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啊,在前面的图文分享中,和大家分享了VLOOKUP函数基础用法,今天和大家分享VLOOKUP函数反向查找的进阶应用。


很多小伙伴一听到VLOOKUP函数反向查找就胆战心惊,就算是VLOOKUP函数的基本用法我也是刚刚弄明白四个参数,这反向查找又多了一个IF函数,而且还有个难以捉摸的{1,0}常量数组,更是让人看得一筹莫展。好吧,今天表哥为你解读VLOOKUP反向查找函数公式原理,即传授招数又解读心法,让你对VLOOKUP函数反向查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先来看一下数据源和需要查找的数据,通过查找E2单元格中的姓名,在数据源中查找并返回员工所在的部门名称。

公式:=VLOOKUP(E2,IF({1,0},C2:C13,B2:B13),2,0)

用IF第一参数{1,0}构建一个内存数组,当第一参数常量数组为1时返回第二参数,即C2:C13,为0时返回第三参数,即B2:B13,{1,0}是一个水平数组,支持垂直扩展,将所有姓名放在第一列,部门放在第二列,这样就可以满足VLOOKUP查找值在查找区域首列的要求了。

查找值还是查找姓名,用IF({1,0},C2:C13,B2:B13)作为VLOOKUP第二参数,这样就相当于VLOOKUP在蓝色区域查找姓名返回部门,这里只有两列数据,那么VLOOKUP第三参数是返回查找区域的列序号,也就自然是2了,第四参数依然是0。

怎么样,这神秘的VLOOKUP反向查找是不是很简单啊,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祝您学习愉快!

最后别忘了点赞关注一下表哥哦。

图文作者:路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