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tar上线于1977年,是当时文书处理软件,由MicroPro International公司发行,发行者并非微软。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个人电脑使用的是古老简陋的DOS操作系统,而当时DOS并没有考虑到世界各国的文字指令字符,也就没有中文环境,编辑阅读打印都是英文。
随着个人电脑时代到来,为降低电脑使用门槛,解决麻烦,于是我国第一批程序员不得不通过黑客技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开发一个系统插件或者说外挂,让DOS以为还在字符模式正常运行,实际已经是用图文的模式显示中文。
有了外挂版的中文DOS系统环境后,我国软件程序员于1988年写出了我国第一个文书处理软件WPS1.0。经过一系列竞争,WPS最后战胜了WordStar,占据了我国文书处理软件市场。
之后微软基于DOS改进出Windows系统,并携带当时在西方已经取代WordStar的Wrod6.0(已做好中文文字指令)杀入我国市场。
由于Wrod软件内置进Windows系统,有系统支持,对WPS进行降维打击、因为Wrod核心技术更高,出现了大量盗版Wrod、恰遇上个人电脑大量普及并抓住了新用户。
在这种僵持的形势下,1996年微软主动找上金山,最终谈成协议:双方可互相打开和编辑对方的文书。最后微软战胜,占领了中国市场。后Wrod捆绑进office统一销售。
最后可见,当时的WPS与Wrod并没有谁抄习水,都有各自的文书处理技术。至于现在的WPS与现在的office、当时WPS与当时的WordStar,也许都有商业模式、处理模式上的互相借鉴抄袭吧。在当下,WPS已被国家重视,进行推广,流入计算机考级的办公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