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怎样做好阅读题ppt
一、阅读是关键
我建议在作业或练习时首先让孩子们把短文读通(至少要读上两遍,课上讲这类题时由于时间关系和孩子阅读速度的关系通常是孩子自己指读1-2遍,在听我读一遍),再读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里强调一点,一定要读懂短文,一般这类短文不长,几句话而已,读明白大概意思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您在家中指导孩子做阅读理解练习时,我建议,先不要让孩子大量书写出题目的答案,而是口头做,这样既快又能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不会觉得厌烦。但是,如果是作业或练习题中出现这类题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一定要练习写,因为往往他们说的好,写起来就麻烦了。
二、循序渐进来解题
粗心和漏题是我们小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犯的错误,因为阅读理解后面一般都有好几个题目排列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细审清题后,应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比如,一般第一题是个简单的填空,填标点,画出原文句子这类在文中明显告诉答案的题;而后面可能就要有关理解文章内容和你的看法这类较开放的题。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但遇到难题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停止不前,耗费时间,可以打个记号,等到全部完成试题后再回过头来逐一解决。切忌空题(因为仔细阅读短文后这些题不难,一但养成空题的习惯孩子会遇到难题就空着以后就不好改正了)
三、答题技巧
1、弄清问题,巧用原话。
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2、想像说话,联系生活。
3、在答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语句通顺,尽量不要有错别字。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仔细地进行复查。对于自己写的答案也要心里默默指读一遍,以便发现错误的字和拼音,也可以发现哪里多,那里少等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为老师、家长,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如何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
不知道你是要初中阅读理解还是高中阅读理解,因为他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以初中为例来讲: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最基本的是要通过阅读把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或整篇文章,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有些可以直接用原文作答、有些需要经过你处理之后用自己的话作答等等,具体要看问题的类型,下面会讲到。
要做好阅读理解,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整理归纳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练习掌握一下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同时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建议去练习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在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帮助较大。阅读能力是一方面,提高阅读答题正确率,还需要平时多练习,最好能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天或两天练习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各种类型的都要有,这样才不会导致眼高手低。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具体技巧,分别举例如下几点:
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答:A、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B、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C、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③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④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⑤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