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内容导航:


一、古筝有哪些指法


基本指法 [托]——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拨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弯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弹奏的手指小关节不弯曲,以大指的根部为基点,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拨弦。   [连托]——连续托指称为连托,可以用指不离弦连续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弹(每弹完一音手指起来再弹)的方法,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结实且有助于指力的训练。   托是筝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单音或音阶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历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拨弦方法。   [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勾]——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中指向里拨弦的动作,以中指指根第三关节为动点,带动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运动。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不弯曲,呈自然放松状态,同时在放松中蕴藏着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松为基础,并保持一定的力进行弹奏。勾的触弦角度,应始终立足于弹弦,而不是象勾子一样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弹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芭和音质。勾常用于与大指的相互配合拨弦,也常用于与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拨弦;有时也用于音音或上行音阶旋律进行的。在一些综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轮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拨弦指法。勾在筝曲中象托一样,广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筝曲中仅次于托的一种常用指法。   [剔]——演奏时中指向外拨弦。剔不单独使用,剔常用在与大指相配合的综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扫弦”、“剔挑”等综合指法中。   [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食指摇”和“三勾轮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抹单独使用时,常用大关节向斜下方拨弦。它与其它手指配合拨弦时,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则采用小关节(第二、三关节)弯曲略斜上方拨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音色的统一和触弦的灵活。   [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以臂带指进行拨弦。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缩的状态。挑常用于单个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阶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与大指配合或与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在些综合指法中如“历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拨弦指法。   [打]——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打常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由于无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将个别音用无名指的打来拨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对比和绵缓的音响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着无名指向里拨弦的“打”的指法。还有一种改进的指法,即用带指甲的无名指代替中指拨弦的方法,中指从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来,用在大指与无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内其他音的拨奏上。这种改进的指法,使得八度内不仅有食指的抹、还增加了中指的勾剔。打用于琶音的指法顺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撮类指法 [大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演奏时要求大中二指弹弦整齐,同出一声以及斜下方的触弦角度。且忌大中二指弯曲而向上“扣弦”。   撮在筝曲中广泛使用,有时演奏单个的八度和音,不时演奏连续出现的八度和音。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偶尔也用于五度、六度、七度和音的演奏。   [反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剔,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反向拨弦。反撮是与撮相反的种指法。反撮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单独使用,常紧跟在托、撮、勾、托或托勾的后面使用。   [剔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剔,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外拨弦.也称为“撮指”。剔撮是河南流派中特有的一种指法。在河南筝演奏家曹东扶先创作或订谱的筝曲中经常可以遇到。剔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在“八度摇”指法中也包含有剔撮的成份。   [劈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勾,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里拨弦。劈撮极少使用。它有时用于上行八度和音的快速连续拨奏。在“八度摇”指法和“重勾劈托”指法中都包含着劈指的拨奏。   [小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小撮主要用于演奏三度、四度和音,有时也用于演奏二度、五度和音。   [反小撮]——大指用劈,食指用挑,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反向拨弦。反小撮用于小三度、四度(偶尔也用于二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单独使用,常跟在抹托、托抹或小撮的后面使用。   [重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中指用勾三种指法在三根弦上同时使用。重撮常用于在八度内增加一个音符的音型中,也常用于密集位置的三和弦的演奏。   摇类指法 摇指——使用大指或食指连续的向里、向外快速弹弦,以达到音色连贯的一种古筝演奏技法。近年来随着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及乐曲表现力的要求,摇指这一指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并派生出以摇指为基础的多种演奏形式如八度摇、双指摇、扫摇、扣摇、多指扫摇等。   下面对几种摇指的技法及弹奏要领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拇指摇]   拇指摇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摇指,是用大指连续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托和劈拨弦。拇指摇也根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奏要求及不同的学习阶段主要分为四种:   1、支腕摇——食指轻捏大指,手掌根部轻压在前岳山下的筝头处作为支点,以手腕为轴心带动手指,手型不要攥得太紧也不要张的太开需保持放松自然,可以用食指捏大指的力度来调节摇指音量的大小,这种摇指适合初学摇指的同学。   2、扎桩摇——与压腕摇的基本要领一致,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整个手腕作为支点而是用小指作为支架放在所要弹奏琴弦的前梁底部,弹奏时需要注意放低手腕,在初期练习中拇指劈时,需打在下面一根琴弦上以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托指时稍加一些力但无需靠弦,如托时也靠弦的话会影响指法的灵活性。   3、悬腕摇——在前面两种摇指的基础上将指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悬腕摇不需要任何支架,完全靠手腕的控制和力量来完成摇指,这种摇指摆脱了扎桩的局限,可以完成自前岳山到码子之间任何地方音色的要求,如游摇等。   4、快速托劈摇——靠大指的指根关节拨弦,即以拇指与手掌的连接处为动点,带动全指运动,在弹奏时不需食指挨着大指,所有手指都是完全放松的,保持弹奏时的自然放松手型。这种摇法在快速演奏长音或时值较长的时候一般采用扎桩(扎桩通常用无名指进行);在演奏不断变化的时值较短的一些音符时可不用扎桩。快速托劈摇法在拇指摇中是比较难的一种,前三种拇指摇主要是用手腕的力量完成,而这种摇是通过拇指关节的力量,如要弹奏的流畅自如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拇指摇在练习时,可分阶段练习,如开始在每根弦上摇四个音再逐步增加至八个音、十六个音直至可以连续、均匀、快速的弹奏摇指。弹奏时指甲触弦的角度、深浅及是否正确发力都会对摇指的音色、音量有直接的影响。   [食指摇]   食指用抹和挑连续交替向里向外快速拨弦。弹奏时要求大指轻捏在食指义甲底部第一关节处,这可以使食指稳固并增加辅助的力量;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保持自然放松,弹奏时无需小指或食指扎桩。可用手掌根部轻轻搭在前岳山外的筝头上,也可采用悬腕摇的方法,使力量通过大臂传到小臂,带动手腕的摇动,形成食指尖的密集拨弦。这时食指本身主动用力较少,主要起着控制触弦深浅和角度的作用。食指摇同拇指摇一样多用在旋律及长音的演奏上。   [双指摇]   大指和食指用劈抹和托挑同时向里向外连续交替快速拨弦。双指摇一般采用悬腕摇法,大指与食指保持在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弦位置上,手指关节自然弯曲保持不动,其余三指自然放松,弹奏时靠手腕的力量带动。双指摇也可以用大指和中指来完成,将食指轻捏大指以控制大指的稳定性和力度,中指与大指保持在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弦位置上,它是在拇指悬腕摇的基础上加入了中指,来共同完成一个连续和弦的效果,但难度增加了许多,需要勤加练习。双指摇也有少数人使用食指和中指来弹奏的。   [扣摇]   在右手用摇指弹弦时,左手拇指紧压在发音弦上或用食指和大指将弦轻捏住,并在前梁及码子之间根据乐曲的要求左右移动。扣摇在乐曲中主要用作渲染气氛或模拟风声(如乐曲《战台风》)。   [扫摇]   中指在八度音程内快速扫弦与大指摇指相结合的技法,扫摇是在摇指的基础上加入了扫,所以一定要先把摇指练好,再有节奏的加入中指的扫(即中指向里快速勾弹两弦以上),然后逐步在练习中增加扫摇速度和连贯性。   [多指扫摇]   多指扫摇同我们平时弹奏的扫摇不同,它不是在悬腕摇的基础上(因为悬腕摇是用食指捏住拇指来控制和辅助完成的),多指扫摇是在快速托劈摇得基础上演奏的,他需要食指和中指有时也包括无名指轮流扫弦来与拇指的摇指相结合,这一指法非常难所以很少使用。   其他指法 [扫弦]——手指向外快速拨奏相邻的几根弦(一般是低音弦),称为“扫弦”。左右手都有扫弦,一般左手用的多。扫弦时,用中、名、小指或食、中、名小四指快速向外拨奏相邻的几根弦,出音如同一声。多用在急促、热烈或激动的气氛中。   [重勾]——中指用勾的指法,向里快速拨奏相邻的两根弦。重勾不单独使用,它常用在拇指的前面,犹如拇指摇的“装饰音”,但并非一般轻巧的加花,而是强有力的低八度音及其邻近音的烘托拨奏。在组合指法“重勾劈托”中也包含着重勾的用指方法。   [重勾托劈]——这是由四次拨弦组成的一组综合指法。该指法的四次拨弦是:1、劈和重勾同时拨弦,由劈拨奏旋律音的弦,由重勾拨奏旋律的低八度音及其邻近的弦;2、用托拨奏旋律音的弦;3、用劈拨奏旋律音的弦;4、用托拨奏旋律音的弦。   在这四次拨弦中,旋律音是用“劈托劈托”拨奏的,低八度及其邻近音是用“重勾”拨奏的,故称“重勾劈托”,也称“扫摇”。   重勾劈托常用于十六分音符连续进行。还有一种“重勾劈托”的指法,它的四次拨弦动作是“第一次用重勾拨弦;第二、三、四次用“托劈托”相继拨弦。“托劈托”拨奏弦律音。重勾劈托应用于四个十六分音符中第一个是低八度音,第二、三、四个音是旋律音的演奏。   [刮奏]——顺着弦序,用右手或左手自下而上(即自低音而高音)或自上而下(即自高音而低音)连续拨弦。也称“历音”。历音是筝演奏中最富用特色的技巧之一。在各种风格的传统筝曲和创作筝曲中,历音的运用广泛而又丰富多彩。它可以用于抒情的段落 ,也可用于强烈激昂或热烈欢快的旋律中。   [泛音]——演奏泛音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左手食指虚按泛音点,右手食指或大指拨弦,右手拨弦时,左手碰弦并随即离去。另一种是单手演奏泛音,右手掌外侧虚按泛音点,大指与食指捏在一起,用“挑”触弦,手掌也同时碰弦并即离弦,以此产生泛音,左手也能解放出来吟按琴弦。泛音位置:筝演奏的泛音都是自然泛音,泛音点在筝码右侧弦段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处。为了准确地演奏泛音,可在发也泛音的琴弦对准的面板上作一标记,以使左手手指准确地虚按在泛音点上。   [琶音]——常演奏和音、和弦或分解和弦。筝演奏琶音有时单手有时双手配合。单手演奏琶音的方法是:用名、中、食、大四指由下而上顺音的弦序拨奏,或用大、食、中、名四指由上而下顺音的弦序拨奏,也有仅用三指拨奏。用五指拨弦,很少使用。更多知识:http://www.fanyin123.com/xueyuan/


