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要参加秋叶大叔组织的职场加速器的线下培训,所以也在加紧线上课程的预习。

没想到这一学,倒让我打开了一个新视界。

预习课分别是从Excel、Word、PPT3个领域进行学习,每个领域有30节课。

但每节课有多少分钟呢?

从3分钟到10分钟不等。

也就是说,虽然看上去有近百节课,但其实要学完所有课程,顶多也就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但是,尽管每节课最长只有10多分钟,但课程的结构却一点不拉胯。

从现象说明,到原因解释,再到方法呈现,每个技能要点都介绍得非常清晰。

可以说,这是我学过的效率最高的课程。

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但仍然干货满满。

这个效果,完全符合职场加速器的精髓: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职场人最急迫的问题。

说起来,大叔之所以想要开发职场加速器课程,原因也正在于此。

因为时代发展速度快,企业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但高速运转的状态,让企业老板根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安排1到2个完整的工作日,给员工做技能培训。

越来越多的企业,最多只能安排半天的时间让员工上课。

而且,现在企业的主力参训员工,也以95后居多。

习惯看短视频的ta们,也更适应短平快的学习节奏。

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以往的动辄6个小时起步的培训时长,很明显已经滞后市场。

这就逼得培训机构不得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培训内容和节奏,缩短培训时间,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说到底,这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客户急需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才能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

说起来,我在思维导图的培训上,也应该转变一下思路了。

以往我在推广思维导图时,总爱强调一句话:思维导图不需要任何绘画基础。

这句话虽然没错,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基本上等同于废话。

因为对ta们来说,ta们更看重思维导图的效率,希望能用更短的时间,理清思路,呈现要点。

而我呢,还是像老妈子一样在絮絮叨叨:思维导图有全脑开发功能,既能让左脑逻辑更顺畅,也能让右脑联想更丰富。

我说这话有问题么?

没问题。

但经常找错了表达对象。

这样的话,更适合多对希望开发孩子全脑功能的家长们说叨说叨。

而对于职场人士,就直接介绍思维导图的左脑逻辑梳理效果就行了。

至于思维导图的右脑的联想能力,功能还是摆在那里的。

等到人家有需要的时候,你再去提及也不迟。

想想我以前的操作,就像一个苦口婆心的老母亲,口口声声说着自认为“为你好”的话,却完全没想过人家爱听不爱听。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

这句话,不仅是金句,更是试金石。

现在,我也决定向大叔学习,在抖音上开设短小精悍的思维导图入门课。

一共7节课,每节课10分钟。

让大家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就能了解快速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精髓。

课程即将上线,大家敬请期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