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昨晚恩豪的作业是写“我喜欢的动物/植物”。老师已经设定好模式,即猜谜式,要求孩子写出谜面,最后留个括号写谜底。

他最初想写金鱼,问我,“假设我们家养过一条金色的鱼,这样写行么?”

“为什么要写你不熟悉的动物呢?你写写小咖不行么?”

“哦!对!我家养了一只四条腿的动物,它喜欢吃骨头,它有两只耳朵,长长的尾巴......”边他说边要下笔。

“你等会儿,这样太乱,而且所有的小狗都是这个样子,没啥特色。你要把小咖和别的小狗不一样的地方写出来。”

恰好可以利用《八大思维图示法》中的气泡图来引导他观察小咖。

什么是气泡图?

《小学思维训练》(丛书)中的第一册《八大思维图示法》就说得非常清楚,大家看图吧。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不那么拘泥于定义。比如小圆圈写的是描述中心词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等描述性语言,我个人觉得,只要孩子能说出/写出就不必限制是词、短语还是句子。

这个时期,能说/写比说得好/写得好重要。等高年级再来学习精简、总结性的缩写。

知道了气泡图为何物,接下来该如何引导呢?

如何引导?

如果一开始就让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八大图示训练的小朋友了解完之后就自己画/写是不太可能的。

原因是他们目前认字量、写字量还达不到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的数量。即便可以用拼音代替,孩子也会觉得很难。有了畏难心理就很难继续下去。

一旦他们纠结于如何写字的时候,思路会被打断。这也是为什么低年级的孩子觉得写作难的原因。

不过,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尝试让他把自己想说的画下来 ,然后再根据画面组织文字。

大象妈曾经告诉过我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即父母充当小秘书,把孩子说的话笔记下来,然后再让他誊写到本子上。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会写字而觉得写作难了。

我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在中心画个圆,写上“小咖”。然后问他,“小咖都有哪些特征呢?比如说耳朵是什么样的,眼睛、鼻子、嘴巴、皮毛、尾巴等等又是什么样的?你来说,妈妈给你记上,一会儿你再看看。看你能说出多少来。”

儿子一听来兴趣了,直接趴在正在沙发上打盹的小咖身旁,扒拉起它身体的每个部位。

“它有两只尖耳朵。”

“好,我给你写上‘两只尖耳朵’。”

“一个黑鼻子。”

‘嗯。还有呢?’

“两双黑眼睛。”

“哎!不对哦,怎么是两双呢?一双是两只眼睛,两双就是四只眼睛了。你应该说是一双黑眼睛。”

“啊?哦,那就是两只眼睛——一双黑眼睛。”

“它有四条腿、长长的胡须、白色的鼻子......”

“刚刚不是说了黑色的鼻子么?”

“你看它鼻子上面就是有一道白色嘛。”

“那算是鼻梁吧,白色的鼻梁。”

“好。”

“它有长长的胡须、眉毛。”

“小咖有眉毛?”

“有啊!你看!”他捻了捻狗仔眼睛上方的几根长短不一的毛。小咖不耐烦地扭头避开。

“毛是咖啡色的,长长的尾巴也是咖啡色的。”

“尾巴可不止一种颜色哦!”

“哦,还有黑色、白色。尖端是一点点白色。”

“对啦!观察很仔细,这点就是小咖和别的小狗最不一样的地方。继续。”

“黑色的脚......”

“等会儿,谁说人家的脚是黑色的?它前后的爪子不都是白色的吗? ”

“喏!”他把小咖的脚掌翻过来给我看。“那是它的脚肉。(我当时还没想起来这个地方该叫什么)”

“那就是黑色的脚掌。”

“小咖喜欢吃骨头、肉和馒头。”过了一会儿,“哦,还有牛排。”

“牛排就是肉的一种。它还吃鸡肉、猪肉呢,都给你写上吧?”

“哎!不要了,麻烦,就写肉。还有鸡架子和鸡肝。”

我赶紧记下来。

“小咖喜欢抖毛,喜欢在沙发上睡觉。哦,对了,还喜欢晒太阳。它在爷爷奶奶家经常晒太阳。”

“哦?还有这回事?”

“嗯。在阳台上晒。”

“好!真棒!已经说了很多了哦。还有小狗最有代表性的行为是什么?我画图之前你说过的。”

“哦!汪汪叫!”

“每只狗都会汪汪叫。咱家小咖平时不叫。”

“哦!它在有人来的时候才会汪汪叫。”

“嗯,那就给你写上‘有陌生人来的时候汪汪叫’好吗?”

“嗯。就这些了。”

“呀!你看,这些就是小咖的特点。你把这些特点组织起来就是一篇大约200-300字的文章了。写吧!不会的字拼音代替,或者我写出来你抄。”

“啊?我不想全部都写,太多了!”

“多了才好啊。”

“唔~~~不想写,不想写。老师又没要求写那么多。”

保护孩子兴趣重要,于是我妥协了。

“好吧,那咱们挑几条写写。你挑哪几条?”

“就这几条吧。”

于是,入学后第一篇正式(上交)的写作完成了。

(这不是写作专用本子,标题太长,所以让他顶格写了。空一行写正文应该是老师教的,空和不空都可以,小子选择空了。我顺便教了他段落和标点符号的占格。)

一点儿都不难吧?

实际上在画气泡图之前,恩豪就已经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了,口头帮他整理一下完成也不是不行。

用了气泡图,他观察到的细节比之前要多,而且一一列出来,相当于梳理了一份写作大纲。

这张气泡图是后来重新整理、美化的。实际用的过程无须如此讲究,随意的草稿就可以。

我重新绘制,一为了放在文章中好看;二是为了保存,每次写作都整理一张漂亮的图,多了久装订成册。日后孩子认字多了,慢慢过渡到自己绘制,帮助他养成每次写作前先梳理内容(笔记或者脑记)的习惯后,以后就不怕作文没话写或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