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们每周固定的学习时间了,这周是由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系列课叫孩子打人怎么办,今天我们是系列课的第一节课我们这个系列一共有三节课,今天的课程是情感引导法。


最近听到很多爸爸妈妈在问,说我家孩子打人怎么办,我家孩子咬人怎么办,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前两天我在做滴滴的时候还跟一个滴滴师傅,不能算吵架吧,算有一点争执,就是他的孩子大概也是两岁左右的样子。然后孩子直打爷爷奶奶不打爸爸妈妈。然后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打爷爷奶奶,只要被我看到我也打你。然后我就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就告诉我说因为我要让他体验一下被打的感觉是什么,那么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吗?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三节系列课,来告诉大家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孩子。

​按照惯例在课前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原先是在三星做企业培训。后来生了乐妞之后我女儿叫乐妞,现在一岁九个月的样子,恩,生乐妞之后就从三星辞职了,再辞职带孩子的期间学习并考了国家企业培训师二级。并且学习了美国的正面管教和美国的双向养育,并成为了相关的认证讲师和认证导师。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比学校学校教育重要的多,我们与其花几万块钱,让孩子去上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好的学校。当然这个事有人有这个条件做到这方面是最好的。但是没有这个条件的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庭这一块儿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的课程会通过四个板块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板块叫了解感受。就是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感受,甚至连自己的感受都不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感受是什么,了解它背后的原因以及等等一系列他引发的结果。还有就是情感引导的方式,情感引导是什么,他为什么重要以及情感引导的方式是什么;还有就是针对两个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应对方式,比如说婴儿期应该怎么做,两到三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好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板块叫了解感受。恩,在这个板块开始之前呢,有两个问题,在这个ppt上已经写清楚了,第一个是你懂自己的感受吗?这个很重要,还有一个是你懂孩子的感受吗?以及我希望父母跟更能了解的更多的事是什么引发了这些感受。我是一个特别爱管闲事的人。经常在大马路上,如果看到了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制止孩子或者是哄骂孩子,我会就是想要跟着父母来探讨一下。就是比如说,有一些父母会很担心别人指责自己的孩子是熊孩子,就坚决不允许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在公共场合哭泣。


但是父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什么呢?几乎都是一大喊大叫的方式来解决孩子大喊大叫的问题。我是想说这个这样子的解决方式是无助于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个感受,就是我们担心别人指责我们的孩子是熊孩子,那这可能会有面子方面的问题对吗?然后我们不允许孩子大喊大叫,我们通过大吼大叫的方式不允许孩子大吼大叫,其实在此时此刻很多父母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好,我们来了解一下父母的内心感受吧。

​我们要先来了解,这些感受产生的原因,就是我认为大部分尤其是小月龄的孩子的父母,他们生气、愤怒或者是担心忧虑等等这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都是源于恐惧和未知。未知和恐惧为什么这样说?尤其是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很多人是新手父母的时候,孩子今天一天没有拉臭臭都会让自己觉得非常恐惧,或者是让自己觉得非常不安,非常焦虑,然后常此以往的这种精神状态下去的话没有有一个很好的疏导或者是释放的这种情绪的话,常此以往下去,那就会引发很多的愤怒,或者是焦虑的情绪。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可能对于孩子身体问题的这个焦虑会少一点,但是当看到孩子乱扔东西可能很多父母就会想到说,你怎么能乱扔东西呢?那你以后上了幼儿园你乱扔东西,老师同学会瞧不起你,或者会孤立你等等等等这一切的原因。这一切的原因真的都是源于未知和恐惧。未知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通过学习就成为了父母对吗?你像我考企业培训师,我还要通过考试通过看书做笔记,上课的方式然后才能获得获得这个证资格证。包括向我学习正面管教还是双向养育也好,都是通过很漫长的一个学习过程才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格证。


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是不需要通过任何的考试,学习就可以成为父母的。所以说很多父母在没有想清楚自己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父母的情况下就成为了父母。成为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很多情况是属于未知的。未知不知道孩子在某一个阶段,她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未知和恐惧会导致父母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尤其是负面的感受。


