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我们如何做教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自己在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做好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扬弃和创新,都是我们必须直击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空间和时间,这样就无形中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交际表达欲望,无意中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又从何而来呢?教师怎么可能培养出他们的语言交流等各种能力呢?“不会做教师了!”或许会成为许多教师共同的困惑。学生厌学、“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现象……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责,对教师角色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师?”假期里观摩了Harvard University的哲学教授Michael Sandel的一节课,感受他的课堂气氛,让我思考了很多。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哲学似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但是Sandel教授在新课引入时,提出了一个假设,并且把这种假设放在几种不同的情境中,原本理所当然的答案,好像在某种情景中就变得不太……教授教学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他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去赞扬学生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成就感油然而起,自信心不断提高。这样,那些曾经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的兴趣中掌握了。Sandel教授显示出了专业深厚的功底,他所授的课才会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有过深刻的论述:“学生可能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在新时期下,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不仅要精通本专业,而且要涉足大量的不同层次的边际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魅力是内涵和外延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将烦恼留在教室外,以饱满的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动情于课堂,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这是创造快乐课堂、有效课堂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来看看Michael Sandel教授对于学生的回答的态度,每一次学生回答时,他都凝神细听并且在学生回答之后对其的答案做一翻小结并给与评价,而他所用的评价最多的是:“That’s a good reason.”“Thank you.”“You did well, very well.”“That’s a pretty good idea.”……充分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启发学生自我否定一些错误的做法,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经常在课内外对学生讲激励性的话语。我想:一个好老师不在于教什么学科,关键在于能否点燃教师和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火焰。作为一个教育者,尤其是一个语言教师,如果自身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社会知识,那又何以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文化性、人文性、科学性和社会性呢?如果自身对生活没有思考和感悟,又何以在课堂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呢?我深切感悟到: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法不是为改变而学习,而是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课堂内体验着,而我在生活中感悟着,我相信我的感悟越深,能给予学生的体验就会更多。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生活的案例解题,力求复杂问题分层分段的条理性的“简单化”剖析,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知晓:我们的快乐与悲伤,成功与失误,这都是学习以至于今后人生过程的体验,这都是我们积累的财富或收获!”
二、新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ppt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嘴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想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如指掌的。我靠的是勤跑、勤观察、勤了解。每天清晨我都会在教室第一时间迎接每一位同学的到来;早、午自习,不管是否是我上第一节课,都会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自习课;学生上其他老师的课,我都会在教室外转转观察有哪些同学上课听课状态不好,课下找时间和他们多沟通;课间的时候我会回到教室看看学生是否有在教室、楼道违纪现象;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每天都坚持做这样一件事——就是放学时我会带着队伍把每一个学生都送过十字路口,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安全回家。我们班的尹宇航同学由于视力不好,每天放学我会牵着他的手过马路,直到安全了我才放心的回来。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多,就听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动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十分注重多动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教室里偶尔出现纸屑,我会弯腰捡起来;教室里桌椅摆放不整齐,我也会动手清理。班主任的手勤,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一点影响着学生,我班大部分学生无论在校园哪个角落只要看到垃圾都会捡起,而且还非常注意不随地乱扔纸屑,我班卫生状况大有改观,当然还要嘴勤,经常表扬有示范作用的同学,对不良现象仅作不记名的批评教育给学生留足自尊,抓住后发展学生闪光点给予鼓励。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每天一到班级我会拿起笤帚清扫教室、楼道,久而久之学生自发地参与进来而且已经成为习惯。升入高年级以来我班有了室外分担区和楼道内分担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首先亲自动手扫地、拖地、擦地脚线并一边做一边告诉他们该怎样做,开始是值日生来做,后来我发现不够理想,经与学生商量派专人来做,做室外的值日生不在班级值日,学生认为非常公平而且不影响学习,并且越做越有经验,由开始的二十分钟完成达到了现在十分钟就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每天都能至少清扫两次,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孩子们会自发的去做,现在这项工作做的很好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多次表扬。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做到民主,尊重和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克服一个误区:班主任是居高临下的,学生必须惟命是从,我教你听,我管理你服从,教师和学生永远保持距离,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一味高声训斥或请家长。这样的做法我向来不赞成。对于温顺的学生也许会点头称是,但对于性格暴躁的,有反叛精神的学生则会怒目而视,甚至还有可能出言顶撞。这样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严,反而使威严扫地,事倍功半。我们应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亦师亦友,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
四、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我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我采取“商讨式”批评;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我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我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绝不可对学生失去信心。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琐却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倾注心血,则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