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白,一个因为医生失误 而被迫躺平十年的自由撰稿人。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为你分享【阅读写作】【自媒体运营】和【个人成长的干货】
图源:网络
文:大白 ‖ 排版:大白
[心]
老话有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很多写作者而言,缺乏素材是很常见的情况,写作新手更是如此。
好不容易确定了一篇文章的选题,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理论、案例和金句而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找素材,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却发现自己连文章的开头都还没写好…
这种情况,着实令一些写作者沮丧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做。
原本信誓旦旦的说,要保持文章日更。结果到头来却因为案例、理论、金句不够充分,一成几天都没法写出文章,到头来还是断更了。
所以,学会收集、记录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收集素材、归类素材、整理素材,只要做到这三点,让你的写作素材源源不断,保持日更不在难。
图源:大白
[心]
01 搜集素材:日常生活就是天然素材库
在写作圈,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及。那就是:灵感。
那么,灵感到底是什么,又该从何而来,就成了每个写作者最关心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能说明“灵感”到底是什么。因为“灵感”这种东西是没法具象化的。
灵感是一种很虚无的东西,它可能随时会来,也可能随时会走,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即时抓住它,让它为我们所用。
因此,想要灵感来,自己去寻找就是最快的方法。
当时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的时候,为了找灵感特地在家附近摆了个茶摊,在这喝茶,分文不取,只要喝茶的人讲出自己遇到的奇闻异事即可。
图源:网络
后来,消息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蒲松龄的茶摊喝茶,讲故事。随着时间流逝,蒲松龄搜集的素材和故事越来越多。
于是,他对搜集到的故事进行整理归类,并且写出了《聊斋志异》这部作品。
《聊斋志异》里有各种各样稀奇的故事,但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些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影子
这就是学生时代语文老师常说的: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每天的生活单调的很,两点一线。哪有可以写的事情?
但是,即使你是一个“两点一线”的人,每天遇到的事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需要把每天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挑重点进行记录即可】可能当前用不上,但将来的某天写作的时候就能用的上。
如果我们不注重记录,那么事情过了也就过了。自然也就没有“写作素材”这种说法了。
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信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常用方式。
图源:网络
[心]
02 记录归类,打造自己的私人素材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有记录的习惯,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不仅有利于我们后期进行查找,也有利于后期的进一步执行。
在【写作】这件事上,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搜集到的素材包括这么几类:金句、图片、视频、热点事件、创作选题。
如果仅仅是将这些信息搜集起来,不进行整理和分类。那么素材库将会变得十分冗杂,而搜集的信息也成了无用信息。
现在,世面上出现了很多可以整理素材的工具。用好它们,素材整理就会轻松许多,
比如,我平时用的最多的三个工具是腾讯文档、WPS脑图和百度网盘,因为这三个软件可以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同步,非常方便。
图源:大白
1、 印象笔记:搜集金句和案例素材
不管是下载手机端的APP,还是通过电脑端的软件,都可以进行编辑,而且还可以对文件夹进行分类,方便后期查找。
2、 WPS脑图:用来做读书笔记和文章框架
这款思维导图工具是集成在WPS里面的,绑定账号就可以同步。支持移动端和电脑端使用。在没开WPS会员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创建150个节点,开通会员以后,节点数量没有限制。
3、 百度网盘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报课学习之后,社群里总会发一些视频。网课,或者电子书之类的资料。通常这些文件的内存都比较大,动辄一个G起步。
这时候,就可以把资料上传到网盘里。不仅可以随时进行分享和下载,而且还不用担心资料丢失,哪怕换台设备,只要记得账号密码,数据一直都在。
这些工具的操作都非常简单,即使电脑小白也能轻松驾驭。
关于素材分类的方法,倒是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需求来。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我平时会把素材分成【案例素材、理论素材和金句素材】三个类别。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按照素材的用途进行分类。比如职场类、情感类等。
做好素材的记录和归类,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私人搜索引擎”。写作的时候,只要在工具里输入素材的关键字,就能找到素材,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写作效率。
图源:网络
[心]
03 整理翻阅:接住闪现灵感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有给家里做大扫除的习惯。
每当搬到一个新的住处,刚开始的时候,东西非常少。整个家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
但是,住上一阵子就会发现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时候如果不进行收拾,房子就会有“越住越小”嗯感觉,空间也会因此变得拥挤。
所以,定期对家里进行收纳整理,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写作也是一样。定期翻阅并整理素材库,添加新的素材,删除已经过了时效性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写的文章质量更佳。
经常翻阅金句,可以让你写作的时候金句频出,妙语连珠。
整理案例素材,可以和当下发生的事件进行关联,去旧归新。
比如,我平时是这样整理素材的。
首先就是金句类素材,因为金句没有时效性,可以一直使用。所以,金句越搜集越多,到用的时候搜索金句里的关键词进行查询。
案例素材分为两种,包括热点和书籍当中的案例。热点类的案例具有时效性,因此我通常半年左右整理一次,因为我的创作领域,平时我几乎不怎么追热点。
所以,我半年才会整理一次。
书籍当中案例因为没有时效性限制,所以我会一直留着,一旦写到相应主题,拿出来就可以用。节约了不少时间。
当然,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冒出新的想法和选题,这时应该立刻把它们记下来,让它们为我所用。
对我而言,所谓的“灵感”就是这么来的。
前几天,一个读者问我:每天坐在电脑前,总感觉脑袋空空,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咋办?
图源:网络
我的建议是,当我们“灵感枯竭”的时候,可以去查询自己的“私人搜索引擎”,既然是我们自己搜集的,那么肯定是对于我们创作有帮助的内容。
[心]
04 写在最后
搜集素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整理的过程。不管是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内容都是和你有关的。
记录素材,很多时候不可能立马就用得上。不过,我们搜集到的素材,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我们打造爆文的“得力助手”。
整理素材,其实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只有养成断舍离的习惯,我们的写作之路才会越走越顺。人生,才会越活越通透。
往期精彩内容
想要打造一个挣钱的个人IP账号?做到这三点,你也可以
坚持做这四件事,让你的人生从此开挂
作者介绍
大白,一个因为医生失误 而被迫躺平十年的自由撰稿人。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为你分享【阅读写作】【自媒体运营】和【个人成长的干货】
你的每个【点赞】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