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英文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他的“输入假说”中强调,语言的“习得”是指“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和方法”。他强调语言自然习得的实现条件是“大量的真实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在保证量的基础上,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并在学习者本身的水平上,略高于现有水平,即“i+1”的原则。
例如:英文水平一般的学生Jack,每天阅读20分钟,在坚持进行了10个月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回顾他的学习历程可以发现:
1. 在Jack早期阅读的一本故事《Joe and the Bike》中,故事内容通过重复包括“What A Rider.”“Come on.”等内容并配合插图,让Jack在整体感知故事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
2. 10个月每天坚持阅读20分钟,一年内阅读超过300多本原版读物,Jack通过坚持大量积累,培养了英语思维,带动了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写作中,Jack能够使用“smell fear”,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恐怖的氛围,十分具有表现力。Jack能够有如此鲜活地道的语言输出,来源于大量吸收原汁原味的英语。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利用故事,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创造力得到开发。故事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例如:
(选自《牛津阅读树》 Stuck in the Mud 片段)
在引导孩子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启发孩子思考“Why was the sheep stuck in the mud?” 根据故事画面,让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语言将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思维能力的培养:故事和文学作品让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依托,因为故事里有人物,有情节,有情感。
故事可以训练孩子的多种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
通常我们会通过“或倾听,或模仿,或朗读,或表演,或复述,或讨论,或评说,或改写,或续编,或自创”这十种关于故事和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孩子自己的个人见解,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跨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百科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却常常被老师和家长忽略。
优秀的英文原版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一定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百科内容。例如,牙仙子、Robin Hood等文化百科内容,帮助孩子形成跨文化意识。
英国民间传说英雄罗宾汉(Robin Hood)。相传,他活跃在1160年至1247年间的英国,人称汉丁顿伯爵。他武艺出众、机智勇敢、聪明,仇视官吏和教士,是一位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绿林英雄。
给孩子保持沉默的权利,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
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就像我们从小学中文,1岁前通常都不会开口说话,在爸爸妈妈及周围人大量的语言引导和刺激下,才逐渐学会说简单的字、词,会叫“爸爸”、“妈妈”,最后才发展为说完整的句子。第二语言的习得同样如此,会经历几个月甚至1年不等的沉默期。
针对处于语言沉默期的孩子,需要营造全英文的环境,通过与他们进行趣味互动,培养孩子的语感,包括对语音、语调的感受。在此期间,不要期望孩子迅速开口说英语,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家长也不要一回家就追问“今天上课学什么了?表演几句你学的英文吧?”.....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与孩子一起走过沉默期,孩子才有可能大胆开口说英文。
家长和教师:为孩子创造不断的“生长欲望”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中,儿童阅读素养都与成人密切相关。孩子读什么,就吸收什么;读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品质。
因此,家长给孩子读原汁原味的英语,孩子吸收的也是鲜活地道的英语。此外,早期教育的一点点差异,孩子成年之后都会形成巨大的差异。12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在这个时期多操一点心,对成就孩子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从很多大师级人物的成长轨迹中都能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在这过程中需要用爱与陪伴充当鼓励者和引导者。此外,家庭教育要重视人文素养,因为人文素养就像是“人生”这棵大树的树根,根深才能叶茂。
对于语言学习,著名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引导,用大量原汁原味的英文故事和文学作品帮助孩子奠定外语的根基,让孩子的“生长欲望”得以满足。
柔持英语,是梦起的地方。
我们始终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始终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可以为大家解决更多的学习问题。
我们始终相信,时间可以证明,我们可以为广大少儿英语学习者找到合适的道路。
二、如何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
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英语阅读在英语测试中占的分值很高。不管是完型填空、补全短文还是短篇的短文理解,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强与否决定着英语考试的成败;另一方面,阅读是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英民说过:“不会阅读就不会学英语,阅读是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很好的听力,没有阅读,就更谈不上写作。”英语阅读能提高读者的认识能力,从而促进其他三种技能(听、说和写)能力的提高。阅读也能使人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但是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困难,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法。本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出发,主要阐述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增长语言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注意哪些阅读技巧,进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一、尽可能多的记忆英语单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有大量的生疏的单词,英语短文阅读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现行的牛津英语的教材词汇量扩大了不少,记忆的难度就更大了。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词汇表“八到”记忆法
这是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即将生词表和人的器官相结合:眼里看到、心里想到、手里写到、嘴里拿到、耳朵听到、(结合实物还可以)鼻子嗅到、舌头尝到、手指触到。学生在记忆时不要偷懒,一定要边记边比划,把各个器官充分调动起来。这种方法使学生把目标词汇与自己的大脑神经联系,易记忆深刻,印象持久。
2.分类记忆法
