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说,先来一份超级超级详细的干货,再附其他高分上岸学姐的经验,综合参考,超级值得收藏研读!(尤其是哪个Excel被单词,真的绝了!第一次知道可以这么复习英语,超有趣又高效~)
-自报家门-
我四级522分,六级考了四次,前两次没过,后两次过了,最高472分,考研英语二87分。
但是神奇的是,我后两次考六级间隔一年,分别位于我“备考考研英语前”和“备考考研后,上考场前一个星期”。但是它们的分数只相差两分。
所以我大胆提出猜想:四六级分数和考研英语分数之间或许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因此,四六级没过的小伙伴不要妄自菲薄、六级高分飘过的小伙伴在心态上就不要继续“飘”了,按部就班地用心备考英语,时间不会辜负你~
-食用指南-
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的题型,有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刚开始备考的时候,很容易觉得题型太多,每一种都不知道如何去学,有一种一头雾水的感觉。但是其实,只要我们厘清了考研英语具体考察我们哪些能力,然后将它模块化地一一击破,就会发现考研英语其实是很有规律可循的~清晰了解了我们需要攻破哪些问题,再去发力就会觉得每一步都打在了点子上~
看完这篇经验贴,你能get到:
✓快乐高效的背单词方法
✓保姆级教学做阅读方法
✓宝藏作文模板制作方法
那下面我就按照时间线顺序,说说我是怎么备考英语的~
-3~6月 扎实基础期-
主要任务:背单词、翻译长难句
学英语时长:2~3小时不定(当时大三还有很多课)
使用资料:《恋练有词》单词书、恋练有词视频课2018版、《十天搞定考研单词》、陈正康真题解析书
No.1 背单词
这一阶段主要以背单词为主,一天背单词时间在1~2小时。
大约三月份开始,每天看一个单元的恋练有词视频、背一个单元的单词,每天的新词量大约在100个左右,加上我是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不断重复,所以到了后面任务量会比较大,大概会占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关于背单词,我绕了一些弯子,也摸索出一些技巧,分享给大家:
关于是否要看视频课
我的建议是想看的话可以看,但是不能过分依赖,且要合理安排时间。
我看的是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2018版(那时候他还在新东方,也叫新东方版),并且只看A part词汇讲解部分,不看句子运用部分。
2018年的恋练有词节奏相对较快,也没有那么多广告,我2倍速观看,一般一小时内看完,不会占用太多时间。我觉得课里面的一些例子、词汇的串联、词根词缀的讲解,对我记忆单词是有较大的帮助的~
看视频确实是备考中最轻松愉快、也不会消耗过多脑细胞的方式,确实会非常快乐,但是这个时候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千万不要因为“轻松”而看上瘾哦!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多看几遍视频就能记住单词!下来背才是硬道理!
自测法背单词
最初的最初,我是用软件背单词的,但是我无论用什么软件,在软件内是认得这个词的,一旦到了软件外的阅读题里、长难句里实操起来还是不认识,于是我换成了用单词书背单词。
一开始用单词单词书背单词的时候,我是单纯把单词列表的中文遮住然后回忆,没有想起来的就标记一下,继续巩固。然而,我发现如果我不把中文写出来,我的大脑总是会以为我会了,其实啥也没记住。于是,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自测本,功能如图。
这个本子能起到自测、纠错的作用,也能够反复利用,设计十分精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喜欢的朋友可以搜搜看单词自测本,也可以根据这个思路自制。
但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因为它的单词顺序都是固定的,久而久之我记住的并不是单词本身的意思,而是单词的所在位置……(事精本人……)。比如,我记住的不是cat是猫、dog是狗,而记住的是cat的下面那个词dog是“狗”,这就造成了可能单独拎出这个词我还是照样不认识……
于是!!我觉得我急需一个能够打乱列表顺序的自测方式!!
直到我在学习网站B站上发现了这个宝贝:Excel背单词!!
