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小伙伴们,阅读之前请您点击【关注】,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在工作中经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及语法,非常简单实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大部分问题。#Excel函数公式#
1、按条件求和之SUMIF函数
SUMIF函数常规用法为:=SUMIF(条件区域,求和条件,求和区域)
如果条件区域中的内容符合指定的求和条件,就对对应的求和区域进行汇总。
案例:计算出各个分店销售额。
G2单元公式:=SUMIF($C$2:$C$9,F2,$D$2:$D$9) 然后向下填充求出所有分店。
2、忽略错误值求和
案例:计算出各个分店销售额、表格中有错误值。
F2单元格公式:=SUMIF(D2:D9,"<9e307")
9e307,就是9*10^37,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
SUMIF函数省略求和区域时,会自动对求和区域进行汇总。
案例的求和条件使用"<9e307",就是对条件区域中,小于这个最大值的所有数值进行汇总,并且SUMIF函数会自动忽略错误值。
3、错列求和
案例:下图中各个月份汇总销售额,而且每列不相邻。
I2单元格公式=SUMIF(B:F,I2,C:G)
SUMIF函数的条件区域使用B:F的整列引用,求和区域使用C:G的整列引用,如果B:F等于指定的店铺,就对C:G对应的内容进行求和。
4、使用通配符求和
excel函数不仅可以使用精确查找计算求和还可以利用关键字进行计算求和。
案例:求出不同品牌电视、手机、冰箱的销售数量。
通过D列的关键字计算出最后结果。
E2单元格公式=SUMIF($A$2:$A$8,"*"&D2&"*",$B$2:$B$8)
公式中的求和条件使用"*"&D2&"*",也就是在D列商品名称前后各连接上一个星号*。 星号在这里的作用是通配符,就是A列中只要包含关键字,就会对B列对应的数量进行汇总。“*”代表任意字符,“?”代表一个字符。
5、按条件计数之COUNTIF函数
COUNTIF函数常规用法为:=COUNTIF(条件区域,指定条件)
统计条件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案例:统计各个分店业务笔数。
G2单元格公式:=COUNTIF($C$2:$C$9,F2)
6、小于600的业务笔数
案例:共计所有分店中业务笔数小于600的分店数量。
F2单元格公式:=COUNTIF(D2:D9,"<600")
在指定条件中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比较符号时,需要使用在比较符号外层加上半角的双引号。
比如要统计大于C2单元格的业务笔数,公式为:
=COUNTIF(D2:D9,">"&F2)
如果写成=COUNTIF(D2:D9,">F2"),就不能正确统计了。
7、判断销售额是否达标之IF函数
IF函数是应用频率很高的函数之一经常和一些函数搭配使用。
IF,相当于普通话的“如果”,常规用法是:
IF(判断的条件,符合条件时的结果,不符合条件时的结果)
案例:计算出不同日期各个分店考核标准。
E列单元格公式:=IF(D2>=650,"优秀","合格")
8、多条件判断销售状况
案例:同一条件进行多次判断,并返回值。判断D列销售额小于450元是不合格,达到450是合格、达到650元是优秀
E列单元格公式:=IF(D2>=650,"优秀",IF(D2>=450,"合格","不合格"))
公式先判断D2大于650的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符合条件就返回指定的内容“优秀”。
如果条件不成立,就继续判断下一个条件,看看D2>=450的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就返回指定的内容“合格”。
如果条件仍然不成立,就返回指定的内容“不合格”。
小伙伴们,在使用Excel中还碰到过哪些问题,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学习,坚持原创不易,您的点赞、转发、就是对文老师最大的支持,谢谢啦!
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我们就会更幸福、更快乐。加油 加油 加油
关注我吧
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