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cel中的公式怎么用
1、条件格式中有一个新建规则功能,打开新建功能菜单可以看到其中有一项“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它其中所用的公式并非唯一,而是根据需要的规则自行建立规则,所以用好它的前提是必须掌握一些excel函数。
2、以下面这组数据为例,将其得分最高的前三名通过条件格式功能填充颜色凸显出来。
3、选中得分列的数据。
4、在excel开始菜单栏中点击条件格式下方的倒三角,点击新建规则。
5、在出现的新建条件格式规则界面看到其中第三项可以直接规定排名设置格式,它是excel内置规则,但是我们要做的是用条件格式公式设置。
6、看到图中第六项“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点击以后在下方的横框中输入=B2>large($B$2:$B$17,4),再点击格式。
7、在其中选择需要的格式,这里选择填充蓝色,两次确定。
8、好了,经过条件筛选的格式就设置好了。
9、再举个例子,找得分中大于60分或经过四舍五入到整数以后等于45的单元格,将其填充出来,跟上面的一样步骤,只不过公式的地方发生变化,输入=or(B2>60,round(B2,0)=45)
10、最后得到的格式如下,完全无误的。
二、汇总公式在excel怎么用
1.合并单元格填充序号
目的:A列合并单元格连续填充序列号。
选择A2:A14单元格区域并输入公式:=COUNTA($A$1:A1)。按Ctrl+Enter批量填充公式。
2.单一条件统计
目的:统计80分以上的人数。
输入公式:=COUNTIF(C2:C14,' > =80')3.多条件统计
目的:统计各组的年级数。
在单元格F2中输入公式:
= COUNTIFS ($ a $2: $ a $14,$ E2,$ c $2: $ c $14,f $1)将填充公式向右下方拖动。4.单条件交错和列分离求和
目的:求小螃蟹总分。
在单元格I2中输入公式:=SUMIF(A2:E11,H2,B2:F11)5.多条件求和
目的:求一班男生总分。
输入公式:=SUMIFS(D2:D11,A2:A11,' Class 1 ',C2:C11,' male') 6.一个条件下的平均值。
目的:求男生平均分。
输入公式:=AVERAGEIF(C2:C11,'男性',D2:D11)7.多个条件下的平均值。
目的:求二班女生的平均分。
输入公式:=AVERAGEIFS(D2:D11,A2:A11,' 2类',C2:C11,'女性')8.求条件下的最大值。
目标:在一班获得最高分。
输入公式:=MAXIFS(D2:D11,A2:A11,'一级')9.求条件的最小值。
目的:获得二班最低分。
输入公式:=MINIFS(D2:D11,A2:A11,“二级”)
10.乘积求和
目的:求二月份的销量。
输入公式:
=SUMPRODUCT((月(A2:A14)=2)*C2:C14)
当前位置:ExcelHome >图形教程> Excel图形教程>文本
123
10个常用总结公式,随时可用。
2017-02-28阅读(166835)
1.基本汇总公式
a列总和:
=SUM(A:A)
最小列数:
=最小值(A:A)
a列的最大值:
=最大值(A:A)
a列平均值:
=平均值(A:A)
许多列值:
=COUNT(A:A)2.年级排名
=排名。等式(A2,A$2:A$7)
3.中国式排名(同分不占排名)
= sum product((B $ 2:B $ 7 > B2)/COUNTIF(B $ 2:B $ 7,B $2: B $7))+14.统计90分以上的人数。
= COUNTIF (B1: B7," > 90") 5.每个部分的人数
同时选择E2:E5,输入以下公式,按Shift+Ctrl+Enter
=频率(B2:B7,{ 70;80;90})6.根据条件计算平均值。
统计男性的平均分。
=AVERAGEIF(B2:B7,“男”,C2:C7)7.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EXCEL公式如何用
EXCEL常用的公式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公式:F2
=SUMPRODUCT((MONTH($A$2:$A$25)=F$1)*($B$2:$B$25=$E2)*$C$2:$C$25)
说明:SUMPRODUCT可以完成多条件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