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表做不完?老板到底想要什么?
各位数据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老周道数据,和你一起,用常人思维+数据分析,通过数据讲故事。
上一讲和大家讲了分析模型中的战斗机——财务分析模型。通过奥威BI软件的行计算模型来开发财务分析报表异常地简单,前端的组合也非常灵活,财务分析人员就可以搞定。今天和大家聊一个话题:为什么报表做不完?
为什么报表做不完?
不是已经上了很多系统了吗?
EXCEL的功能不是也非常强大吗?
不是有很多人在统计报表吗?
首先,我们企业是上了很多的系统,而且每个系统都提供了报表查询。为什么老板不用?
1、业务系统中的报表,都是面向操作层的,查询起来操作繁琐不说,得到的结果也通常都是颗粒度很细的内容。老板根本不关注;
2、最要命的是,老板可能根本就没有业务系统的账号!
3、老板真正关注的内容可能来自于很多业务系统。因此某一个系统中的报表根本满足不了老板的需求。
于是,大家还是将各系统中的数据导出来,在EXCEL中手工处理。今天把老板要的数据整理出来一个报表;明天老板要另外一些数据了,又整理出一个报表。报表人员小丽就想,既然老板会经常性的要这些数据,为什么不将这些数据都整合在一个报表里,然后每天都做?这样,就不至于每次都要临时加班加点的整理数据了。于是乎,中国式报表就出现了。一个表格里,密密麻麻的单元格,包含了老板关注的生产、销售、库存、应收等所有信息,甚至还明细到每一天。我见过最离谱的中国式报表,一张A3纸都得缩小字体才能打得下,这报表,年纪大一点的老板不拿尺子和放大镜就没法看了。
到最后,小丽仍然被折腾的没完没了:每天固定样式的报表都交上去了,但老板还是会不停的要一些现成报表没有的数据,没办法,还是要临时做。
这是用EXCEL手工处理的企业现状。如果用报表工具,就变成小强开发了几千张报表这样的“成功”案例。
到底是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是因为变化太快!企业的经营环境在变化,管理者的视角在变化,每时每刻的问题在变化。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霍夫曼在《闪电式扩张》一书中说,中国管理者的决策速度的提升,来自于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但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996已经不被现在的年轻人所接受,所以,传统的方式必须要改变!
那怎么办呢?于是乎,很多的企业就开始思考,既然要的报表老是要等一下,那么,是不是找一个报表工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行!因为这样,只是将工具从EXCEL变成了其他报表工具,表妹小丽变成了IT小强,但报表仍然是不停的变,永远都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