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悦
7月11日,有微博博主发布了一张论坛文章截图,当天上午,“WPS删除用户本地文件”话题登上热搜。11日下午,WPS回应,近期一位用户分享的在线文档链接涉嫌违规,我们依法禁止了他人访问该链接,关于删除用户本地文件的说法“纯属误导”。
截图显示,网文作者“米兔只想赚钱”6月25日在一篇文章中称,“WPS窥稿并且自行封锁稿子,严禁访问”“我本地文件,哪怕有违禁内容那也是我自己的事,没有对外分享甚至贩卖”。当事人对帖子被搬运至微博并引发热议感到意外,但好歹博主贴出了原文,明眼人都不难看出,重点在于发帖者质疑WPS窥稿、封锁本地文件、泄露数据,而非删除用户本地文件。
与之对应的,大家关心的是,WPS对违禁内容的检测除手段是否包括人工“偷窥”?本地文件不公开发布,具有隐私属性,WPS是否检测了本地文档?即便本地文档存在不良信息,WPS是否有权封禁?
WPS把回应焦点放在禁止访问违规在线文档链接,对检测、封禁用户本地文档是否属实避而不答,看似是履行平台责任的合规动作,给人负责任的印象,实际上会加剧用户猜测和不安心理。
而且,WPS强调审核在线文档的正当性,也难以服众。对公开发布的内容,虽说《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对信息内容呈现结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同样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内容审核义务和责任。
但在产品设置上,用户能感受到WPS对云存储的推崇,如用户登录后默认开通云服务功能,让文档上传到云端。一边诱导用户上传内容,一边“名正言顺”对“公开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非常别扭。WPS对在线文档的封禁是否会影响本地文件,也未可知。
当事人7月11日再发帖,称自己从未说过本地文件被删,也从未对外分享过文件,不可能触发审核机制,WPS方曾承认审核系统误判了敏感词,并承诺加强系统检测漏洞。如果说审核方式和范围是边界问题和隐私保护问题,系统误判就触及了技术问题,关系生产力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用户所说,谁都无法想象工作汇报时文档无法打开是怎样的灾难性场面。WPS不同于娱乐消遣工具,用户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可靠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辛辛苦苦码的论文、小说、工作小结,谁都不想拿来冒险,也冒不起险。很多人将WPS和其他办公软件比较,也说明用户信任对生产力工具而言至关重要。
网文作者的质疑还未经证实,但用户一旦重新思考WPS是否值得信赖,流向“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局面就很被动了。WPS作为用户量颇具规模的国内知名协同办公软件,要有魄力直面问题,对用户负责,也为自己争口气。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