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所说的对齐针是对段落而言的。Word里的段落和我们文章意义上的段落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从文章意义上说,段落是具有一段相对完整的意思的,与其他段落不在同一行上的,文章的部分。Word里的段落只认一个东西就是段落标记。如下图所示:
段落标记
《孟子》节选
段落标记其实也就是起个分水岭的作用,某段落标记前的是本段落,某段落标记后的就是下一段落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上面的《孟子》节选有两个段落,那下面的《孟子》节选呢?
《孟子》节选
上面的《孟子》节选在Word的眼里只是一个段落的部分而已。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右边的段落标记变成了软回车标记,如下图所示:
软回车标记
当一根筋的Word软件看不到段落标记就不认为上面的《孟子》节选是两个段落。这就是 Word里的段落和我们文章意义上的段落不一样的地方。
好,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就可以讲究这个水平对齐功能了。因为水平对齐功能所针对的对象就是段落,不管是左对齐、居中对齐还是其他对齐方式,当我们把光标定位在任一段落时,单击某一对齐命令按钮即可对该段落完成对齐操作。
对齐方式
从左到右分别是:
第一,左对齐(快捷键Ctrl+L)
左对齐
左对齐很好理解,就是内容与左边距对齐,按钮图标本身也揭示了这个功能的意思。如下面的《孟子》节选“夫”、“弑”、“焉”、“后”四个字就都在靠左的一条直线上,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就是左边距):
左对齐
第二,居中对齐(快捷键Ctrl+E)
居中对齐
居中对齐也很好理解,就是使内容在页面上居中对齐,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即居中位置):
居中对齐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对段落进行居中对齐后,字符沿着居中线两边对称地分布。
第三,右对齐(快捷键Ctrl+R)
右对齐
右对齐,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与右边距对齐,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即右边距):
右对齐
第四,两端对齐(快捷键Ctrl+J)
两端对齐就是说在左右边距之间均匀分布文本,不管是从左边距看,还是从右边距看都是对齐的。如下图所示:
两端对齐
第五,分散对齐(快捷键Ctrl+Shift+L)
分散对齐也是在左右边距之间均匀分布文本,与两端对齐不同的是对最后一行的处理上,分散对齐处理最后一行时会在内容之间添加额外空格,以使其与段落宽度相匹配。
分散对齐
好的,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