还有就是内在的小孩儿,这个我希望每一个爸爸妈妈今天听完课之后可以想一下你们内心的那个内在的小孩儿,真的可以想一下。因为怎么说呢,对于我来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非常严厉的父亲,从小到大很凶。然后我很小的时候我没有能力反抗他对吗?但是现在我长大了,尤其是我十七十八岁的时候正处叛逆期的时候,我跟我父亲的关系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后来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慢慢的又跟父母的关系好了,甚至现在有了孩子,有了家庭对吗?跟父母的关系有好了,但是这个内在的小孩儿一直都没有消失,一直都没有消失。


因为我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对我大吼大叫。所以我内心一直都是对别人冲我吼叫这件事情是非常的抗拒的。尤其是我的家人,非父亲的其他家人只要冲我吼叫一下,我的整个人就像一个刺猬一样炸毛起来。我以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当我学了父母教育之后,我慢慢的明白了,为什么我会非常的排斥别人对我吼叫呢?就是因为我的那个内在的小孩儿,它一直都在那儿,我并没有关注到她也并没有体谅到她,所以慢慢的我就会在别人冲我大吼大叫的时候没有那么愤怒了,这也是感受的来源之一对吗。


还有就是升级的想法,哇,这个我们都不说跟孩子的关系,我们来说说夫妻关系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妻子是非常爱干净的人,她不希望家里面乱七八糟的。然后呢,有一天丈夫因为非常非常累了,回到家里之后就把袜子习惯性地脱了就扔在客厅,正好妻子最近一段时间状态很不好,看到那只乱扔的袜子,就会有一些什么样升级想法呢?就会想为什么总是我来收拾这些东西?为什么家里面没有一个人来关心这个家的干净和整洁?为什么总有总要有我,我都这么累了,我还要来去做这些事情?算了,我们别过日子了。


你们发现了吗,由一只乱扔的袜子,通过一个升级的想法就可以升级到不过日子,那我对孩子也是这样子的,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好像孩子乱扔一些东西,我们似乎好像无所谓对吗?但是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孩子在乱扔东西,那一瞬间所爆发出来的情绪一定是更猛烈的,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还有就是迁怒于他人。就是迁怒于他人里面有一个叫踢猫效应是什么呢?就是丈夫早上去上班。上班的时候被自己的领导狠批了一顿,就因为一点小事情狠批了一顿,丈夫一天心情都很不好,下班回到家,看到妻子然后就会对妻子大吼大叫,说你这个菜怎么做这么咸呀,哇,妻子又很生气,妻子想我一天辛辛苦苦的回来还要做饭,还要带孩子,你还冲我大吼大叫,妻子这会儿有气怎么办?妻子就会冲孩子发脾气,说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这个东西怎么又乱放了,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总是这个样子,那孩子心里又很不爽,孩子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人来给这家人送信,送包裹,一个快递员来了,孩子呢,看到快递员就很不高兴,说这么晚了你还来给我们家送东西,不知道我们家要休息吗?就把这个快递员吼了一顿,这时快递员也很不开心呀,说我大晚上的本来都要下班了,生怕你们等着这个东西,我专门来给你们送一趟,你们还吼我还是个小朋友,我不爽。然后出小区的时候看到小区有一只猫,他就冲过去踢了一下那个猫,然后正好这个猫挠了一个人,挠的这个人就是今天早上吼了丈夫的领导。所以这个就叫踢猫效应,就是我们总会迁怒于他人。


而我们迁怒于他人的原因,都是在于这个人比我们弱,我们有能力反抗的人。我们很容易将我们的怒气和我们的情绪发泄在这个人身上。那么尤其可见的就是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原因是因为孩子更弱小。还有就是很多爸爸妈妈总是认为我是爸爸妈妈,我在这个家是有权威的是吗?你得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爹,因为我是你妈,然后高高在上,要求权威,好多时候会和孩子产生很多对抗的行为。