二、古筝的指法表


古筝的指法表

古筝的指法表,古筝是一种比较古典的乐器,学古筝是一门才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只会浪费时间。因此学古筝一定要自己打心里喜欢,那样才能学得更好。下面看看古筝的指法表及相关资料。

古筝的指法表1

古筝指法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等,这些是弹奏古筝的时候右手的指法,左手的指法有按、滑、揉、颤等。在演奏古筝的时候左手和右手应该配合好,这样演奏出来的乐曲旋律会更加优美。

古筝的演奏指法托就是用拇指向外侧的方向进行拨弦,外侧的方向就是低音的方向。拨弦的角度最好是稍微有点倾斜,倾斜向下方的位置。在演奏的时候拇指的关节不能随意弯曲,这样演奏出来的效果不是“托”,而是在扣琴弦。

在做托动作的时候手指不能弯曲,主要用力的位置是拇指的根部,保持中间的关节是平直放松的状态。在做托这个动作的时候,还会用到手臂的力量,用力的方式是从肩部开始,然后手臂,最后是拇指。

连续的托琴弦动作就称为连托,这个指法的技巧是手指不要离开琴弦。如果手指离开琴弦就是另外一种演奏方法了,就是在琴弦上进行弹跳,这样出来的音符是不连续的。

古筝自学的方法

双手配合技巧

1、轮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拨弦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跳跃或急促的情绪。

