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村干部工作
一、要加强学习。
新时代新要求,互联网的合理利用对村干部有着很大的挑战。新形势下要成为一名合格村干部,对互联网的熟悉了解就是必不可少的,正确使用电脑,利用网络技术将更方便快捷的为百姓服务,提高办事的效率。
二、要扎根基层。
在农村开展工作,要沉下心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是工作良好开展的前提,不为农村恶劣的环境所打败。村干部更多的来自本村,是经过全村的民主评议评选出来的,要不辜负村内广大群众的信任,切实的参与到村内的发展规划中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全村的发展。
三、要做“带头人”。
村干部工作要带领全村人致富,这是村干部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最主要的责任。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办事,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益。要帮助村民把本地具备农业优势的产业做强做大。要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引进实用技术,研究切合本村发展的路子。
四、要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农民自愿、经济上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兴办一些公益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坚定政治方向。虽然村委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基层政权组织,但是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村干部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准确把握政治定位。
五、维护村民意愿。
村干部通常是由村民自治的程序选举出来的,必须代表群众的意愿,体现群众的意志,为维护群众利益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六、有干劲。
自己想做事才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树立为人民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再多的困难也能够克服,再大的辛苦也很快乐。
七、会干事。
当前村里的工作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加强学习主动适应新形势,利用区域优势和政策优惠,发生乡村事业,为群众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
八、懂协调。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村委会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抓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上级、村干部内部、村干部与村民,村民之间的关系,使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九、务实与务虚相结合。
务实不代表只干实体工作,务虚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行政与党建等方面的关系,再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养。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村干部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
具体来讲,村干部主要是指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村党支部(党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村民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内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干部。
二、怎样做好一名村干部
第一,要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事不能乱来,既要做好工作,又要保证自己不犯错误,不违纪,不违法。
一是要依法决策。决定问题,要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如: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等等,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二是要依法管理。关键是要搞好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应当及时公布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水电费的收缴以及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并保证公布内容的真实性,接受村民的查询。
三是要诚信正派。村干部要做到无私心,为人正直,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对待家人、族人、亲人一个样,说到做到,取信与民。
第二,要讲大局,维护班子团结和社会稳定。
团结和稳定是各村的首要问题,它是能否搞好村的工作、能否加快村经济发展、能否搞好村的建设、能否奔康致富的关键和根本。班子不团结,社会不稳定,全村意见难统一,必然导致什么事都办不了。目前,很多地方出现几种不团结、不稳定的问题:
一是由于选举摩擦导致书记与主任形成对立;二是部分村的支委和村委分成两派,河水不犯井水;三是在选举中由于干部拉票,在村民中形成帮派,产生对立;四是有些落选的干部与现任干部唱对台,不顾村民的利益,只要是现任干部提出来的就发动自己的支持者反对。上述的四种不稳定因素如果得不到化解,势必影响村干部的团结,对村的各项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何才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促进村干部的团结呢?笔者认为必须要理顺好三个关系:一是理顺好书记和主任的关系。书记主任是村里的领头人,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班子的运作,影响一个村的发展,所以书记主任不要闹矛盾,在工作中要互相支持,互相信任,求同存异,一切以大局为重,以村民利益为重。二是理顺好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即书记主任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各村分工完后,书记主任就要信任其他干部,放手给他们去做,不要过多干涉和指责。书记主任主要工作是统揽全局,把好关,抓大事,确保每一个干部在负责的事项中有职有权有责。同时这些干部要对书记主任负责,要尽心尽力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遇到问题要多加请示,不要自作主张,做出一些违规的、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三是要理顺好支委和村委的关系。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支委和村委是村的班子,都是村干部,不要故意搞成两套班子,分开办公。村里任何大事必须要经两委、党员、代表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否则是无效的。
第三,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当好“三员”
