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税后价怎么算出原价


知道税后价格,直接乘以1.17既可以得出税前价格。
扩展资料:
海关征税
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引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引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中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进口税或出口税。为了便利纳税人,对于进出口货物应当缴纳的其他税费,也由海关在货物进口的环节同时代征。
1概况
海关征税是国家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缔约方保护其境内经济的一种手段。海关对过执行国家制定的减税政策对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征收关税,起到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作用。
2征收主体
关税的征收的主体是国家,《海关法》明确将征收减税的权力授予海关,由海关代表国家行使征收关税的职能。因此,未经法律授权,其他任何的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行使征收减税的权力。
3征收依据
海关征税的依据是货物的“完税价格”。通常情况下,进口货物的CIF价、出口货物的FOB价即可作为海关征税的依据价格。但对CIF价或FOB价明显低于同期货物进口价格,或买卖双方存在特殊经济关系影响了进口成交价格,或根据海关掌握的市场情况,海关有权规定“完税价格”。
4计算公式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率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 消费税=(关税+增值税+完税价格)×消费税率。


二、如何用税后价格计算税前价格


知道税后价格,直接乘以1.17既可以得出税前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三十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依上述条例的列举假设你单位是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某宗商品出售价为1000元。那么这件商品自然是含税价1000元,也叫税前价,它的税后价是用1000÷(1+17%)=854.7元。如要想用这个854.7元还原到税前价,就用854.7×1.17=1000元。

扩展资料:


出于商业上的种种考虑,交易双方将合同交易价格约定为税后金额(或净额),在商业安排中十分常见。然而,这里的税前税后究竟指的是增值税前后还是所得税前后也常有不同理解。


更加复杂的是,不同于纯境内交易,在跨境交易中,由于预提所得税的影响,如果税务上的判断与商业安排的经济实质不一致,则对是否净额的约定就可能产生额外的税务成本。在合同中约定税前还是税后,并不是只有商业考虑这么简单。


在合同中将交易价格约定为“税后金额”或“净额”,对于收款的一方来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单直接的反映和保障其合同权益,但同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税务影响。

交易安排立足于商业的考虑,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背后可能带来的税务影响。有时候将“税后金额”或“净额”的约定调整为税前金额,并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明确各方的义务也是种选择。



三、知道税后价格怎么算税前价


知道税后价格,直接乘以1.17既可以得出税前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第三十条 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依上述条例的列举假设你单位是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某宗商品出售价为1000元。那么这件商品自然是含税价1000元,也叫税前价,它的税后价是用1000÷(1+17%)=854.7元。如要想用这个854.7元还原到税前价,就用854.7×1.17=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