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股相似。然而在一些上市公司送转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零股,对于深市来说零股一律不送,余下的零股汇入深圳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风险账户。而对于沪市来说,每一个股东应得的零股按大小排队,从大到小开始依次送,送完为止。在计算的过程中显得比较复杂。对此,笔者针对沪市中送转股出现零股所面临的问题,运用EXCEL建立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利的分析工具,同时推广到金融教学中。

一、案例分析

1998年三星石化(600764)10送1.97898179股。投资者甲有2000股,乙有2500股,丙和丁各有1800股。

针对以上情况,计算如下:

甲:200×1.97898179=395.796358

乙:250×1.97898179=494.7454475

丙:150×1.97898179=356.2167222

丁:150×1.97898179=356.2167222

按规定,甲乙丙丁先送整数股,即甲得395股;乙得494股;丙和丁各得356股。零股按照大小排队。其中,甲排第一(0.796358股),乙排第二(0.7454475股),丙和丁同时排第三(0.2167222股)。因此,所剩余的股票总数为1.9752499(0.796358+0.7454475+0.2167222+0.2167222)。最终先送甲一股,如果有剩余再送乙一股(实际已无剩余),如果还有剩余,丙和丁由电脑随机抽签决定送谁,如果乙处送完,丙和丁就不送了。

最终甲乙丙丁实际送股数量分别为396股、494股、356股、356股。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将运用EXCEL构建送转股计算模型。

二、运用EXCEL建立模型

1、 根据案例输入原始数据

打开EXCEL软件,建立新的工作簿,按照已知条件输入以下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 根据原始数据结合计算方法设计辅助数据

(1)先计算甲乙丙丁四名投资者的整数股,具体公式如下:

B12= (B5/10)*D2,D12= =INT(B12);

B13=(B6/10)*D2,D13= =INT(B13);

B14=(B7/10)*D2,D14= =INT(B14);

B15=(B8/10)*D2,D15= =INT(B15);

同时,为了计算的方便不妨截取其中的零股部分,具体公式如下:

C12= ABS(B12)-INT(ABS(B12));C13= ABS(B13)-INT(ABS(B13));

C14= ABS(B14)-INT(ABS(B14));C15= ABS(B15)-INT(ABS(B15))。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进行零股求和,并截取整数部分,如表3所示:

表3

其中,单元格C17= SUM(C12:C15);C18= INT(C17)

(3)对各投资者零股数量按照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序,具体公式如下:

C21= RANK(B21,$B$21:$B$24); C22= RANK(B22,$B$21:$B$24);

C23= RANK(B23,$B$21:$B$24); C24= RANK(B24,$B$21:$B$24)。

同时确定送股数量,具体公式如下:

D21=IF(C21<=C18,1,0);D22 =IF(C22<=C18,1,0)

D23 =IF(C23<=C18,1,0);D24 =IF(C24<=C18,1,0)。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3、 运用以上辅助数据计算送股数量(如表5所示)

表5

其中,B27= D12+D21;B28= D13+D22;B29= D14+D23;B30= D15+D24。

计算模型设计完毕,由于EXCEL具有自动计算功能,只需要在B5——B8单元格更改原始数据,便自动计算出送股数量,同时可以根据该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到多股东送股数量的相关计算。该计算方法可以推广到教学中,将EXCEL这种运算工具应用于金融计算中将非常方便快捷。需要提出的是该模型只适用于沪市中送转股出现零股的分配方案,同时对于股东零股相同是进行电脑随机抽签上的模型研究还有些欠缺,对此表示歉意。

文章为常冶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