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保叔的打假网络热门保险视频第二期发出以后,涉及的保险行业大V不出所料的又跑到我的私信里开启了新一轮“友好而愉快”的阴阳交流。最后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你永远无法想象一个没学过数学的保险博主到底能有多可怕。
第一 保险大V令人智熄的算术操作
为什么说保险大V把年金险的分批次领取金额简单算术加总去跟增额终身寿险比较期末现价是极其反智的?因为即便没上过学的大妈也能问出来这样一句话:20年前的1万跟今天的一万能一样吗?专业点讲,大V把年金险分批次返还的现金流简单算术加总去跟增额终身寿险的现价做对比等于直接把几十年货币的时间价值一口吃掉。
对于这一点,大V在私信里的表达的观点是「呵呵你把我逗笑了」「你用我的假设来攻击我的观点」。总结一下就是:你年金险计算IRR的假设前提是能够按照同一个利率进行复利滚存,直到期满一次性提取,而现实是年金是给被保人领走了。既然如此,对比收益就应该简单算术加总。嘿嘿,简直离了大谱了。
说句公道话,也只有连小学数学老师棺材板都压不住的人,才有可能放出这么鬼畜的言论。我一时竟无语凝噎。因为我上一期基于数值分析的内容对她来讲根本是白给,她是完全免疫的。
那我今天就降维到新手村的水平,也不求用词是否严谨了,因为我将用魔法打败魔法。
记住这个Flag :分批次领取的年金险的IRR就等于复利,哪怕年金没有继续累积生息而是逐年提取,结论同样有效。下面我就来“证明”它。
第二 年金险IRR不等于复利?那增额终身寿险的IRR是不是复利?
年金险你搞不清白,冇得关系,我给你拿增额终身寿险举例子讲。
0岁男宝期交10万,交3年,投保爱心人寿守护神2.0,从55岁开始固定减保108210元,到75岁一共领取了2272410(按你的算术加总),76岁现价剩余562310元。
此时实际内部收益率IRR=3.496%,折合年化单利13.101%。如果不减保,到76岁一次性退保现价为3952140元,实际内部收益率IRR=3.497%,折合年化单利16.232%。
上一期我们就讲过了:
如果是3年期交保费α,持有到第n个保单年度,满期一次性领取金额为β。这种情况下IRR函数调用的就是求复利的方程:
所以守护神2.0不减保持有到76岁的复利,就是3.497%。
同样缴费的守护神2.0从第λ个保单年度开始,每年减保金额为β,持有到第n个保单年度,合同终止,假设保单复利收益率为x,这种情况下IRR函数的本体实际就是求解如下方程:
这里最后求解的结果是3.496%。
根据上一讲我们知道迭代回归算法永远求的都是一个数值近似解,所以这小数点后三位的1点差距,仅仅只是误差范围而已。
那我用大白话问问你,增额终身寿险不减保的3.497%是复利,减保后的3.496%就不是复利了?
所以很明显,增额终身寿险减保获取现金流的形态下,调用IRR函数计算出来的,一样还是产品本身的复利。那为什么换成年金险你就不理解了?在同样的Excel表格里,调用同样的函数求出来年金险分批领取的IRR,你就不承认是复利了?
你在Excel表格里输入保费和现金流的时候,Excel表格本身不能预判你要计算的是年金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吧?我怎么没听过微软给Office套件开发过双缝干涉的量子态IRR函数呢?实在是荒谬。
第三 年金险的IRR比增额终身寿险高并不能说明优势?
为什么上一环节中选择减保的金额是108210元?那是因为同年龄同保费投保爱心人寿同公司的乐养多年金险,从55岁开始领取的金额就是这个数。
持有到75岁现价剩余是810230元,实际内部收益率3.593%,折合年化单利14.256%,是远远高于同公司同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的。
在严格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期末现价。乐养多比守护神多出了247920元,这也就严格对应到了内部收益率IRR的高低之分。对于投保人来讲,3.539%这个数字,就是乐养多分批领取到75岁退保拿到手的复利收益率。
那至于为什么同样都是预定利率3.5%,年金险的IRR和同样形态下的满期利益就是比增额终身寿险高?为什么减保与否,对于增额终身寿险的复利毫无影响?这两者都是因为收益作用机理的不同导致的,保叔在去年就做过详尽的分析,注意回复暗号【作用机理】在后台获取。
为什么某大V一直死鸭子嘴硬,不承认年金险的IRR就等于复利的原因其实我在跟她私信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是因为知识结构的原因,导致她的思维一直陷入到了IRR的假设同样利率复利滚存的桎梏中走不出来,而恰恰忘记了,在迭代回归方程我们配平的时候,等号两端的是同一个“X”。但毫无疑问,即便我本期内容已经嚼碎了把知识喂到某大V的嘴里,她还是一样理解不了。
就像她就理解不了对于上面这个的年金险来讲,在55岁领取的108210跟75岁领取的108210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等同于按照IRR一直累积生息到期末的:
唉,该怎么说呢?对一个没有接受过完整高等数学教育且拒绝接受新知识的人,是很难沟通的。我说城门楼子,她说胯骨轴子。其实这也能理解,是大脑天然的抗拒力在作祟。但抗拒到了最后,真就有点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的意思了。
写在最后:
俗话说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互联网并不是没有记忆的,你自己发表过的无知言论和反智内容也不是你翻脸不认一口一句“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是你歪曲!”就能揭过去的。
作为粉丝数量几十万的现象级行业大V,没学过数学不要紧,知错能改也还行。但固步自封拒绝提升专业度强行自我维护的态度,最终为你低认知买单的,注定是那些可怜的粉丝们。
说真的,你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强行原场,有这闲工夫多学学数学提升专业认知再去服务用户不好吗?留个地址,我免费送你。
延伸阅读:
为了强推增额终身寿险,小红书保险大V是如何放弃下限愚弄消费者的?
底层结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IRR到底是不是复利?
底层解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收益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