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如何用excel函数做账龄分析


具体如下:

1.对应收账款做账龄归类。账龄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账龄时间段进行分档设置,一般分为:0-30,31-90,91-180,181-365,366-720,721以上六档,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间隔设置。企业实际操作中一般以发货日期或发票开具日为账龄开始日,本表中以公式:=IF(D2<=30,"0-30",IF(AND(D2<=90,D2>30),"31-90",IF(AND(D2<=180,D2>90),"91-180",IF(AND(D2<=365,D2>180),"181-365",IF(AND(D2<=720,D2>365),"366-720",IF(D2>720,"721及以上","请检查"))))))对每笔应收款进行账龄分类。对于已经分类好的账款用数据透视表按日期,客户进行归集。
2.对收款总额按客户名称进行归集,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归集。
3.将第一步中数据透视表做出的账龄分段数据过渡到账龄分销表中,使用公式如下:
=IF(ISNA(OFFSET(应收明细!$G$1,MATCH(账龄分析!$A4,应收明细!$G$3:$G$100,0)+1,MATCH(账龄分析!B$2,应收明细!$G$2:$M$2,0)-1)),0,OFFSET(应收明细!$G$1,MATCH(账龄分析!$A4,应收明细!$G$3:$G$100,0)+1,MATCH(账龄分析!B$2,应收明细!$G$2:$M$2,0)-1)),本步骤主要使用OFFSET函数+match函数对分段数据进行过渡。
应收总金额则以简单的sumif函数进行汇总:=SUMIF(收款明细!B:C,账龄分析!A4,收款明细!C:C)。
4.对账龄进行分析。
本步骤原本是账龄分析中最核心的步骤,但是因为前面三个步骤已经对账龄,应收分步骤进行了归类汇总,在该步骤只需用IF函数即可完成。
账龄核销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先核销最早之前的账款,早先的账款没有核销完之前不核销账龄较短的账款,这是一个需要遵循的原则。
本表中对6个时间段的账龄分析设置基本公式如下:
721及以上=IF((H4-SUM(B4:G4))>0,0,IF((G4-H4)>=0,(G4-H4),0))
366-720:=IF((H4-SUM(B4:G4))>0,0,IF(N4>0,F4,IF(AND((SUM(F4:G4)-H4)>0,F4>0),(SUM(F4:G4)-H4),0)))
181-365:=IF((H4-SUM(B4:G4))>0,0,IF(M4>0,E4,IF(AND((SUM(E4:G4)-H4)>0,E4>0),(SUM(E4:G4)-H4),0)))
91-180:=IF((H4-SUM(B4:G4))>0,0,IF(L4>0,D4,IF(AND((SUM(D4:G4)-H4)>0,D4>0),(SUM(D4:G4)-H4),0)))
31-90:=IF((H4-SUM(B4:G4))>0,0,IF(K4>0,C4,IF(AND((SUM(C4:G4)-H4)>0,C4),(SUM(C4:G4)-H4),0)))
0-30:=IF((H4-SUM(B4:G4))>0,0,IF(J4>0,B4,IF(AND((SUM(B4:G4)-H4)>0,B4>0),(SUM(B4:G4)-H4),0)))
对于收款中客户预付的款项不在应收账款账龄中分析,因为实质上这款项属于预收性质,在为到期账龄中汇总归集。
(还是没改,速度还是有点慢,表中两个按键如果不能用,删掉,手工刷新数据透视表,无碍


二、如何利用excel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手段,通过账龄分析可以揭示每个客户的风险性和每笔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并以此作为提取坏账准备的依据。因此,准确、快速地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回笼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应收账款账龄的采集,多数采用从应收账款明细账中逐笔提取、分析的方式进行的,不仅速度慢、工作量大,而且准确性也取决于财务人员工作的认真细致程度,对于客户数量众多、业务频繁的企业来说,账龄分析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方法在按月收集销售客户销售额、回款额的基础上,将近几年每个客户,每个月销售额、回款额的数据反映在同一张工作表中,通过规范收支凭证的摘要,将一定时期内的所有会计凭证从财务软件的凭证序时簿(即将某期所有凭证同时列示出来的界面)中输出到EXCEL文件,然后运用EXCEL函数,自动、快速地编制出各种账龄段金额分布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