它兼具单词书(需要背的单词一目了然)、单词软件(能够打乱顺序以及反复循环)、自测本(能够自测纠错)、单词积累本(能够记录自己的生词笔记)等等优势,一举成为我相见恨晚的最爱的背单词方式。
从此以后背单词对我来说就只剩下了快乐!!
大致原理如下:
录入需要背的单词,常规正序排列(与单词书顺序一致)。
使用RAND函数生成一列随机数,以随机数的顺序排列单词表,就能够生成乱序表格~
然后把“中文意思”列隐藏起来,在“自测填空”中填入自己的答案
自测错误的单词可以在“错误次数”列标记次数,以错误次数降序排列单词表,就能一目了然看到自己错最多的单词,进一步巩固。
大致的使用原理就是这样,在长期使用中我还摸索了更多功能,录了一个视频,感兴趣的、或者上图看不懂的小同学可以看看视频,就不在这占用过多篇幅~
不断重复
背单词的本质就是不断重复,不断对抗那该死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表格”就是我的另一个神器。
第三列“学习内容”是每天学习的新内容,后面格子里的数字是需要重复内容的序号。都给我安排地明明白白。
我每天新学一个单元,并在Excel表格里用自测的方式重复前面的内容。
到了后面重复量太大,为了减负,我会在第一次测试时测所有单词、第二次只测试错误单词、第三次再测试全部单词,以此类推。(有点绕,不明白的戳视频)
到后面重复的内容多了会很辛苦,但是一旦过了这一关,背单词就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背完恋练有词之后我又背了《十天搞定考研单词》,主要也是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在短期内大量背诵、反复重复,内容与恋练有词大同小异,择一即可。关键是要坚持!重复!
No.2 真题精翻
在暑假之前,我几乎没有成套完整地做过阅读真题,主要是用阅读真题来进行翻译,并解析长难句,夯实语法基础。一般是一天两段,也就是两天翻一篇。
很多人认为真题手译很浪费时间,但是我觉得如果不写出来只过脑子,我的脑子又会自作主张地认为它啥都会了(气),因此我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打字。
基本流程是这样的
①啥都不查直接翻译,遇到不会的单词联系上下文猜词
②查了单词之后,订正自己的(狗屁不通的)翻译
③自己再通读一遍改善通顺性
④根据答案订正、分析难句成分
⑤积累生词
(如果发现不提前查单词实在是翻不出人话,就先查吧…反正真到考场的时候,那些单词我们肯定都必须得认识了,基本不可能现场瞎蒙意思的~)
英文原文来自电子版真题,中文译文以及订正都是打字输入,因此相对手写会较为节省时间,直接在ipad上进行句子成分分析也很方便。
有ipad的小同学可以把“Notability”这个软件用起来。还可以利用它能够检索手写字的功能,在一些错句、难句旁边标记“错”、“难”、“啥玩意”等等你的“专属符号”(只要不怎么和其他字重复都可以),方便复盘的时候检索~
没有ipad也可以用电脑,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句子成分。
实在不行就在淘宝买“手译本”(但是速度还是会比打字慢)
总之千万不要大篇大篇抄英语原文,除了自我感动啥也不是,只能学个寂寞。
-7~8月暑假 刷题入门期-
主要任务:刷阅读真题、背单词
学英语时长:4小时左右
使用资料:唐迟老师阅读技巧课、陈正康阅读解析书、张剑黄皮书
到了暑假背单词依旧不能停,只是我从背单词书,转变为了结合阅读真题语境、只背阅读题里不认识的生词。
接下来着重讲讲,这一阶段的大boss:刷阅读真题。
因为英语二的阅读题比较少、也比较简单,所以建议考英二也一定要刷英一的题。
我的刷题顺序是:先做了英二10~16(留下最后三套模拟),再刷英一05~18(这个顺序其实没关系,先做英一也可)
一天做一到两篇(视题目难度以及熟悉程度而定,如果是二刷就比较快)
我们的目标是!刷透真题!
