值观。
无论企业品牌的宣扬的价值观是小众的还是大众,价值观在大体方向上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企业品牌价值观必须符合国家社会上的主体价值观。
其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现在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商品的种类繁多,无可避免的一些情况还是存在的,比如商品的同质化严重,山寨货层出不穷。
2、还要设计企业品牌的商标,创造企业品牌的内涵,将企业的形象与企业的品牌形象要结合到一起。在品牌建设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品牌的口碑。
口碑就是消费者群体中对企业品牌的评价和看法,口碑不要说明企业品牌不受消费者群体的喜爱,那么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一定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
企业一旦想要建设自己品牌并想要自己的品牌有足够的知名度的话,只做营销策划是不行的,企业必须要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是优异的。消费者之所以信赖认准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就是因为品牌带就代表了质量,代表了售后服务的完善以及价值观的相符。
品牌建设四大误区:
一、品牌定位只站在自我角度
因为品牌的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大前提,它在构建品牌的系统工程中直接影响着品牌后面的工作。但大部分企业容易从自身的角度采取自我式的策略,来给品牌定位。
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品牌,即是说这个起步阶段就走歪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定位,就开始执行品牌营销,结果导致一些老板不断地抱怨,花了大价钱来做品牌,却并没有大幅度打开市场销量。
如果企业的品牌定位不准,会出现几种后果:首先,消费者难以记住你的品牌;其次,钱没少花,可是没有效果;最后、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建设品牌的信心。
二、混淆产品与企业两个品牌
经常有企业在做产品宣传时,总是加上企业品牌,而在做企业宣传时,又带上产品品牌。这种强行把两个品牌扭在一起的行为,让消费者难以记住。
其次,这种现象与企业在创建品牌时的总体布局和战略规划有关,也就是当初的战略定位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意识到企业将来在品牌构建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名称与产品名称能相互匹配,就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少去这种麻烦,比如世界知名品牌海尔、美的等。
三、离开现实的采用多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可以分为数种:比如多品牌策略、复品牌策略和单品牌策略。现实中,许多企业喜欢选择多品牌策略。这样可以与竞争企业来比品牌数量。但事实上,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它并不能体现出品牌的价值。
往往一个企业注册多个品牌,会精力分散,让每个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都相对削弱。一般来说,多品牌策略是由跨国企业或上市公司采用的策略。
一些小型的企业,会因为承受多品牌的动作成本而提前死掉。所以,企业在做品牌建设时,应该考虑采用单品牌策略,这样会使品牌的传播可以聚焦到一个点上,而这个品牌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升。
四、品牌营销的渠道不统一
虽然当代的传播渠道很多,比如传统渠道电视、显示屏等,连小区、楼宇,甚至洗手间也会卖广告位置。这些杂乱的渠道让不懂品牌营销的企业陷入了选择障碍。他们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渠道来实施品牌营销。
这样的后果是导致企业选择了多渠道的传播方式,东一下、西一下,品牌营销呈现了不聚焦的局面,影响了销售效果。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应该考虑一下单渠道的模式,既降低成本,又能够聚焦,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三、如何做好和提升社区文化品牌建设
一、让文化品牌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风尚
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鼎门社区文化品牌的创立作为社区标志性形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社区坚持走品牌化建设之路,经过挖掘、提炼、开发、整合,把定鼎门社区文化资源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提升社区知名度的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社区文化品牌重在建设。社区文化的建设以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主题。因此,要把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化”放在第一位,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发展社区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按照社区不同的地域特点,人口结构、地理位置推出相应的文化品牌,开展和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科技文化、青少年教育、老年文化等相结合文化活动,把社区居民充分吸引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二)社区文化品牌重在参与。社区文化是全体社区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公共文化。凡是为社区文化建设献力献策的社区居民,都应该享受到社区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生活中,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维护并在所得的文化成果中受益。特别是洛龙区现在属于城市区,要更好地利用进城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文化生活缺乏,却又急需文化生活的群众,要通过社区文化品牌,将辖区内的老年人、青年人、本社区、异乡人揉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多方位、多元素的文化俱乐部。
(三)社区文化品牌以人为本。群众文化队伍可持续发展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根据群众意愿开展活动。在社区文化平等中面对生活在社区中的全部个体,无论你擅长戏曲还是爱好摄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社区是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使文艺人才有用武之地,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让社区文化品牌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完善阵地建设,提升文化服务力。定鼎门社区根据群众学习的愿望开展“零点学堂”就是“零起点、零费用、零区域”。“零起点”是指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参加;“零费用”是指参加声乐学习的居民实行零收费,老师也是由社区志愿者担任,当然也是零报酬;“零区域”是指通过近四年的发展和宣传,目前学员已经超出了社区的范畴,其他社区,办事处,甚至临近城区的居民也慕名参加。零点学堂活动开展四年来,共培训居民7000余人次,先后组建了社区舞蹈队、模特队、太极队、书画班等文体队伍,并多次参加洛阳市社区邻里节、网络春晚演出,收到群众的好评。
此外,按照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指导各类文体团队和文艺骨干,建立了文艺人才库,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为繁荣社区群众文化夯实基础。
(二)丰富活动载体,扩大文化影响力。各社区以组织开展各类节庆文化活动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共建单位等文化资源,使社区文化活动更具有新意和广泛性,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其中。在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了很多积极分子,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具有相当专业的艺体水平,他们不但积极参与活动,而且承担了培训与组织的任务,起到了很好的领头作用。通过他们的参与与努力,很多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显著提高了水平,出现了一些专业化与品牌化的项目。像社区组织了夕阳红老年艺术团体、戏曲票友等,他们自创节目,自编自导自演,不但在社区中活动,还走出社区,展示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风采。此外,还通过与居民的共娱共乐,使社区文化品牌更深入人心。
三、让社区文化品牌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塑造社区文化品牌是对群众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群众文化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群众文化活动向群众提供了精神文化享受,通过“一社一品”以更清晰的角色、更经常的频率、更持久的影响力让群众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
(一)强化品牌意识社区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区文化的建设主体。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强化品牌意识。群众文化品牌是一种价值认同、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应亲切具有吸引力。我们做为基层文化者,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要善于挖掘本地资源,来培育品牌、扶持品牌、打造品牌。只有有了较强的品牌意识,才会积极创建具有相当规模并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强化队伍建设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区特色、素质较好、文化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社区文化建设不能光依靠自己的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充实力量,如建立社区文化人才储备,吸收社区所属单位的文艺爱好者及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壮大业余文化人才队伍。与社区文化志愿者联系,以自愿、义务的方式服务社区文化活动。吸收相关专业大学生投身社区工作,建立一支适应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强化创新意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目前来说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让社区文化得到社区成员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使社区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可以实行“群众文化群众自己办”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的优势,立足社区,面向群众,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发展繁荣社区文化的新路子,让群众在“文化共享”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参与”上各显其能。
社区文化是现代和谐社区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群众性品牌文化的基础。只有真正让群众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享受,才能提升社区文化品质,让社区文化品牌成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