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自洽,可能只是自己的思维懒惰。
1.【一个模型的产生,分为了假设、推演和验证三个过程。假设,是个主观的过程。一个模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因果关系。我们想知道的是某个结果,到底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可能产生结果变化的因素的很多,到底哪些是主要的变量,这需要模型的设计者有足够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选择谁,忽略谁,这是艺术。第二个过程是推演,推演的过程需要符合逻辑。最强的逻辑是数学,过程的推理需要符合数学的要求。第三个过程是验证。用客观事实进行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现实才行。这三个过程都做到了,才可能被这个领域内的共同体所接受,这时,这个模型才可能流行。】
2.【模型思维的一个要点,是要会使用一对多的方法。所谓的一对多,就是底层逻辑,就是从貌似各种不同的现象中,找到背后的关键逻辑的方法。所谓的一针见血,眼光很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的大脑中,要预先存储着足够多的模型,然后才是使用模式识别这个能力。】
3.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有一种叫做“神判(Trial by Ordeal)”的判断是否有罪的方式,比如把手伸到开水中,握着烧红的烙铁和冷水考验等方式。要么认罪要么接受考验。这些考验的基本模式是,操作标准化,仪式庄严,有见证人,像一场发布会。在获得的数据中研究发现,接受考验通过的概率更大。彼得·里森教授的考证发现,在操作中,教会可以操纵实验的结果。】
4.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教会是个理性的组织。理性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对自己更好,并且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结果。理性的人会对这种激励做出反应,并为这种激励设计制度保障。表面上的非理性,如果背后是很多人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做,那很有可能不是愚昧使然,而是我们没有理解背后的原理和机制。塔勒布对理性的认识更为深刻。他对理性的定义是:奉行则生。意思是,如果人们相信某个信念,按照这个信念做事,而且这个信念帮助人们在随后的随机考验中存活或者获利,那么这个信念以及按照这个信念做事情,就是理性的。】
5. 【教会统治了欧洲将近2000年,他们不是在利用人的愚昧,而是用理性设计了一套激励制度。这套制度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不可证伪,比如上帝存在与否和审判是不是上帝的意志。教会有最终解释权。另一个要点是模糊性。这保证了解释的空间很大,怎么说怎么有理。就像是星座和血型学说,表面上看好像说得很具体,实际上这些内容放在每个人身上,总会有某些时候是符合的。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弗拉效应”或者“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说的是人们很容易相信那些笼统的、一般性的、宽泛的人格描述非常适合自己。即便这种描述很空洞,人们也会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特质。这种描述经常会有一种两面性的特点,比如,有人告诉你说:你不是一个特别计较的人,但是如果这件事伤害到了你身边的人,你也会很计较的。这样的话人们会认为很准,但是,这样的话其实适合于所有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星相学、血型学能被很多人追捧的原因。巴纳姆效应的本质在于,这些分析不是错了,而是都对,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些分析对于每个人都对。】
6. 【当我们听到一些很难理解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用设计论或者阴谋论做解释,背后的机理,很有可能是合理的。简单地用自己感觉可以自洽的逻辑进行解释,很有可能是自己思维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