判断一篇真题是否刷透的标准:题目再不错+无障碍默译全文+理顺文章思路+厘清题目命题逻辑
做题以及分析的大致流程如下:
①先读题目,在题干中划出关键词(除了主旨题,其他都只读题干不读选项)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可以帮助你在文中快速定位;其二,让你大概先对文章讲什么有个预判;其三,如果是主旨题(让你选最佳标题或者文章主旨),选项为了起到迷惑作用一定都是和文章多少有关的,并且选项之间有比较相近的部分,那么就可以在四个选项中的重叠词汇中看出,文章主题是什么,可以帮助你阅读正文时迅速读懂文章在讲啥,减少懵圈的时间。
②读文章、做题
建议一题一题地做,带着题目的问题去文章中找答案,而不是一口气读完文章再去做题。
做完之后先不要对答案!!
③查单词、积累生词、翻译文章
把文中不认识的单词都揪出来,弄到背单词小本本上(我是弄到Excel表格里)。
不需要花时间一个个去查字典,真题解析书都会自带词汇解析,并还会标出该单词在文中语境的具体意思,十分节省时间。
接着把阅读题原文翻译一遍、并订正、分析长难句句子成分。第一次可以把译文打字出来,第二次及以上刷题,比较熟练了,就可以直接用脑子过,节省时间。
到这里都还没有对答案!!!
④完全理解中文意思后再选一次答案
经过了查单词、翻译、分析句子成分,现在应该是对文章的意思、文章的主旨、长难句的语法都有了较为整体的把握了。这时候把答案再选一次,再对答案,就可以看出自己是因为“看不懂英文”而选错题,还是因为“不懂解题技巧”、“解题逻辑”而选错题(也就是给你中文也会选错…)。
⑤把每个选项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子
题中的每个选项,不论对错,一定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都是文中句子/观点/主旨的正确或错误的变形,一定都能在文中找出依据!
因此需要我们把每个选项,为什么对/错、哪句话证明它对了/错了、是哪句话的变形,一一对应地找出来。
参考解析书中一般都会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但是在看参考书之前我们最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它们找出来。不然还是那句话,直接看参考书,你会以为你啥都会……
▲简单地画箭头,或者划线标出来就好。
(后来我有用更明显的马克笔标出来,但是实在找不到那张图了,卷子本体又在现在无法返回的学校里,所以大家计几脑补下哈~其实用哪种标记方式都可以的!!)
⑥看题目解析/看视频课,总结笔记
这一步就相当于在给我们自己找的文中对应“对答案”,可以看参考书,也可以看这一篇真题的网课讲解。十分推荐唐迟老师的视频课!每一篇题目都有一个对应的视频解析~
唐叔的解题方法真的会让你有正确选项被放大了的感觉~
他把阅读题分成细节题、态度题、推理题、主旨题、词汇题等等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解题方法,但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在文中找到对应,拒绝自己吊诡地推理。虽然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也没时间去给每道题做上“题型标记”,但是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做长时间的练习,会让我们在最后解题的时候形成思维惯性~
PS.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建立在单词认识、文章看懂的前提上!不要妄想不背单词纯扣技巧哦~
最后最好能统计一下错误率,方便观察自己一刷、二刷、三刷的进步,以及多次错误的薄弱题型。
这样一个流程走下来会有点花时间,但是是很值得的,能肉眼可见的看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提高。如果实在是觉得有点吃力,可以不要太苛责自己~适当地把一些步骤迁移到二刷、三刷中,保证每次刷题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进步,而不是只满足于“正确率”的提升。
