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20年欧洲杯,可能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悄没声息的一届欧洲杯了。

决赛#意大利VS英格兰#的话题,微博上的讨论热度不到1亿。

这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球迷众多的国家来说,委实不太正常。

有自媒体分析说,这是因为这一届年轻人喜欢快节奏的短视频,已经没了耐心从头到尾看完一场90分钟的长比赛。

虽然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个论调(毕竟疫情之下国内媒体几乎没派人现场报道也是一大因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生活节奏,确实是在不断加速。

淘宝客服,几乎都是AI当道。

发什么快递,什么时候发货,包邮政策,这些以往需要等客服在线才能回答的问题,现在全由AI一手包办。

不但24小时随时在线,而且往往问一得多,直接给你发来一堆答案。

这样的操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下单速度翻倍提升。

从第一眼看到宝贝,到确认付款,最多也就10分钟时间。

不仅服务在加速,内容也在加速。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能迅速崛起,就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爱看短平快的输出内容。

1-3分钟呈现一个现象,介绍一个新知,说明一个原因。

这样简单明了的视频,最受这届年轻人追捧。

由此带来的,是讲解语速的不断提升。

目前的短视频制作,几乎没有不用倍速播放的。

通常主播正常的语速,在20多岁的人听来,已经像蜗牛一样慢了。

秋叶大叔在昨天的直播里,也谈到了这个加速现象。

因为服务加速、内容加速、语速加速的时代大背景,导致现在许多企业内训的需求也在加速。

以往企业内训时间往往都是两天、一天。

现在企业的内训需求,大多都变成了半天,甚至2个小时!

甲方爸爸的要求变化如此之大,作为乙方该怎么办?

当然是要尽量满足粑粑们的要求了。

所以课程开发的内容和速度也必须加速。

以往需要一天讲授的内容,现在通通2小时搞定!

2小时搞定思维导图,

2小时搞定PPT制作,

2小时搞定Word文档,

2小时搞定Excel制作,

2小时搞定短视频制作,

2小时搞定高效表达。

老实说,这个思路,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思维导图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绘制思维导图笔记,要么用电脑软件,要么用手绘简版导图。

花费时间一般都在两个小时以内。

快速且高效。

但问题是,这是我作为手绘导图达人,绘制了1500多幅导图以后,才能达到的效果。

我的学员,大部分没有这样的积累。

如何能让ta们也能快速get到思维导图的应用精髓,正是我现在需要突破的问题。

毕竟,现在大家的时间都是财富,都很宝贵。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是正确的。

但如果我们能选择一种更科学更快速的磨刀方式,用最短时间的完成磨刀效果,岂不更好?

大叔说,思维导图是最好的梳理思维深度的工具,没有之一。

对于这句话,作为思维导图培训师和手绘导图达人,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但我更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通过未来走入企业的传播,能让更多的人明白、认同、践行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

这才是我身为思维导图受益者,最想达到的传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