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小米港股受造车消息影响尾盘异动拉升。雷军一直有个造车梦,在业内这早已不是新闻。但资本市场仍然对这一消息表现出了相当的敏感性。专注消费电子、智能硬件生态链的雷军,曾在近些年多次造访特斯拉位于美国的工厂,与特斯拉CEO 马斯克多次探讨智能汽车相关议题。
2月19日小米股价的直线拉升,曾一度涨幅达10%。对2018年港股上市后股价始终低迷的小米,显然是关注“造车”的热钱涌入带来了这一波动。
受外部环境及公司市占率、营收等因素影响,小米的股价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一年多始终呈现阴跌形态。在上市时曾被戏称“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的小米港股,相信曾经让不少跨市场购入小米股票的“米粉”心中感到凉凉。
2月21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自愿性公告,对媒体关于小米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报道进行了澄清。选在周一开盘前公布这一消息,可见小米对其公司市值的管理相当审慎。
在公告中,小米称:“本集团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道,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不差钱的小米,会“烧”出怎样的车?
和众多造车新势力企业相比,创立于2010年3月3日的小米,其创立时间早过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而互联网的江湖规矩是不看创立时间,找对风口才是成功的关键。拼多多等企业的快速崛起,也验证了这一点。
和纯信息服务类企业不同,制造类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造车是公认的烧钱游戏,借助小米10系列成功品牌上探的小米,如今是不缺资金这个弹药的。在2021年初的小米11发布会上,小米向公众反复输出了其对供应链具备极强控制能力的信息。有钱、有供应链控制力,小米会“烧”出怎样的车?
此时就要提到正在纯电动车风口上的蔚来了,以及作为蔚来汽车背后第一位机构投资者的雷军。在2017年12月蔚来发布之前,五位身价超万亿的投资人为蔚来站台,雷军是其中之一。
雷军与李斌之间的关系,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近一些。在蔚来的用户服务体系中,可以找到很多小米粉丝经营的影子。考虑到雷军和李斌之间的投资关系,以及先有小米后有蔚来的时间顺序,可以大胆猜测李斌在用户的服务方面,向雷军取了不少经。把雷军视作蔚来在用户服务方面的老师,并不为过。
如今“老师”准备亲自出马造车,至少在服务方面不会差过曾经“拜师”的蔚来。服务是蔚来在纯电动车市场上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蔚来ET7轿车产品正式量产上市之前,蔚来的ES8、ES6、EC6三款产品均需面对来自对其NEDC与实际续航之间大幅打折的质疑,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所有纯电动车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蔚来目前产品线的三款产品均有考究的低风阻系数设计,但SUV的大撞风面积,使蔚来的产品普遍能耗表现不佳,这也导致了其车主群体对补能服务有极高的依赖度。如果小米造车,服务必定是雷军打造的重点。
至于车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在2021年,吉利为百度、法拉第代工的消息先后不胫而走。尽管吉利在车辆制造领域距离麦格纳等顶级方案商仍然有一定距离,但其已具备相当高度。江淮为蔚来代工生产车辆的模式,也并未成为阻挡蔚来用户购车的关键因素。因此小米只要拿的出业界顶级的PPT,以及足够多的钱,国内并不缺乏把PPT变成实物落地的代工厂。
“制造”和“品质”在中国已不是问题,问题是挂什么商标。在有限的价格内提供尽可能好的品质,不会缺乏用户,这一点在主打年轻人市场的领克品牌身上早已验证。
小米造的车能成功吗?
从消费电子到汽车,小米的跨界会很难,从澄清公告中也看得出小米的谨慎。智能手机、智能硬件的“相对低价”、“高频消费”特征,使创立10年有余的小米在今天仍然需要为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的市占率波动而努力抗争。7000余亿的市值,也反向印证了小米是诸多新巨头中市值偏低的选手。
将智能硬件的生态链“上车”,为自家消费电子建立起一道“护城河”,是小米已经做出的选择。面对消费者诚实投票的“脚”,小米的如履薄冰不无道理。无论是未来的车价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在对待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消费电子类产品上,国人所表现出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差钱”也不差用户数的小米,在2020年也少不了面对大把买了redmi K30丐版,内心却渴望获得小米10Pro体验这样的用户群体。从纯电车销量排行榜中,也能看出车价对消费的情绪影响。
对目前已经买过一辆车的消费者,车造的好不好,不是决定其购买的重点。同样,服务也不是。定价才是关键。宏光MINI印证了这一点,没有快充?可以,没有ABS?可以,只要够便宜。所以小米造的车会成功吗?当然,只要够便宜。对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也是为了对采购价格的有效控制。
整日奔波的干饭人,对车机能用MIUI、再有个免费的WPS OFFICE会员等还是有一些期许的,这些都来自搬砖时的愉悦记忆,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挂在嘴上。你会买小米的车吗?评论区没有人认识你,可以大胆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