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到郊区某示范高中召开高三一模分析会的新闻。其中有一张表格,很有代表性,见附图。
因为图里有老师,我就用招财猫来遮挡一下了,请见谅。
首先要说明的是,该学校和很多中学一样,考的是海淀区高三一模试卷。另外,这是一个普通班的成绩。还有,选科以文科居多。
这张图信息量还是不小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家长而言。不少家长可能会觉得分数不高,班里第一还没上600分,北工大都挑不了专业。其实,现在北京高考拿到高分就是很不容易,过了600分就是前20%(去年8671/总数44958)。家长一定要了解这个现状,多理解孩子。
图里表格第二栏,写着班名,代表班级名次。表里边10人正好是班级前十名。
为什么取前十名?大家可以看一下第十名的分数,518分,正好是去年北京高考的特控线(附图二),也就是很多家长口中的重点线或者一本线。
这样就很清楚了:该图列出了这个普通班里,能超过去年重点线的十名同学。高中班级一般是35人左右,那普通班里能有10名过线同学,比例还是可以的。
继续往后看,他们每人的成绩紧跟着都是数名、英名这样的文字,我理解是当前这位同学该学科分数的年级排名。
第一名总分586分,区排名61,和同区考生比,是很不错的名次。可惜数学102分,排名在344位。如果该学校高三一届学生有700人,那就正好是中等水平,和总分排名靠前明显不符。因此,数学是该学生的短板。后面的同学也是类似情况,短板都用红色方框标出了。确实有点可惜,班里第一名同学数学如果能考到120分,分数就过600了。
还好,一模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查漏补缺,分数还很可能会涨。由于高考比海淀一模参加人数更多,赋分的分母也会更大,因此选科的小三门分数还有可能提升。此外,零模、一模都是刚进入考前状态,发挥一般是很正常的,高考才是最终的战场。如果一模考得太好了,以年轻人的性格,反而容易嘚瑟,对高考不利。
极端情况,去年我听闻一位海淀女生,一模到高考涨了50多分,从北邮跳进清北,这不是在拼多多上砍价,而是真的发生了。
高中家长对这样的图表肯定习以为常了。由于这几年中考分数都很高,拉不开差距,不少初中乃至小学生家长对高中考试的分数心理准备不太够,所以刚一看到,肯定有不少会感到惊讶的。
实际上,刨去西海东朝丰那几所大牛校,北京不少重点高中的普通班头部,目标就是冲600分,而实验班的平均分数,也不会比600分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