2、三勾轮抹:这是一组双手配合拨弦的综合指法。共有四次拨弦的动作:第一次右手用三勾;第二次左手用抹;第三次右手用抹;第四次左手用抹。三勾轮抹常用于情绪热烈的乐曲中。

3、轮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拨弦。拨弦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轮撮常用于连续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4、双手琶音:用双手配合弹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双手琶音的用力,一般要求每个手指力度要均衡,有时强调大指要稍多用力,以突出琶音中的旋律音。双手琶音应注意左右手的衔接要紧凑,时值要准确。

5、双手柱外刮奏:左右手交替进行柱外刮奏。它主要用于制造气氛,取得某种特殊色彩。双手配合拨弦的手法很多,以上讲的仅是双手配合的部分指法。双手配合的其他手法还有:a.左手弹伴奏音型。

右手弹旋律b.左手弹历音,右手弹旋律c.左手弹旋律,在手弹历音d.左右手交替弹历音,激烈时如急风暴雨;缓慢时如潺潺流水e.左手弹分解和弦,右手弹旋律f.右手弹旋律,左手弹对位性旋律或副旋律g.右手弹旋律,左手弹某种效果(如打击乐、鸟鸣等)

古筝的指法表2

1、劈-大拇指向外弹弦。

2、抹-食指向里弹弦。

3、挑-食指向外弹弦。

4、勾-中指向里弹弦。

5、剔-中指向外弹弦。

6、提-无名指向里弹弦。

7、连托-大拇指向外连续弹弦。

8、连抹-食指向外连续弹弦。

9、大撮-大拇指向外,中指向里同时弹两弦。

10、小撮-大拇指向外,食指向里同时弹两弦。

11、双托-大拇指同时向外弹奏邻近的两弦。

12、双抹-食指同时向外弹奏邻近的两弦。

13、八度双托-大拇指向里弹奏邻近的两弦,同时中指在低八度另一音,三音同时奏响。

14、摇指-大拇指连续托劈。

15、琶音-左手或右手用三个或四个手指按顺序弹奏不同的音。

16、泛音-左手食指在发音弦1/2处轻贴弦,右手弹弦发音。

17、花指-大拇指迅速连托数弦。

18、向上刮奏-在筝弦上由低音向高音的划奏。

19、向下刮奏-在筝弦上由高音向低音的划奏。

古筝的指法表3

一、右手

托:大指向外拨弦

擘:大指向内拨弦

抹:食指向内拨弦

挑:食指向外拨弦

勾:中指向内拨弦

剔:中指向外拨弦

花:大指在板前花带出连拨数弦

连托:大指向外由高音至低音依次连续拨弦

连擘:大指向内由低音至高音依次连续拨弦

连抹:食指向内由低音至高音依次连续拨弦

连挑:食指向外由高音至低音依次连续拨弦,戴假甲者不用此法

连勾:中指向内由低音至高音依次连续拨弦

摇:大指反复托擘一条弦

密摇:较一般的摇更快速

勾搭:中、大指先后弹出八度音列

小勾搭:用抹、托弹出少于八度的2个音列

双托:用大指由内向外连拨2条弦,奏出大二度或增二度和弦

双擘:用大指由外向内连拨2条弦,奏出大二度或增二度和弦,戴假甲者不用此法

双抺:用食指由外向内连拨2条弦,奏出大二度或增二度和弦

双勾:用中指由外向内连拨2条弦,奏出大二度或增二度和弦

撮:中、大指同时勾、搭奏出八度和弦

反撮:中、大指同时剔、擘奏出八度和弦

小撮/食指撮:食、大指同时抹、搭奏出少于八度的和弦

小反撮:食、大指同时挑、擘奏出少于八度的和弦,戴假甲者不用此法

二、左手:

按:弹奏前按弦,将空弦音升高小二度或更高

上滑:弹奏后按弦,奏出空弦音带滑音升高小二度或更高的

下滑:弹奏前按弦至特定音高,弹奏后放手,奏出按弦音带滑音至空弦音

猱:弹奏空弦音后,反复上、下滑音

颤音:快速的猱

扩展资料:

古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

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试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



