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韦小宝 KO 鳌拜
鳌拜,清朝满洲第一勇士。
……此处省略 n 个字……
韦小宝迅速拔出削铁如泥的匕首,用力刺进鳌拜的胸口。
咆哮 x 秒后,鳌拜轰然倒地,粉尘轻舞飞扬。
……此处再次省略 n 个字……
康熙皇帝指派小宝前去抄家。
02
抄家造册
翌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小宝率领一大票抄家团,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鳌拜府。
来到府中,推开鳌拜卧室的一刹那,一大波金光涌射而出,直逼抄家团众人的双眼。
惊魂甫定,定睛一看,遍地黄金,满屋珠宝,何其壮观!小宝仰天长叹:「贪——必死!」
语毕,小宝吩咐下属先将所有家产分类笔录,改日再仔细盘点具体数额。
两个时辰后,清册出炉,如下:
官方清册(仅列示部分家产)
随后,在鳌拜的小妾的闺房的梳妆台的胭脂盒里,也找到了一份家产清册,如下:
私人清册(仅列示部分家产)
03
比对清册
拿起两份清册,粗略过目后,小宝的脑海里冒出 4 个疑团:
❶ 官方清册的家产分类是否记重了?
❷ 私人清册里的类目是否有重复?
❸ 哪些家产是两份清册皆有的?
❹ 哪些家产是各自独有的?
小宝微低头,略加思索,便仰天大笑:「哇咔咔…… So easy!」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黄马褂的衣袖里拿出一台袖珍 PC 机,机盖中央是一颗二郎神眼珠,具有智能识别转换功能。
小宝拿起机子,将眼珠对着两份清册来回扫了几下,机子便自动打开,亮起屏幕,运行 Excel 。
两份清册的内容完整无误地出现在 A、B 两列,如下:
接着小宝将机子靠近自己性感的双唇,开始念念有词。
大约过了一泡尿的时间,便见他嘴角上扬,笑靥如花,脑中疑团尽已解开。
咦,他施了什么魔咒吗?
其实,韦大神只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
选中 A 列,开始-条件格式-突显规则-重复值-自定义格式-填充浅绿背景;选中 B 列,进行同样操作,设置黄色背景。
操作演示如下:
效果如下:
绿底色数据就是官方清册里记重的家产,也就是珍珠和匕首;
黄底色数据即为私人清册里重复的家产,只有一样——肚兜。
既然发现记重,那就剔除重复吧~
第二句:
选中 A 列,数据-数据工具-删除重复值-以当前选定区域排序-删除重复项-确定;选中 B 列,进行同样操作。
操作演示如下:
效果如下:
图中珍珠、匕首、肚兜均只留下一条记录,数据总数减少了。
注意:这里操作 5 特别重要,一定要勾选【以当前选定区域排序】,如果选择了默认的【扩展选定区域】则有可能会误删隔壁的清册数据。
第三句:
同时选中 A、B 两列,开始-条件格式-突显规则-重复值-确定。
效果如下:
图中红字数据为两份清册里皆有的家产,灰字数据为各自独有的家产。
比对完清册,小宝转头对下属说道:「抄家之事非同小可,不得有半点差池。在你记录的清册里有不少类目都记重啦!你可知罪?」
下属:「属下该死,请大人责罚!」
小宝:「念在你多年忠心耳火耳火的份上,责罚就免了,以后多用心!」
下属:「多谢大人恩典!请恕属下斗胆问一句,要是不先剔除重复,能否判断双册皆有及独有的家产呢?」
小宝:「你爷爷的!Of Course!」
语毕,小宝又对着袖珍 PC 机念叨起来:
将数据恢复到剔重之前,选中 A 列,开始-条件格式-新建规格-使用公式;
输入=COUNTIF(B:B,A1),格式-字体,设成红色;
选中 B 列,进行同样操作;
输入公式=COUNTIF(A:A,B1)。
操作如下:
效果如下:
小宝:「呐,图中绿底数据为官方清册自身重复的家产,黄底数据为私人清册里记重的,红字家产双册皆有,灰字家产各自独有,Understand?」
下属:「结果明了,然原理未知,恳请大人赐教!」
小宝:「条件格式」,就是当单元格数据满足某种「条件」时,令其呈现特定的「格式」。
若使用公式设定条件,只有当公式结果返回 TRUE 或非 0 实数时,设定的格式才会生效。
公式=COUNTIF(B:B,A1)是指在 B 列清册中计算 A1 家产出现的次数。
若结果不为 0,则文字呈现红色。
设置公式之前,必须选中恰当的单元格范围。
方才选中整个 A 列,活动单元格在第一行。
故第二参数填 A1,若写 A2、A3 或 A5,则结果会发生相应的跳行,Understand?
下属:「喳,大人英明!」
「属下斗胆再问一句,后续如何单独提取自身重复、双册皆有、各册独有的四部分家产?」
小宝:「如下图所示,只需在相应单元格上右键-筛选-按所选单元格的颜色/字体颜色筛选。」
下属:「佩服!属下对韦大人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小宝:「哇咔咔……」
欲知后事如何,点个赞或留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