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低迷的经济周期,我们该怎么办?
凄凄惨惨的618,京东、阿里两大电商,都曾摩拳擦掌,势要搞出点眉目,树立行业标杆。可是经济就是经济,规律就是规律,不是几个口号,几个活动就能带动起来的。
节后,京东的捷豹却是我国超过95%区县实现当日达次日达,2000多个县区市消费者体验到京东到家“小时购”服务,巅峰期开场仅10分钟,近1000个县区市的消费者已收货。”
消费能力究竟涨不涨,销售额可以灌水,可是快递流量却无法灌水,曾几何时,618过后快递堆成山,现在确实平平无常。曾几何时,618的时候,各种攻略Excel乱飞,无数人熬夜等在电脑手机前准备“暴抢”,各大平台xx分钟销售突破百亿的战报横飞,热度持续半月之久。然而这两年的购物节一下子褪去了温度,甚至连头条都没有了。京东和淘宝,也早早收起锋芒,缄口不提销售额了。
根据花旗银行给出的预估,尽管投入了史上最大的资源,今年京东618的销售额,仅比去年增长了6-8%,低于2022年增长10.3%,也低于2021年增长27.7%。
银行的存款利率在降,房贷利率在降,说明整个国内的消费能力是严重不足的,消费在GDP占了很大一部分,消费低了,经济还怎么增长。事实已经证明投资基础设施对振兴经济的作用不大,当下提振经济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了,所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绝大多数进入了国有企业,最终转化为企业利润和存款,消费主要看老百姓的钱袋子,多了几栋大楼几条高速公路几条高铁对老百姓的钱袋子没什么影响,所以这些措施效果不大。如果按照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消费以外部分的占比来计算居民储蓄率,中国的储蓄率已经低于日本和德国,消费力的缺失并非来自于超额储蓄,而是来自可能更加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
经济学有句话曾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消费的原因还是没有信心,说明大家普遍对自己的赚钱能力,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不看好,如何刺激低迷的经济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难题,有消息称我国将出台重大经济刺激政策,包括拿出数十亿美元投入基础建设。但是,话说回来,信心没了,预期没了,资金只剩下空转,所以钱如何能到老百姓口袋里才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