即分析单词的形态,将所要记得单词根据其义、形、音进行分类。例如,按音标的拼读规则记忆单词,按词性变化记忆单词,按同音记忆单词,教师还可教给学生关于英语词根和词缀的知识等;通过词根加前缀或后缀可派生出新的单词,将两个或更多的词放在一起,可合成新的单词。
3.联想记忆法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记忆要依靠联想,而联想则是新旧正式建立联系的产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记忆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材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就成了各种资料的钓钩,万一资料沉没脑海,我们就可以通过联想这样的钓钩将资料钩出来。”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使所要记忆的英语单词,生动、形象和具体化,使生词与熟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达到以旧带新,快速记忆的目的。
除了记忆生词表内的词汇外,学生对于课外的词汇尤其是热门词汇、新词汇要知道意思。在阅读材料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最新词汇和缩写等,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影响对全文的理解。
二、 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刚开始时,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对英语文章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畏难情绪。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训练,一日一篇短文,用“蚕食”的方式来逐步训练学生。在选材时,文章体裁多样化,涉及面要广,趣闻性要强。除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教师还应该收集一些与学生水平相当、难度不太大、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感兴趣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训练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一些关于西方国家风土人情、节日礼仪等方面的文章,还可以使用关于外国校园生活、笑话、寓言故事等文章。在学生读后,要求他们做一定的习题,或写出内容概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书写能力。
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结合考试常见的阅读题型,如说明文、科普文章等,让其练习。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鼓励他们认真思考,推敲,要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定期举办一些英语阅读竞赛,提供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感到一定的成功感。
三、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明确目的,提高做题正确率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相关的信息,目的不同,题目要求不同,我们阅读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如若学生只想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只需要浏览或略读即可
在阅读时,重点读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意思或事情的结果大都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的。
2.如若学生想对文章的具体细节进行了解,就要进行精读
逐句逐段进行阅读,了解事件发生的开始、经过、结果,这对于掌握具体事实的细节有很大的帮助。
3.如果篇幅过大,故事性不强,时间又有限,学生可根据训练题目来进行有目的的选读
4.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或不认识的生词,影响理解
若是不重要的词汇,要求他们可以不要理会,若影响文章的理解,学生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敲、猜测。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帮助文章的理解。
除了注意阅读方法,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还要注意阅读习惯和时间的合理分配。有的学生习惯出声阅读,还有的学生习惯用手指或笔指着阅读,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既打扰别人,也耽误时间。学生要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阅读时,要心无杂念,扩大视幅,减少回视。将精力全部集中在阅读的材料上,节约时间。教师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可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量少查或不查词典,加快阅读节奏,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阅读成绩打下基础。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版块,是读者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坚持训练,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实际地阅读教学中,提倡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挖掘每个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阅读习惯
签订“阅读合约”,仪式感让孩子主动培养阅读习惯
Behavior Contract(行为合约)在美国小学里很常用,是让孩子自己想出他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和家长沟通,并且约定时间来审阅这个目标是否实现。家长可以在目标达成后给与奖励或者开始下一步措施。一般来说分为几步:
设定目标
家长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帮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然后一起设立目标,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太笼统,要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种设定目标的方法——SMART设定目标法。
S - specific目标越具体越好
M - measurable完成度要可衡量
A - attainable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R - relevant选择对个人成长很重要的目标去实现
T- timely实现目标一定要有期限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从小没有用英文磨过耳朵,听力词汇很少,那在设定目标时,可以设定为,通过半年的时间让孩子对英语有亲近感,能够自动养成每天听10分钟绘本音频的习惯,能够听懂简单的音频等。
签订合约
像签合约一样,把定好的目标写下来,并且设定一个一起审查结果的时间。到了约定的时间,如果孩子达到了既定目标,那么应该有奖励。如果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就需要头脑风暴想出别的方法。模板可以参照如下:
阅读记录
签订好合约以后,就是落地阶段了。在这一个阶段,需要家长、孩子强大的执行力。执行力最好的来源就是家长不断对过程进行鼓励。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团队,通过十年研究发现,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鼓励——他们的努力与策略,他们的专注、坚持与进步,会塑造孩子的韧性,让他更加努力,对孩子有正面的影响。
那么家长们可以怎么鼓励孩子的过程呢?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阅读记录单。
家长们可以通过阅读记录单记录孩子的阅读经历,物理性地呈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充满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会自觉自发地去执行。而且,积少成多,有一天,你跟孩子都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阅读了这么多书!