比如一刷的时候能够做到理解中文翻译,了解题目中【正确选项】在文中的对应在哪;二刷的时候就可以着重加强寻找【错误选项】在文中的对应;三刷的时候重点关注文章整体主旨、每一段的段落主旨、甚至是文章的文化背景(比如欧美法律、政府构成等等)。这里只是举个栗子,没有强制规定每一遍刷题都要做到什么程度,只要保证最后能够将题目刷透!相信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
另外,第一次刷题不用太纠结自己的错误率,看到“满堂红”也不要灰心,如果一开始都做全对,那接下来还学个啥呢?但是到了二刷、三刷还错的题,就要用心找出错因、总结规律了,明确自己是因为词汇、语法、长难句还是解题技巧、文章逻辑没理顺而做错的。
▶关于参考资料选择:
用过好多种真题解析,在这里比较推荐《陈正康真题超精读》或者《张剑黄皮书》
陈正康的书里有逐句翻译、每一句都有句子成分的分析,适合语法基础不太好的朋友~生词解析方面,这本书会把单词的主要意思都罗列出来,再把单词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标注出来,很方便我们做词汇积累,特别是熟词僻义的积累。还会把必考词和超纲词做一个区分,有的放矢。
张剑黄皮书里的翻译是一段中文一段英文,没有逐句对应的讲解,只有一些难句会拎出来分析句子成分。但是里面的题目讲解的很清晰,并且每一篇都有详细的“语篇分析”,把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思路讲的很清楚,有时候还会有文章文化背景的补充。
-9月 刷题提高期-
主要任务:真题二刷、背真题生词、积累作文词汇句式
学习时长:4小时左右
使用资料:简装版真题(随便什么都可以,只有题没有解析,用来二刷三刷,便宜)、《9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潘赟)、《王江涛高分作文》
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英语二和部分英语一的真题都已经刷完一遍了,那就要接着在二刷、三刷中把题目刷透(怎样算刷透:题目再不错+无障碍默译全文+理顺文章思路+厘清题目命题逻辑),前面说过啦,这里不再赘述~
作文方面,个人觉得这一阶段主要是“输入阶段”,除了看作文书、背作文范文,还可以在平时刷阅读题的时候把自己觉得适合用在作文里的词汇、句式积累起来。
至于输出(写作练习),虽然我当时安排了写作时间,但是我发现在没有总结好自己模板的时候去写作挺低效的~ 所以这段时间,我认为重点是先积累词汇、句型,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模板。愿意背作文范文的也可以慢慢开始背(我不是背书型选手,我认为我背到的范文都是要为我后期总结自己的模板服务的,没有背很多,也没有单纯为了背而背~)
-10~12月 输出冲刺期-
学习任务:阅读继续刷、翻译/完型/新题型加入刷题套餐、背真题生词、积累作文词汇句式、总结作文模板、作文练习
学习时长:4小时左右
使用资料:简装版真题、《9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潘赟)、《王江涛高分作文》
关于一个有push力的规划
说来惭愧,最后这100天,本来应该全力冲刺的阶段我开始迷茫、慌张、焦虑,在和我一起备考的学姐的推荐下,我买了一份“大郎神学长”(在知乎上有回答很多英语备考问题的一个学长)的“公共课冲刺100天定制规划”,里面根据我的情况和进度,帮我规划好剩下的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并且也具体到了每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哪些题。有了一个量化的学习规划,我的渐渐能够找到发力点。
从十月份开始,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是一段“放弃与坚持”的分水岭。有了清楚的规划之后我的执行力、行动力和效率都在慢慢找回之前的状态,也许是我没有丧失信心而逐渐放弃的主要原因。因此,我觉得在最后这段容易焦虑的阶段,找到一个有规律的复习节奏是很重要的。
