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根本作用是信息传播。我们生活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这个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作为信息如果要传播,就需要把信息进行编译,于是我们的祖先把真实世界进行模拟成象,于是人类最初的象形文字被发明了出来。
古象形文字是把真实世界信息编译后的结果。今天我们能看得到的甲骨文,每个字携带的信息量巨大。只是后来为了书写方便,甲骨文被简化成金文、大篆、小篆等等。虽然书写简单了,但是越简化文字携带的信息量却下降了,同样的信息传递,需要更多的文字才能完成。我们都上过小学中学,一篇几百字的古文,翻译成几千字的白话文是轻轻松松吧,这就是文字承载信息量差距的直观体现。
直到金人,蒙古人,满人进入中原,因为他们的统治地位,我们的知识分子为了照顾他们的智商,汉语简化进入快车道,居然从单字含义汉语为主降维成双字、三字甚至四字含义为主。你们平时觉得小孩子背四字成语好像很厉害一样,但这恰恰是我们汉语退化的铁证。
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大陆再一次简化汉字,这一次更加不得了,直接把现代人和古人之间挖开了一条巨大的鸿沟难以逾越。我刚开始看古代史书的时候,是实在看不下去,硬逼着自己以做一件事的态度硬着头皮才啃下来。最初,我是想把所有繁体字先改为简体字,然后把古文全部翻译白话文,然后用wps打字打出来,自己以后查询方便,万一别人需要也看的方便。但是后来我越看越发现,古文你翻译出来根本没意义。你心里明白和用白话文翻译出来完全两码事,信息丧失了太多了,想学古文只能直接啃原文。
汉字退化到这里还没结束,在我们的传统附属国那边,他们走的更快,倭寇用汉字笔画重新组合人为造出了倭文。朝鲜和越南更厉害,他们完全抛弃已经使用几百年的汉字,直接把原来用来给汉语注音的拼音弄成朝鲜语和越南语。搞拼音文字,学习是简单了很多,但是问题来了,拼音只是音,只是字母,字母本身没有意义,只能通过字母的不同的排列组合来人为设定意义,这就与汉字本身是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完全不同了,既然文字是人为设定,想要尽可能模拟真实世界,就需要人为设定出天量的单词,并且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单词数量会越来越多。这就是同样的一句话,拼音语言相比汉语,需要更多的篇幅才能表达完整。
讲完了倭国、朝鲜、越南,这个星球上其他所有国家用的拼音语言怎么来的,就一清二楚了。比如西方比较早出现的西班牙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等,这些拼音语言就是因为和我们贸易,我们教给他们的不同版本汉字注音,而其他更多的拼音语言都是这几种语言的变种。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除了我华夏,这个星球上根本没有其他文明。他们为何要用我们汉字的拼音呢,还不是他们的祖先没有能力搞一套对真实世界模拟的文字系统,你连文字都没有,谈什么文明。而且,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要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模拟出来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文字系统。
明白了拼音语言的信息低承载性,冯小刚导演建议恢复繁体字的题案就尤为难能可贵了。只有恢复繁体,我们才能让大多数人慢慢恢复古文阅读能力,才能破除蛮夷强加给我们祖先的那一句“封建糟粕”,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