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简介:英文单词sum可翻译为“总数”或“计算……的总数”等意思,Excel中的函数SUM具备与字面意思相同的功能,求和。它是Excel中应用最广泛的三个函数之一,另外两个是VLOOKUP和AVERAGE.
功能:计算单元格区域所有数值的和。
参数:SUM最多可以有225个参数,其中第一参数为必须参数,其他参数为可选。
SUM函数参数
示例:要对图中所示几个产品的销量进行求和,同样是用SUM函数,可以有多种写法
=SUM(3,2,2,6)
把求和的数字直接填入
=SUM(B2,B3,B4,B5)
引用各个单元格
=SUM(B2:B5)
框选数据所在单元格区域
=SUM(3,,B3:B4,,B5)
以上几种方式任意结合
SUM函数
Excel笔记:求和区域中的文本和逻辑值将被忽略,只对数字进行求和。如果参数值为错误值(如:#N/A),将显示错误。
如下案例中,黄色单元格分别是文本和逻辑值,SUM函数自动忽略它们,只对剩下的数字单元格求和。
=SUM(B2:B7)
SUM忽略逻辑值和文本求和
特定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一特性简化公式。
对B2:D2000区域求和可以简化为对B:D求和,直接框选B:D整列比框选B2:D2000效率上提升了很多倍。
=SUM(B:D)
SUM求和
入门
- 文本型数字求和
文本型数值并不少见,很多企业里需要从系统或机器导出数据,很可能就是文本型。
参考上一条笔记,SUM会自动忽略这些数据。如果需要对它们求和,需要做一个简单的转换,以下公式都可以:
=SUM(--B2:B7)
=SUM(0+B2:B7)
=SUM(1*B2:B7)
文本型数字求和
- 累计求和
如图所示,填入如下公式下拉即可实现累计求和
=SUM($C$2:C2)
SUM累加求和
- 单条件求和
=SUM((B2:B10=E3)*C2:C10)
B2:B10区域等于E3返回TRUE(1),不等于则返回FALSE(0),由此产生一个由1和0组成的数组,再与C2:C10相乘,SUM求和即为满足条件的销量之和。
SUM单条件求和
- 单条件计数
=SUM(--(B2:B10>5))
B2:B10>5将产生一组逻辑值数组,--转换后求和,即满足大于5的个数。
SUM单条件计数
- 快捷方式
官方为SUM函数设计了一个组合快捷键,两个快捷按钮,是唯一享有此待遇的函数。由此可见其使用频率之高。
快捷键:Alt+=
框选数据区域,按快捷键即可快速填充SUM函数,系统按行或列自动框选求和区域。
SUM快捷键
快捷按钮一:开始菜单下的∑符号
框选数据后点击快捷按钮即可。
SUM快捷按钮
快捷按钮二:公式菜单下的∑符号
框选数据后点击快捷按钮即可。
SUM快捷按钮
精通
- 带单位的数据求和
=SUM(--SUBSTITUTE(B2:B10,"吨",""))&"吨"
SUBSTITUTE的作用是将单位“吨”替换为空得到文本格式的数值,--转换为数字后SUM求和。
带单位的数据求和
- 多条件求和
如图所示,求2月电商销售额大于100的销售额总和
=SUM((MONTH(A2:A13)=2)*(B2:B13="电商")*(D2:D13>100)*D2:D13)
其中包含三个条件:
条件一:2月份,(MONTH(A2:A13)=2)用于筛选满足该条件的项;
条件二:电商,(B2:B13="电商")用于筛选满足该条件的项;
条件三:销售额大于100,(D2:D13>100)用于筛选满足该条件的项。
D2:D13区域内满足条件的用SUM求和。
SUM多条件求和
- 查找引用
条件求和的逻辑也经常被用于查找引用:对满足“小张“和”语文“两个条件的数据求和。数据中如果存在两个”小张“则会把他们的成绩加总起来,这个时候可以加入更多的条件加以区分,例如性别,学号等。
=SUM((A2:A10=F2)*(B1:D1=G1)*B2:D10)
SUM查找
- 多条件计数
如图所示,求2月电商销售额大于100的数量
=SUM((MONTH(A2:A13)=2)*(B2:B13="电商")*(D2:D13>100))
条件筛选逻辑与多条件求和类似,无需再与销售额相乘。
SUM多条件计数
- 合并单元格求和
=SUM(C2:C13)-SUM(D3:D13)
框选合并单元格区域(D2:D13),编辑栏中输入以上公式,Ctrl+Enter
合并单元格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