不一定是要买这个学长的规划,甚至不一定要用这么清晰的表格把剩下每一天的学习内容都列出来,只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模块、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是在有规律的向前推进,找到一种被惯性push的感觉,这样就没有精力再去想其他令自己焦虑的事情~
十月份、十一月的刷题量会比之前更多、题型更全面,翻译、完型、新题型开始加入日常练习,一般是两天做完一整套题,进入十二月后开始模拟考场状态,成套完整做题。建议大家可以留最后三年的题用于最后模拟,但是不要留得太晚!因为年份越近的题是价值越大的,应该要更加重点地掌握,留得太晚可能没法循环刷透,大家要权衡好时间~
关于翻译
英语二的翻译比较简单,所以在训练好了阅读基础上最后再来练,一般没有大问题,如果是英语一可能要提前开始专门练习翻译。自己练习的时候,可以参考黄皮书上面的给分点来给自己打分,看看自己是因为句子成分分析不好、还是语法点不熟悉、还是一些短语不熟悉以至于没办法get到句子的意思,再去针对性地积累提高。
关于新题型
英语二的新题型也非常友好,相比前面的阅读题来说几乎就是“送分”,英语二主要是考“7选5”和“小标题”,其实做法都大同小异,先阅读题干,把关键词圈出来,再到文中去找那个关键词(或它的同义词)就好了~
关于完型
完型填空我个人认为属于玄学题型,好像就算认真学了还是很难提高……但是好在分值不大,可以把它放到最后来做。我是平时做题的时候把错题的短语搭配积累了起来背,最后背了一些考研英语机构总结的“完型救命词组”,最后挺多都考到了。其他的我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因为没有很认真地在钻研这块~
关于模拟
这个阶段的做题要慢慢要求自己向考场靠近,无论是时间分配、做题状态都要逐渐开始模拟考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分数给每个题型制定一个“目标分数”和“保底分数”,对每种题型能错多少,做到心中有数~
▲我当时的目标分数
关于作文模板(呕心沥血全攻略)
背了一些作文之后,我发现了作文里面的模块化共性,并且“偷菜”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型,为了更系统地练习,我几天的时间做了一个小作文的模板。(主要是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做了一个模块化的模板)
首先,我查看了历年的作文真题,熟悉了小作文都有哪些题型,哪些考过、哪些没考过,才好去总结每种类型的模板。看过一节刘晓燕老师的“作文救命课”,她说,小作文应用文只有两种:“公务书信”和“私人书信”,根本不用区分那么多种类,背那么多模板。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公务和私人的书信确实会有“正式语言”和“非正式语言”的区别,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细分的书信种类在写法上还是会有些微差距的,于是我就把各个细分种类放入了这两个大类里面~
接着,试着用简洁的中文把每种书信类型的套路描述出来,找到看似不同的书信类型之间的共性,合并同类项(这样就可以少背一半的模板,美滋滋~)。
接下来,就开始把一些常用的说法和自己精心挑选的、喜欢的句式塞进小作文的各个模块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明确了有哪些模块后,就可以把自己在作文书模板和范文中看到的句式“偷”进来。
▶参考书推荐:
在这里十分推荐潘赟老师的《9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江湖人称“九宫格作文”),里面有很清晰的每个模块、每种书信类型的主要句式、主要用语,难度适中,非常适合用来形成自己的模板框架。范文的难度会比王江涛老师那本书的简单一点,嫌它“太简单”拉不开区隔的小伙伴可以再参考《王江涛高分作文》看看~