阅读记录单有很多种形式,给大家推荐几种。
1)Reading Tree:如下图所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一棵reading tree,贴在孩子每天能清楚看到的地方,比如冰箱上、书桌旁等。树干上记下日期以及所读的故事名称,孩子每学一个故事,就向上爬一格,直到树顶,登顶后就再画一棵。
2)Reading Log:
家长们可以制作一个这样的阅读记录表,将每天的阅读内容、时间记录下来。如果每天阅读20分钟,一个月就是600分钟,一年的阅读量可能近百万呐!
3)Reading Records:
这样的阅读记录单,不仅可以记录更多内容,还能帮助孩子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大意,从浅阅读过渡到深阅读!
必不可少奖励
当孩子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比如画完了一棵“树”,填完了一张记录表,或者实现了合约上的目标时,家长们应该给予奖励。
奖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最好不要是直接的物质奖励。家长要意识到,奖励只是对于结果的一种肯定,在过程中不断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才是阅读得以发生和继续的最佳驱动力。
那么,都有哪些可供参考的奖励呢?
1)许一个愿望
有位家长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下面的100天阅读习惯表,在孩子完成后能实现她的一个愿望(吃大蛋糕等)↓
2)颁发阅读证书
孩子们对奖状都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妈妈爸爸们不妨制作一个阅读证书,颁发给实现目标的孩子!
Super Reader Certificate 阅读超人奖状,Awarded to 颁发给
互动式学习,成就感驱动阅读习惯的养成
可能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即使我按照你上面的方法做了,但是孩子就是不喜欢英语阅读,签订了合约跟没签一样!
这就不得不提方法问题。如果你在家像个老师一样,“给我读”“给我背”“给我复述”,怎么可能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让孩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呢?
因此,我们提倡互动式学习,它既可以引起孩子学英语的兴趣,还能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一旦孩子从语言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他就会像上了发条一样持续不懈地阅读。为什么推荐互动式学习呢?
Patricia Kuhl是美国著名的脑科学家,她的研究方向是Early childhood learning(早期儿童学习)。她和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
只有借助有意义的互动交流,语言输入才能得以纳入孩子的小脑袋中,然后被他加以分析和统计,继而使今后的输出成为可能。
可见,互动对语言学习非常重要。除此之外,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高效的学习方式不是单方面地听讲、阅读,而是一种互动式学习,即讨论、演练、应用或教别人,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所以,家长们可以改变之前的方式,做孩子的同伴,跟孩子进行互动式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又能增进和孩子的情感。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互动式学习的例子。
跟孩子一起讨论
比如:读完《典范英语》(5) 的故事The Bully,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故事里的解决方法对吗?如果你在学校碰到了校霸,应该怎么做?讨论要基于故事内容,然后尽量跳出故事内容,跟现实生活联结,这样会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孩子思考,将学习效果最大化。
与孩子一起表演
没有什么比角色扮演更让孩子感兴趣了!表演能有效检测孩子对绘本的理解,能鼓励孩子开口,还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可谓一举多得!其实,孩子年龄越小越没有学的概念,无论读、听还是演,他们都看作是玩。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会不喜欢吗?
让孩子做小老师
小朋友一般对老师既敬畏又崇拜,在家中常常让爸爸妈妈扮演自己和小伙伴,自己却扮演老师。家长可以抓住孩子这一特点,让孩子教家长读英语。家长要时不时装装傻,提提问题,请小老师帮忙解答。这个过程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体验,关键还促进了孩子用英语输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阅读了以上的方法分享和理论指导后,家长们对于培养孩子高效且可持续的英语阅读习惯已经很有信心了吧~如果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要气馁,毕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孩子花费巨大的耐心,持之以恒、付诸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祝大家都能为孩子播下阅读的种子,并长成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