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一闪]我们学习,无非是在2种状态下去学习:

[心]一是“主动学”,

[心]二是“被动促进主动学”。

有“主动学”的意识更好,没有,要主动培养。对标高手,逐渐向他们靠近。

如果没有这些意识,那么,现实生活会逼着你树立这种意识。

[心]一、主动学

自己在工作、生活遇到了难题,或是觉得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对自己有帮助。

自己会主动看书、听课、找资料,千方百计去学习、巩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让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左上]例如:

[烟花]1.我们遇到工程领域的问题,自然会去查找工程相关的知识与解决方法。

[烟花]2.我们觉得写作对自己有帮助,我们自然就去看书、写文章,在学习他人中不断进步。

记得我刚使用WORD时,就遇到2个问题,觉得麻烦,所以,就想着找个简单的办法解决。(事实证明,真的太简单啦!)

1. 每段文字前空2格。

最初,我都使用空格键进行敲击达到空2格效果(相信现在还有好些人在用此类方法)。

这样敲击,又麻烦又不标准,还难以整体调整。

最后,看书,才知道,使用“段落”中“首行缩进2个字符”,特别方便。

按回车换行时,下一段会自动缩进2个字符。

2.分页。

我们在编辑文档中,需要另起一页进入下一章节,大部分都打N多回车,我当初也是,还习以为常。

但,发现诸多问题,若前文删文本,空行位置不断后移,就会出现下一页页首出现大段情况。又需要手动删除,特别麻烦。

又是通过看书(当初网络没这么普及),正确的方法是,插入“分页符”:

在需要换页处按快捷键—— Ctrl+Enter(回车键),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心]二、被动促进主动学。

此处不是指“被动学习”,而是指,在外界条件下,推动甚至逼近我们去学习。

[微风]第一、他人要求我们完成某项工作,因为我们之前没接触过,或遇到新问题,而无法完成。

我们会更加迫切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会更急切地学习。

老板经常给我Word文档,要求转为Excel表格进行数据修改。

刚开始,我总是直接粘贴,再不停地调整行高,字体大小,1张表格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调整清晰,有的复杂的,要1个小时之多。

我被这种重复无意义操作所折磨,通过网上查找、学习,才知道,保存为“网页”,再打开,是多么的方便,甚至可以说一步到位,避免了无效劳动。

再比如:

利用好快捷键,就能减少重复劳动,也能节约不少时间。

Ctrl + W:快速关闭当前页面。

Ctrl + End:直接跳至文末。

Excel中:

Alt + =:快速求和。

PPT中:

Ctrl + M:插入 新幻灯片。

Ctrl + D:复制 上一幻灯片。

[微风]第二、他人指出了我们工作、项目、发文中的不足、问题。

我就遇到1次这个问题,至今还羞愧难当。

我整理了如何在WORD中输入种类线条和箭头符号的文章,但是输入太快,多输入了一个“=”,结果输入双向空心箭头,总是不成功。

我仔细试验后,才发现应该是这样:

WORD中输入<=>(英文状态下),最后回车,就完美完成了。

[微风]第三、他人的提问。

曾有网友问我,“全等号”在Word文档中,如何打出?

我通过摸索、学习,给予了对方正确、全面的反馈(在Excel、PPT中均可打出,只是操作界面,有点小不同而已),自己也加深印象。

[奋斗]总之,我们树立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内动力与内驱力,才不断有着长久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