要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搞好新农村建设、福利事业,造福村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心和对党委、镇政府负责,对政府下属部门负责的责任感,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政府部门通过的决议决定及制定的措施和办法,每做一件事要首先考虑村民的利益,考虑后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一是当好宣传员。新当选的村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各方面的能人,其工作上与上级组织接触多,离政策“近”,政治素养、政策水平、见识胆略相对较高。这就要求既要自觉主动地向一般群众宣传党纪国法、产业政策、市场行情和各类农科知识。又要利用长期与群众在一起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掌握情况多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归集群众意愿,积极做好宣传,同时向上级组织反映情况,帮助上级组织因地制宜决策工作 。
二是当好带队员。作为村里的领路人,要有服务村民的意识,戴上“望远镜”,立足村情,着眼长远,制订该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排出阶段性实施目标,组织全村群众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打胜,切忌患上“多动症”,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切忌患上“近视病”,哪里黑了那里歇。切忌患上“红眼病”,百姓富了不服气 ,百姓穷了看不起。切忌患上“健忘症”,只埋头自己致富,忘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见到利益朝前跑,听到问题躲着走。
三是当好趟路员。在农村市场经济尚不发育,农民种养潜在风险较大的今天,农业生产怎样对接市场?种啥养啥?怎样种养?作为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带头示范推广,真正把教训留给自己,把经验传给群众。
三、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
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成年累月与群众打交道,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当一个村干部不难,难就难在当一个合格的村干部,一个能争先创优的村干部,一个群众拥护、组织信任的村干部,一个能发展经济、处理矛盾的村干部。如何当好村干部,要说的很多,今天我主要说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以理服人。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作为一名村干部,干工作光凭热情不行,不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会出现“旧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在工作中我体会到,现在的群众对政策问题非常敏感,通过电视时时了解国家政策,但大多又片面地主张权利,作为村干部不学习和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工作中“扯经扯不赢、讲政策讲不明、辩理辨不清”,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丧失,工作推动起来就不顺利。只有通过学习,把握政策、上情,提升工作能力,准确摸清下情、以理服人,才能头脑清醒、思路清楚,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村上的工作就能上新台阶,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强,才能做到“巧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二、一心为民,服务群众,以情感人。
村干部是最小的“官”,管得地方不大,面对的又是乡里乡亲,很多事情既要讲政策,又要讲感情,去为百姓办事,用真情来换取真心。这里面就牵扯三个考验,一是考验我们的政策水平。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对业务知识、法规政策一定要熟,如办准生证需要哪些资料,上户口、转户口需要哪些资料,办理各种款项要走什么程序、惠农政策落实等,作为村干部都要懂得回答,并且准确,这样他们才服你。二是考验我们的服务能力。服务群众必须要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在针对群众个人服务时,帮忙协调贷款、办证、办一些手续等小事上,不要怕麻烦,多跑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就把群众的心暖热了,会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三是考验我我们的工作能力。作为村干部扮演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角色,要善于联系本村实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在群众管理工作中,要将情与理结合,以理为基、以情动人,从父母之恩、夫妻之爱、邻里之情、朋友之谊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群众忆往事,摆事实,细分析,讲道理,将矛盾化解、推动工作。一方面在推动工作落实中,要善于争取上级的支持,如修路、架电、兴产业等方面,要勤汇报、多争取,通过领导重视、组织发动,来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让群众受益。
三、公道正派,树立威信,以身正人。
这是一个村干部的基本原则,村干部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能有威信。一要为人正派。打铁先得本身硬,管住自己,就等于管住了班子,就等于管住了全村的人。作为一个村干部,老百姓都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很清楚。只要你不廉洁他们就会上访;只要你不自律,他们就会放纵。很多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在工作中才能挺起腰杆,无往不利。二要办事公道。公道在我的理解就是公平、合理,首先干部在发展自己时,不要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不谋私利,公私分明。其次在处理群众事务时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依规办事、以理服人,不偏不倚,才能树立威信,带领群众把村里的事情搞好,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
四、履职尽责,勇于实践,用心干事。
群众心里有杆秤,内心明白哪个干部是干事的,哪个是漂浮的。群众也是很现实的,往往通过办完事来看干部作风,看干部能力,看干部是否真心为群众着想。只有肯干事、干成事,才能凝聚民心,树立威信,密切干群关系。要搞好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在工作中村两委要相互配合,补台不拆台,共同努力把事情办好,同时村干部之间也要团结,不能你打算盘我算帐,那么就会内斗,让群众把我们看白了,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要善于发动,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村干部就是要能够发动农民,就是要有一帮人,有一帮出力的伙计,让群众来支持自己的工作。这样对上有人缘、对下有群缘,方方面面都有缘,才能集中力量把村里的事干好。要善谋善断,今年要干什么,谁
来干,怎么干,自己心里要有一本帐,也就是要有计划,紧贴本村实际,谋划工作,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办法及建议。同时要敢于作决断,定好的事情,不要拖拖拉拉,犹豫不决,立即办、马上办。要狠抓落实。村民拥护我们,组织信任我们,把我们推到这个位置上来,不能只耍嘴皮子,要实实在在地干一些事情。村干部作为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首先将自己的责任田建设成供村民学习取经的样板,带头示范推广农业产业,真正把教训留给自己,把经验传给群众。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时,不讲条件,不找理由,做到责任不推,困难不让,有功不居,有过不诿,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把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