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内容导航:


一、怎样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情绪


1、学会倾诉
当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愤怒抑郁时,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教师应乐于与人交往,广交朋友,这样在郁闷沮丧时,就可向朋友倾诉并寻求支持,及时释压,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2、多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每周3次,能改善情绪,降低血压和压力症状。这是因为它刺激释放内啡肽,它是你体内令你感觉良好的荷尔蒙。许多种类的运动都是有氧,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等。
3、培养广泛兴趣
教师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放松自己,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当发生职业倦怠时,可以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谓一举两得。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二、怎样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大量存在,也给教育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我们认为缓解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一)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历程,职业倦怠是一个自然地现象。对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要提供充分地岗前培训,尽量减轻新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对新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另外,要特别关注工作15年左右的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消除他们对教育和学生的畏惧感,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进一步激发他们教育创新的热情。
(二)文化引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是避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举措,包括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建立赏罚分明的奖励机制,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等。引导教师热爱学生,当教师走近学生,聆听他们心灵的声音,一定会为他们那丰富的内心世界所震动。也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师生间才会真正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才拥有了不竭的源泉。
(三)深化改革,建立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建立并实施项目齐全、主体多元、方式灵活的教师评价机制,引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改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边教书、边读书、边研书,做一个善教乐研的新型教师。
(四)立足自身,学会科学地自我调节。
一是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二是加强身体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三是学会与他人交往,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引导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没有更好的环境给我们机遇的时候,先干好眼前的事情,毕竟机遇是不会青睐那些毫无准备的人的。当教师真正学会生活,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一定会发现育人的生活是这样精彩。
(五)面向未来,确立共同的教育愿景。
徐特立说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的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培养人才的。而教师便是为这项未来事业辛勤耕耘的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要引导教师在看到学生横向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每一名学生的纵向提高;在看到学校这个小教育的同时,也要关心民族教育这个大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担起这样一个关系祖国未来命运的重担,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行的。当教师树立起了为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确立了共同的教育愿景,生活和工作就有了坚定的方向,他们的劳动才会苦中有乐。
可见,职业倦怠不仅是一种职业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倦怠,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然而教师首先应当加强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这将对每一个教师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倦怠带到家中,无意识地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拿教学生的那套规则来与自己的孩子相比;有的家长在家还会表现出教师的权威,时不时地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在学校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可回家对孩子却缺少了尊重和理解。
1. 清醒认识到这一现象
“灯下黑”现象在教师圈中并不少见,如何去分析面对才是接下来的重点。因此,老师们对这一现象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为了面子而选择逃避或是抱怨孩子,要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2. 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
很多老师在学校管理班级的孩子已经很累了,有时候回到家里就想休息,往往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教师们要认识到这一点,一天上班下来,累是肯定的,但也不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要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多陪伴关心孩子,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多一些耐心,多去与孩子沟通交流。
3. 调整自己的角色心态
有些老师在学校是职业形象,回到家里还是以严师的状态去面对孩子,无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角色。这种角色转换有时很难,您可以在回家路上或进家门前作几个深呼吸,进门后及时脱掉职业装。居家办公或周末时间,最好将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隔离,便于在不同的空间中扮演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