三、初学古筝的指法


一、右手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

1、单指指法:

①拖,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

②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

③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

④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己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

2、组合指法,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配合拨弦的方法。在组合指法中还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合指法。

二、左手指法分为吟按指法和拨弹指法

1、左手吟按指法,是筝最富有特色的指法。古代弹筝有只用吟按指法不用左手拨弹的。在筝曲中,表现出的细腻、委婉的情趣,与左手技法的巧妙运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双手配合拨弦指法:

①轮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拨弦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跳跃或急促的情绪。

②这是一组双手配合拨弦的综合指法。共有四次拨弦的动作:第一右手用三勾;第二左手用抹;第三右手用抹;第四左手用抹。三勾轮抹常用于情绪热烈的乐曲中。

③轮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拨弦。拨弦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轮撮常用于连续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④双手琶音:用双手配合弹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

⑤左右手交替进行柱外刮奏。它常用左手来拨奏,有时也用右手或左右手交替拨奏。

拓展资料

学古筝的8大错误

1.手指向勾子一样勾筝弦

勾,在古筝演奏中,属于非常常见的指法之一。正确的勾弦,除了需要保证触弦角度之外,还应始终立足在弹弦上。如果向勾子一样去勾弦的话,那么是非常错误的。在勾弦动作时,基础要求之一就是放松,在放松的同时也要保证给予弦一定的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弹奏效果。

2.弹筝时,手不够稳定

新手初期练习古筝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指虎口撑的不够开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古筝的练习。除了要注意这一点之外,要保证弹筝中自己的大指小关节都动起来。且不要刻意追求正面触弦,务必保证自己的手是稳定的,防止出现乱晃的情况。手要稳定要放松,方便后续更多的技巧掌握。

3.习惯性跟拍弹奏

跟拍弹奏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进行古筝练习时,我们需要做的是:用心去进行音符的聆听,确保弹出来的每个音符都达到一定的准确性。作为初学者,在练习中,指法和节奏无法同时灵活兼顾是很常见的,而这不但容易出现演奏混乱的情况,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继续练琴的心情。遇到这样的问题,音美尔的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各位可以选择在无法同时兼顾指法和节奏的情况下,先将重点放在指法弹奏练习上,至于节奏的问题,则可以在指法练习熟练之后做进一步的练习。

4.忽视拇指的训练

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拇指的训练也是必须的。拇指本身在灵活性上略逊于其他手指,如果各位在练琴的时候发现因为拇指的活动导致整个手掌存在僵硬的情况,那么建议多加进行拇指训练。拇指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将四指立在桌面边缘,拇指则单独悬空,单独进行拇指的收缩运动,这样做可以让拇指进行放松,减少僵硬。

5.手指过度抬高

手指抬高的高度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弹奏中如果手指的抬起高度过高,那么会导致手腕以及手臂随着手指同时抬高的问题出现。过度抬高手指也说明演奏者在弹奏中手腕以及手指部分不够放松。因此,不管是练习过程中,还是正式演奏的时候,都应该尽量保证自己的手指以及手腕,另外还有前臂部分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样也可以避免后续出现肌肉疲劳的问题。

6.习惯性翘起手指

多数初学者在学筝的时候,手指在不需要弹奏琴弦的时候会翘起。而这样的习惯是必须进行纠正的。手指翘起除了会影响弹琴时的灵敏度之外,对今后练习更高难度的曲子也会有重大的致命性影响。

7.弹筝时的手型问题

弹筝的时候,手掌低陷其实是比较致命的。而出现手掌低陷,往往是手型导致。具体来说就是弹奏着的掌关节过低。手掌低陷会导致弹奏时手指无法站起的情况。那么如何解决呢?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经常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沿着自己的掌心开始,向上将中指的掌骨撑起来,久而久之。手型就会变得正常。

8.指间无法站稳

学筝中出现指尖问题要重视。这里指的是:当其他手指进行抬起放下动作时,指尖存在无法站稳且凹陷的情况。 可以进行指尖的辅助练习。用另一只手将指尖握住,让指尖向前屈曲,呈圆润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