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所有的办公人员都要用它。不同级别的人,用它的方式也不一样。
一年级的同学用它来给数据随心所欲地排序和筛选,仿佛很有成就感;二年级的同学用高级筛选来多条件删选数据,扩大了筛选能力;三年级的同学用数据透视表来随意组合数据,让数据像个百变魔方变来变去;四年级的同学可能会用条件格式和数据有效性了,对不需要的数据拒之门外,对所需的数据打上标记,使之看起来更加醒目;五年级的同学在尝试使用数组,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六年级的同学开始使用函数进行计算统计,看似复杂的数据统计很快就能搞定;七年级的同学开始自己编公式,试图解决更加棘手的问题;八年级的同学看到了宏,隐隐约约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秘密;九年级的同学用了宏以后,开始向VBA进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风光独好。
在Excel应用方面,可能有人像一年级的同学一样沾沾自喜,或像二年级的同学一样自我满足。其实Excel的实际应用状态流传一种说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用了百分之一的功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用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只用了它的一点点基础功能,很多数据处理还在用手工操作。人们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做报表,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不知道,他们花费如此巨大精力做出的报表,在掌握了Excel的技巧之后,可以在几秒钟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高手们每天所要做的事,只是点击一个按钮,让电脑自动去完成报表。而这段时间,只是刚刚倒了一杯开水的功夫。
是的,Excel的功能就是如此强大,强大到你不可思议。用Excel中的VBA编程,大部分的报表可以在几秒钟完成;一些数据量较大的报表,也可以在几分钟完成;只有少数数据量很大的报表,才会花费较长时间。如果全公司的报表都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快速得出的报表可以提供工作和决策的时效性。更加神奇的是,电脑自动运行的报表,在验证了正确性之后,就永远不会出错;不但不会出错,还会发现数据中的错误。而手工做出的报表,出错的概率非常大。数据的出错又会导致下一级的错误,甚至导致决策出错而招致重大损失。这几分钟,并不是你在工作,而是电脑在工作,你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那么,你是不是也想像高手们一样驾驭Excel的高级技巧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比较难。怎样才能学好Excel呢?首先要有恒心和毅力;价值高的东西都会有一点难度,只要你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其次要掌握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的道理有很多,不外乎以下方面。王阳明说,天下万物为一体,很多事物看似无关其实有用,要尽多去体验。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学习的三大原则:导师比老师重要,质变比量变重要,做人比学业重要。学习的策略:先把握战略,再研究战术。了解一门学问,可以从粗到细,先看它的简介;钻研一门学问,可以由点到面,先看一个实例。先学一个,触类旁通;星火燎原,势如破竹。知识通过训练变成能力;从懂到会到行,从历练到创新到超越。我们就会从小草变成小树,再从小树变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