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排名,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什么是中国式排名吗?
中国式排名,在排名计算中,无论有几个并列第2名,之后的排名都是第3名,即并列的排名不占用名次。
看看下面按照销量排名的例子。
C列是使用了RANK函数得到的名次,RANK函数的用法很简单:=RANK(要排名的数据,参加排名的区域,升序或者降序)(第三参数为0或者忽略,则为降序,非零值,为升序),D列是中国式排名的结果。直观的看是有些区别,但还是不明白区别在哪,别急,让我们按照销量的由高到低排序以后再看看:
看明白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使用RANK函数的结果不是中国式排名,要如何才能得到更加符合咱们自己习惯的排名结果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种得到中国式排名的方法:
一:SUMPRODUCT+COUNTIF公式方法
第一种方法需要用到SUMPRODUCT和COUNTIF这两个函数配合完成,D2中输入公式为:
=SUMPRODUCT((B$2:B$14>=B2)/COUNTIF(B$2:B$14,B$2:B$14))
下面对这个公式的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看公式的第一部分内容:
B$2:B$14>=B2
判断B2到B14的销售数量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B2销售数量,如果成立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选中公式的这部分内容,然后按F9即可看到一下结果。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公式的第二部分内容:
COUNTIF(B$2:B$14,B$2:B$14)
这是对B2到B14区域的每个销售数量进行统计,如B3的198一共有3个,B4,B5的也是3个,B2的213只有1个。选中公式可以看到如下统计结果。
最后由SUMPRODUCT函数进行求和,得到当前销售数量的排名,其它单元格下拉填充公式即可。
这给公式的思路实际上是统计了大于等于当前销售数量的个数。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公式解法,只需要用到if函数,不过需要进行两步简单的操作来配合,下面就看看第二种可以得到中国式排名的方法。
二、IF函数+简单操作的方法。
首先我们按照销售数量进行降序排序:
然后在第一个成绩的排名出输入1:
接下来在第二个成绩处输入公式:
=IF(B3=B2,D2,D2+1) ,下拉填充即可。
为什么要这样填写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判断,比较成绩中的第二个数值与第一个数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返回与第一个排名一样的排名即"1",如果不等就在第一个排名基础上返回"+1"即"1+1",以此类推!
虽然我们多做了一步排序,但是这两步操作的学习成本与上面那一长串难懂的函数相比是不是简单多了?!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外,最后这一个方法就是利用数据透视表来完成中国式排名,相对于使用公式的方法,透视表简单!易懂!!高效! ! !
让我们一起来看操作步骤吧!
三:数据透视表的方法:
插入数据透视表,将透视结果放置在现有工作表中,点击确定:
将姓名拉到列字段,销售数量拉到值字段:
再拉一次销售数量再值区域:
接下来鼠标在C列透视表值区域右键,选择"降序排列":
出现提示,直接点击确定:
完成后的效果:
今天的图文讲解就到这里,小伙伴,有空要多加操作,多加练习!
欢迎分享及转载文章。
私信 1217 可以获取VBA FOR WPS的安装程序
私信 数据 可以获取SQL代码的Excel文件
私信 视频 可以获取80集VBA入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