不止是这两本书,希望小伙伴能发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优良品格,在任何地方看到适合自己使用的句式、短语、单词就给他“偷菜”放入自己的“素材库”中,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专属模板。
No.1 称呼,分为三类
①“不特定收信人”:一般是提建议给一些机构,或者针对某件事情提建议,不知道具体的收信人是谁,就写“给有关人士/有关部门”(一般不建议这样写,实在不确定才写)
②“特定收信人”:分为同辈和长辈,同辈就直接称呼,长辈为了以示尊敬,要加上职称。
③“通知”:严格意义它应该叫“标题”而不是“称呼”,需要居中写。主要有“普通通知”(用于大部分通知)、“招募令”。
No.2 正文的第一段
首先要作自我介绍,“学生”和“职员”这两类很好理解。
“社会人士”的意思主要是指给报社写建议信、或是给商家写投诉信等等时候的“朝阳群众”,总要先表明一下你是谁、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比如,写商家投诉的时候,你要说,你是某某时候来买过产品的顾客;给报社写建议信的时候,要说,我是你们的长期读者,看到了有关某某事件的报道,才能顺理成章地引入你的建议。
第二句是“写信目的”,就是要表明自己写信的来意。
不同书信类型有不同的“目的”,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每种目的对应的句式背下来,这也是我们一般备考小作文时候要背很多作文模板的“万恶之源”。
但是我并没有把每种类型都单独拎出来做成七八个模板,而是找到了不同类型之间的共性,合并同类项,最后分成了“提供意见”、“表达情感”、“职场往来”、“书信往来”四个“文件夹”。
可能取得名字不是那么得贴切,但是我把几种“书信类型”放进一个“文件夹”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句式都大体相近,只是核心词汇的不同。
比如二号文件夹“表达情感”里面,有“感谢”、“道歉”、“投诉(表达不满)”、“欢迎”这几个小朋友。
它们的句式都是: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 (什么感情)to you for~(什么事)
唯一不同的是它的核心词不同:感谢gratitude/道歉apology/不满dissatisfaction……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只需要把这一个句式记住、再把这几个词汇记住,就相当于背到了四个“书信类型”的模板?
那么是不是,四舍五入,我们只用了四种句式、一些核心单词,就把小作文模板里面最令人头疼的地方搞定了?!你就说爽不爽吧!
No.3 第二段
到了我们作文的核心内容,这是最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段落,也就是说,少有能够直接套用的模板,因为作文的核心内容一定是随题目变化而变化的(同样是建议信,写给学校图书馆的和针对环保问题写给报社的,核心内容当然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这个框架化模板中,为了简洁好背,我们只能尽可能找到一些共性,剩下的“变量”就留到在接下来的日常练习中积累(后面会讲到)。
第二段的第一句是接下来内容的总起句。
各类书信都大同小异可以在各个范文中选取几个自己喜欢且觉得逼格高的句式
至于第二段剩下的核心内容,因为灵活性比较大,我没有具体列出每种题型,只挑选了几个自己常用的句式放进模板里,后来的写作练习中用到最多也是这几个。
No.4 结尾段
也是很有套路可循的,同样运用“合并同类型”的方法总结出以下几个“文件夹”:“表达情感”、“期待回信”、“发起进一步联系”。
No.5 署名
▲署名简单分为两类
再啰嗦强调一下这个方法的关键吧:
①究极要义:合并同类项!找共性!
②大海捞针:选出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
③宁缺毋滥:建议这个框架里只放自己找到共性后的最精简的东西,不要把什么都一股脑地往里塞。搞太庞大了,反而会降低利用率,最后放在收藏夹里吃灰(你猜我为什么知道)。
No.6 关于作文实操
