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如何避免吸毒
培养健全人格,发展广泛兴趣。
吸毒是一种违反和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它产生之前,吸毒者必定经历了一个心理过程,或者说经历了一个心理危机的过程。
所以青少年朋友要增强自身的心理耐受性和适应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烦恼和困难,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青少年朋友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一个人自我认识的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自我行为调节能力就越强,心理特征就比较稳定。青少年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制毒品的能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
注意事项:
毒品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1、依赖性:反复使用毒品时,为适应毒品的存在,机体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在这种中毒状态下,毒品已成为机体正常运转必要条件,必须继续使用才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
2、耐受性:连续反复吸毒,机体对原有剂量的毒品会变得不敏感,吸毒者为了追求快乐不得不增加药量。他的强弱和毒品的种类、用药的方式有关。
3、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征,表现在它是受国家法律管制的、禁止滥用的特殊药品,它的种植、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管制。
4、危害性:是毒品的社会特征,这些药品成瘾后对个人、家庭、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成瘾后戒除非常困难。
二、青少年如何防毒禁毒
青少年如何防毒禁毒?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的成长道路,不会只有阳光坦途,还会有磨难和挫折。青少年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排解的能力,就会处处面临困境,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加之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借助毒品寻求一种暂时的解脱和情感满足。
二、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远大理想的激励下,会觉得自己有好多好多事要做,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与兴趣去沾染包括吸毒在内的不良习气。
三、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青少年的接受能力较强,容易对新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果发现自己有了不良的兴趣爱好,即使只是一种倾向,也要坚决地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贪图享乐,热爱劳动,鄙视不劳而获,不品尝陌生人的食物,等等。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染上吸毒等恶习的机会。
五、从远离烟酒做起
烟、酒也是成瘾性物质,食用后能改变人的情绪,随着抽烟、喝酒时间延长,使用者会对它们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香烟中的尼古丁、酒中的乙醇进入人体后均可作用于大脑神经产生兴奋感的部位,这一作用与毒品进入人体后的作用过程基本相似,只是毒品在人脑中作用更大、更强。
六、磨练顽强的意志
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少年,不会因为一些轻微的挫折而借助毒品解愁;不会因为难以克制的渴望和好奇心而斗胆尝试毒品。顽强的意志并不一定都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练就的,每一次战胜自己的怯弱,就是一次新的进步,就是一次磨练。
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要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贪图享乐,不吃陌生人递来的食物,不吸烟不沾酒,克服过分的好奇心,增强对毒品的自觉抵御能力。其次,青少年要避免涉足复杂场所,谨慎交友。有的青少年可能对自己抵制毒害的能力很自信,感觉自我“免疫力”很强,认为出入复杂场所又不等同于犯罪,为什么不能涉足?问题在于有的毒贩为了拖人下水,可能会采取很多狡猾的手段。青少年阅历少,很容易上钩。一旦有青少年吸毒上瘾,就可以被毒贩们任意摆布了。所以,青少年要避免涉足复杂场所,如果青少年身边有了吸食毒品的朋友,也一定要少与之交往,对不值得称为朋友的人,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他。
据王玮介绍,禁毒学者在对吸毒者的调查中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吸毒者是出于赌气的心理而染上吸毒恶习的。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到赌气行事是愚蠢的,并冷静的思考,理智的行事,就不会有问题了。最怕的是青少年朋友刚愎自用,出现逆反心理并受之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才是最危险的。不要因为一时赌气而失去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从而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知识链接: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会引起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等症状。
戒断反应:长期吸毒后,人体对毒品产生了适应性改变,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则会产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出现与毒品中枢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在幻觉的支配下,吸毒者会出现危险动作和意外行为,很容易造成吸毒者死亡。吸毒后的另一种精神障碍是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妄想内容经常荒诞不经、离奇恐怖,并常有被迫害和罪恶感,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吸毒者常常会出现伤(杀)人或自伤(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