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风风雨雨,光是为了上市就筹备了20年,WPS这一路走来,可太难了。

1988年5月,“中国第一程序员”求伯君开始了闭关之路。

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悬梁刺股,单枪匹马。

写饿了就吃几口泡面,写困了就去睡觉,睡醒了继续写,有难题自己解决,解决了自己庆祝,暗无天日。

在这样一段作息不规律的日子里,求伯君患上了肝炎,甚至多次复发。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肝炎复发的求伯君选择把电脑搬到病房里继续写。

1989年9月,在写完最后一行代码后,求伯君的苦行僧生活终于结束,金山办公初代产品WPS成功面世。

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高逼格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地的浮夸宣传,闷声上线的WPS,凭借着产品自身的便利性,横空出世便拿下了90%的市场份额。

求伯君凭借一己之力,码下十几万行代码,打造出爆款民族软件,他的传奇经历一时间吸引无数迷弟,其中就包括金山的第六名员工——雷军。

WPS如日中天,本是一片好光景,奈何却是昙花一现。

1992年,微软正式进驻中国,找到WPS让其承接微软产品汉化的业务,并提出希望金山WPS能和微软Word互通的建议。

能和国际大企业搭上边,这样天大的好事,那肯定是要答应的啊!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件天大的好事,让WPS走向了没落。

微软一开始所提的互通建议,为的就是通过Windows系统和Office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挖走WPS的用户。

为了抢占市场,微软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没有购买正版的用户,微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放纵Office盗版在国内泛滥。

一纸互通协议,一念之差,WPS由盛转衰,中国办公软件的格局彻底变天。

1996年,曾经热闹非凡的金山已经连工资都发不起了,最重要的开发团队也只剩下零星几个员工。

在最艰难的时候,微软还想给WPS致命一击,想要以70万年薪的价格挖走求伯君。

万幸的是,在WPS摇摇欲坠之时,求伯君这杆大旗没有倒。

为了WPS,为了民族软件,为了梦想,求伯君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将筹集到的钱全用于WPS的进一步开发。

为了糊口饭吃,金山推出词霸、影霸、游戏等产品,甚至想过要去做房地产、做保健品。

虽然被吐槽丢掉了“民族软件”的节操,但WPS好歹活了下来,并且一直在奋战。

1997年10月,时隔四年,金山重磅推出WPS97,向世人展示了金山不忘初心不放弃的可贵精神。

但事实总是惨酷的,WPS区区十几个人的开发团队,始终打不过Office强大的开发团队阵营。

而且微软也不是吃素的,为了不让昔日对手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撕毁了和金山间的互通协议,抹去了MS Office兼容WPS的功能。

这一击无疑是致命的,微软的封杀导致重出江湖的WPS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为应对微软的封杀,WPS选择自废武功。

2002年开始,求伯君舍弃了积累十四年的程序架构,将累计高达500多万行的代码全部推倒重写,为的就是能够兼容微软的Office,更为了把WPS提升一个档次突破发展瓶颈。

因为代码重写,WPS又隐退了,直至2005年才重新复出,并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刚开始,在Office高压之下,世人对复出的WPS纷纷表示不看好,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在“微软黑屏事件”后,WPS还是凭借着个人用户永久免费,与Office相似的操作模式的优势,逐渐拉回失去的人心。

WPS得以屌丝逆袭,得益于雷军的先见之明。

2010年,前瞻性极强的雷军,选择让金山的开发团队先开发移动版。

2011年,WPS率先发布安卓版,并达成年增速超过15%,移动端近乎300%的爆发式增长的成就。

而安于PC端现状的微软,2015年才珊珊入局安卓移动版市场,但失去天时,失去捆绑销售优势的微软,已无法和WPS在移动端市场匹敌。

现在,国内金山WPS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8亿,占有了42.75%的市场份额,与微软Office形成了两强垄断的局面。

WPS在移动端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0%,遥遥领先于包含微软在内的其他所有对手,确立了国产办公软件的地位。

过去的31年里,被无数人劝退的雷军坚持了下来,在WPS发展遇到瓶颈代码需要全部推倒重写的时候求伯君坚持了下来,在1999年开启漫长上市路从董秘熬成CEO的葛珂坚持了下来......

因为这些人的坚持几经浮沉的金山终于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国民软件地位。

11月18日,金山办公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收盘价高达126.35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75.51%,市值高达582.47亿人民币。

截至发稿,金山办公的股价高达147.3元/股,市值高达675.04亿元。

从籍籍无名到前程似锦到销声匿迹到东山再起,WPS这一路真是太难了,但好在国民软件现在终于熬出了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