​好了当我们了解了父母这种感受的来源之后,我们各位爸爸妈妈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每一次在跟孩子生气的时候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生的气,而发的怒?是因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要哭泣,为什么这件事情只要不如他愿,他就要生气,为这件事情愤恼?还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我父母对待我的方式会让我觉得害怕会让我觉得生气,所以带给了现在与孩子相处的这个问题上。还有我面对这件事情有些什么样升级的想法,以及我今天的精神状态怎么样,我是不是在迁怒于他人?我是不是总是要求我自己必须向一个母亲必须像一个父亲一样的权威?我们父母要了解这个问题。


其次我们要看一看孩子的感受,我们看一下这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哈,左边这张图,我们只能看到海平面以上百分之十的冰山,这百分之十的冰山相当于是孩子的行为。明白吗?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孩子的行为,但是在孩子这百分之十的行为背后,就是在这个海平面以下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冰山,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能看到的东西,他有孩子的感受,他有孩子的想法,他有孩子的决定或者有孩子的情绪,有孩子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有了解多少呢?


而且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我们一直在说我们要教会孩子说会,就是要是学习更多的情感类词汇,我们不能只叫他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爷爷,这是奶奶,这是电视,这是冰箱,这是洗衣机,我们尽可能是应该教给孩子这些词对吗?这些词都是名词,我们应该更多地交会孩子表达情绪的词,比如说,什么什么样,这就是生气了,比如孩子在生气的时候,那你们这就是最好教教会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你要告诉孩子你现在的情绪就叫做生气,明白吗?然后他还很开心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你现在的这种感受就叫做开心。


当我们教会孩子更多地表达情绪的词语之后,孩子才有可能表达出我现在生气了,我现在伤心了,我现在难过了,他们才能表达出来。但是与此同时,他们还不能表达出很多他们的想法。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带乐妞在我们家小区的那个滑滑梯那里玩儿游戏,然后有一个小男孩儿,小男孩儿就会稍微调皮一点对吗?小男孩儿就站在那个滑滑梯,到那个梯子口那块儿就不让我家女儿上去玩儿,然后他就在那儿站着。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在调皮的捣蛋,然后我当时有一点生气,我就跟这个小男孩儿说,我说这是公共场合,你为什么不让妹妹一起玩儿呢,我说你要让开。


因为我是大人,她是一个小朋友,然后他当时迫于我的威慑也好,迫于我当时很不舒服的口气也好,他就让开了,他当时很不开心,因为其实我是觉察到了他的情绪的,但因为不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可能的关注度关注点没有那么强。我就只是关注在我孩子我家乐妞去玩儿的这个状态了,然后小男孩过了一会儿就走到我跟前。说不阿姨,你不要生气,我刚才不是这个意思。其实我作为大人也不会跟小朋友太计较,对吗?然后我就蹲下来,我说没有阿姨没有生气,刚才的语气不好,你也不要生气,我说,那你为什么要站在那个楼梯口不让妹妹上去呢?


然后他说阿姨其实我只是想让妹妹刷一下卡。哎,我觉得好莫名其妙,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刷卡,我跟他了解之后,就知道原来他是看到大人们上公交车都会去刷一下卡对吗?然后他就认为,他那会儿其实没有在调皮,他在跟妹妹玩儿。他是想跟妹妹模拟那种上公交车,然后她充当了一个读卡器的身份,他希望妹妹比我刷一下卡,然后妹妹就可以上去,他就闪开他跟妹妹玩儿。哇,那一刻,我这真的是觉得我内心很愧疚,就是我并没有看到这百分之十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原因。所以我凶了他我就当时又真诚的跟孩子道了歉,孩子原谅我们的能力太强了,就很快他说没关系,没关系,他带着妹妹去玩儿了,玩儿的特别好。


所以这件事情让我的触动挺大的,然后还有就是小月龄的孩子可能会咬人对吗?我女儿也会有那么一段时间,除了牙痒的原因哈,后来我就发现他是有一天他看到两只狗狗在打架,其实不是打架就是闹着玩儿,然后就用嘴狗狗打架嘛,就是用嘴互相咬。然后我家乐妞看了之后特别开心,然后使劲的笑。然后看完没有两分钟,他就咬了我一口。他会认为这是在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他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不是故意跟你对着干,他不是为了挑战你,才咬你对吗?