做完这个模板还没结束,这只是你快乐的作文练习旅途的开始~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花几天时间把你的全球限量模板给背下来,真正变成自己可用的,然后用它去练习(套)历年的作文真题,小作文不分英一英二,都可以练。
(推荐在淘宝购买“考研作文练习纸”)
在日常练习中解决两个问题:
①模板的内化(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无中生有、暗度陈仓……)
②刚刚的遗留问题,积累小作文第二段:作文的核心内容
我练习的大致流程是:
①先用模板自己写
可套路的地方之前做的模板可以解决,但是其中第二段的核心部分自己可能没办法表达的很精准。
②写完之后再看看作文书里是怎么写的
我会把我手头所有的作文资料都翻看一下,包括上述两本作文书中的范文,和《张剑黄皮书》、《陈正康》两本真题解析中的范文
(我自己个儿认为的由难到易排序:张剑>王江涛>潘赟≈陈正康)
③“大海捞针”
挑选出各个范文里的适合自己的“核心内容”
④优化替换本文
订正一些语法错误,同时用范文里的“高维表达”,优化替换自己的“低维表达”。
如果改动不大,可以在自己文章基础上订正。如果差别很大(自己写的实在是太差),可以重写一遍~
⑤积累主题词
把这道题“核心内容”涉及的核心词汇积累起来
(一个主题积累3~5个词、或者1~2个句子就好)
⑥模板优化替换
如果看到了更好的套路句式,可以用于优化自己的宝藏框架模板。
可能还是有小伙伴不懂我一直叨叨的“核心内容”是啥意思,举个栗子再说明一下。
比如,一篇作文的题目是:
“你是哈佛大学的李华,你要在Peter教授的课上做有关中华文化的汇报,请你写一封信给P姓教授,提前告诉他你汇报的主要内容。”
这段题目里面,你是哪个学校的李华还是张明、你的教授姓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篇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的“介绍信”(或者说是“推荐信”吧,因为主要是要安利咱们的中华文化~)
这里面的“推荐信”的套路句我们之前做的“宝藏模板”已经能够完美适配,所以练习的重点是积累有哪些内容能够适配“中华文化”,我们自己写的时候可能想不了很全面、很高级,可能通篇都在介绍节日和美食。
那么通过翻看各个老师的作文模板,我们就能get到更高级、更精准的表达,然后再将它们涉及到的核心词汇抄到小本本上。
最后假设我pick了“朝代”、“历史遗迹”、“武术”这三个核心元素,那么就只需要积累“Dynasty”、“Palace Musume”、“Kung fu”这三个词,就能将“中华文化”这个主题收入囊中。
那么以后不管是要写关于“中华文化”的建议信、还是感谢信、还是通知;
不管是写给P教授,还是写给你的外国友人大卫,还是通知一场关于中华文化的讲座,都可以用这三个主题词~
以此类推,在真题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主题”,比如“环保”/“教育”/“旅游”/“职场”……每个主题,我们都积累3~5个主题词汇或是1~2个主题句式,就ok啦~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小作文方面,我们只需要准备:“宝藏框架模板”(四舍五入四个句式)+各个主题的词汇和句式,就可以上考场了。
大作文攻略
大作文的话就更好解决,因为不像小作文有这么多种类,英语二的图表作文又很有规律可循。找到自己的宝藏框架化模板后,练习几篇就上手了。
大致的框架和思路就是这样,内容就交由大家自己填充啦~
记得做好模板之后要去练习历年真题哦~
(具体方法和小作文大同小异我就不再啰嗦了,已经快一万字了,妈呀)
画外音:
呼,终于写完啦!感谢你坚持到这里!
希望看完这篇“特立独行”的经验贴,能够给你本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备考带来丝丝快乐。
✓你能从“阅读正确率在不断提高”中,获得快乐;
✓你能从“Excel里积累和记住的单词不断变多”中,获得快乐;
✓你能从“原本狗屁不通的翻译,好像逐渐在向‘信达雅’靠近”中,获得快乐;
✓你能从“做好了喜欢的作文模板,分享给身边同学,获得他们的星星眼”中,获得快乐;
✓你能从“做好的作文模板,越写越顺手,越改越完美”中,获得快乐;
……
✓你能从“看似循环往复又枯燥的每天,其实自己在螺旋上升”中,获得快乐!
考研其实可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大家其实可以不是“苦逼考研狗”,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充实又满足的“快乐考研鹅”~
【英语一 85分】
英语的复习应该来说就是四个字“真题为王”。考研英语虽然确实比较难,但不得不说出题的质量是真的很高,市面上的模拟题我不认为能达到这样的水准,所以全程都是抓住真题死磕。
考研英语各个题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啦,这一部分的话我是从两个层面去破解,一是基本功一是技巧。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单词、常见表达以及句法结构等基本功就是“米”。
背单词也没有太多捷径,词根、词缀可以帮助提高记忆效率,但要想记得牢还是得要反复温习。
起初我买了一本恋恋有词,后面发现每天除了背着它负重行军并没有太大用处,就果断把它撂在宿舍吃灰,开始用App背单词。
其实,纸质书还是App,扇贝、墨墨还是百词斩,都不用太纠结。只要用得惯并且能帮助记住单词,就是ok的。
至于“都看懂了但做题还是错”,这就是关于做题技巧的问题。推荐唐叔的阅读技巧课,叔会分门别类地把各种题目给大家拎出来,再有的放矢、逐个击破。基本功和技巧这两块都具备之后,就可以好好做真题了。把近三年的真题留出来,剩下的真题拿来反复做。
刚开始可以不用在意做题时间,做完一篇阅读就及时订正,不要只看答案正确与否,还要把错误原因进行总结。
然后再把文中不清楚的地方,包括单词、固定搭配、习语表达以及长难句语法结构都弄明白。等到文章被吃透以后就可以计时做题,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感。
其余的项目,完形和新题型我没有刻意去练。做翻译题的时候,要注意“化整为零”,不要因为英语是长难句,所以翻成中文也不断句。可以按照成分适当切割句子,并且用词要尽量贴合中文表达习惯。
作文方面,小作文去年英一考的是通知,平时练习的时候最好把各种应用文体都准备到;大作文按主题积累好常用词汇和模版。
作文参考资料我用的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刘晓艳老师的句型总结和高级替换也有很多同学反映效果挺好,这个大家看自己喜好就可。
【英语二 80分 】
6月,开始背单词。每天会用一个小时背单词,我用的是百词斩app和红宝书。
每天先在百词斩上背200个左右,再在红宝书上看一到两个单元(因为单词有基本功,所以比别人快一点)。
其实背诵第一遍是最痛苦的,后来就会越来越快。从6月直到考前,除非特殊情况,单词几乎没有中断过。
英语靠的是坚持,单词一定不能中断背诵,更不要想当然觉得自己都记住了可以不背了。另外,背单词不一定要摇头晃脑的把字母一个个拼出来,重复才是王道。
遇到不熟悉的可以拿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也可以单独摘抄到一个笔记本上,在吃饭的时候翻翻。12月的时候,我差不多把百词斩复习了七八遍,红宝书五六遍。(没有刻意记录过,是个大概数字)。
除了背单词,还可以看看长难句,我看过新东方田静老师的长难句课程,反正我觉得对我这种语法小白来说挺好的,关键老师长的还很女神。
7-8月,英语一真题做了一遍,用的《考研真相》,因为我是二战的,我第一年考的学硕就是英语一,英一的真题以前做过,所以我没有把全部做完,也没有说刷很多遍。
9-12月,英语二所有真题做了三遍,用的《老蒋讲真题》和《考研圣经》。除了留出2套真题模拟,其余真题全部做完。
我一般是三天做一套,前2天每天两篇阅读,第三天做完形填空、七选五和翻译。阅读做完后根据答案把每个长难句搞清楚,不熟悉的单词摘抄到单词本,然后手动翻译全文。
刚开始错很多是很正常的,坚持下来会发现阅读的正确率在慢慢提高。另外,考英语二的同学要重视英语一的真题,因为英语二是从2010年以后才开始有的,所以只练习英语二是远远不够的。
12月,整理作文模版。我没有背英语范文,只是在12月整理了一些作文模版,但是我建议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可以从10月开始背一些英语作文,因为我英语绝大多数分扣在了作文和翻译。
我对了答案,英语阅读没有错误,完形填空错了6个,新题型错了1个,所以前面扣5分的情况下英语考了80分,作文的分数肯定很惨,谁让我不仅连epitome写错了,还错了语法呢(我是语法低能儿)。
总体来看,英语是一个需要前期下功夫的学科。还有,请重视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