所以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用吼叫的方式,想要制止一个孩子让他学会不吼叫,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最开始我跟他说我在滴滴车上跟师傅的那番争论,你通过打孩子,想要教给孩子不打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了解孩子的感受。


​​下面进入第二个板块情感引导。情感引导呢,在讲这个版块之前,我希望爸爸妈妈来看一下这张图就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链接吧,可能零到三岁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几乎是情感链接是高度链接的,因为在三岁以前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所以我不提倡也不建议任何孩子在三岁以前进入幼儿园托儿所一类的机构。除非是真的真的父母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但是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的话,我希望百分之百的孩子都可以快乐的度过零到三岁这个只有你,只有父母和孩子的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只要一过就不会再来了。


还有很多父母在问我说,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这个问题我不希望,我就是我不建议父母带着孩子去上早教,而且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过早的去学习早教类的东西,因为零到三岁的时候,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社交或者是不需要太多的其他方面的刺激,零到三岁他就是完全属于父母和孩子的那个时间段。然后等三到十二岁的时候你们会看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远了,他们的相交点没有那么多了,原因就是从三岁开始当孩子进入了幼儿园以后,孩子才开始需要社会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下一期课程的内容。他开始了社会的交往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有爸爸妈妈两个人。他会面对更多的朋友,他会面对老师对吗?他有了自己的社会圈有了自己的生活圈,他和父母的关系就会没有那么近了。为什么要以十二岁作为一个界限,就是我想告诉爸爸妈妈的是越早学习科学育儿或者是越早接触我们的课程,你就会越能越早的帮助孩子,影响孩子,指导孩子,正确的管教孩子。只有在十二岁以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当十二岁以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了,如果你总是以打骂或者是吼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话,那么可能十二岁以前是奏效的,可能十二岁以前是奏效的,因为孩子迫于你的权威或者是迫于你平时的那种威严,他会屈服,但是从十二岁以后,十二岁以前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十二岁以后爆发出来,都会这样,所以十二岁到十八岁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渐渐越来越远了,就会渐渐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咱们群里面有十二岁孩子的妈妈,不要担心,就是任何时候开始和孩子恢复关系都不晚,都不晚,但是当然是越早越好。


还有就是各位爸爸妈妈一定要了解你和孩子这一生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首先呢,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对吗?那除此之外呢,还有可能是师生的关系。这个师生不一定说,妈妈爸爸一定是老师孩子一定是学生,很多时候,其实孩子教会我们的东西比我们教会孩子的东西要多的多,孩子教会我们纯真,善良,善解人意,原谅等等等等这些,孩子其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还有父母和孩子也是朋友对吗?也是朋友。父母也是孩子的导游,导游是什么意思?带领着孩子去到那些孩子从来没有去到过的世界,父母和孩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就是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什么事情是正确的,并且我们要把这个正确的行为通过正确的管教形式,让孩子成为一种习惯,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是吗?所以情感引导就尤为重要了。

​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且会促进你和孩子的沟通,加深你们的情感链接,也会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与此同时呢,这个情感引导为孩子打造了一件保护的盔甲,在他们遇到逆境的时候是可以闭和他们的,就是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快的从一些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如果父母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就会让孩子学会忍耐,知道快乐来之不易。同时能够提高他们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


情感引导还会让孩子学习更专心也会更轻松,孩子通过这个情感引导会认识到沟通,尊重和交流对于增进感情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们成年以后也就更能理解和安慰他人的情感。哇,情感引导这么重要,对不对?所以,父母要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而不是你不能哭,你不能怎么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怎么怎么样,所以今天这个是我们的重点哈,我们来看一下情感引导的方式。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要了解。第一个是播下种子,播下种子就是最开始我跟他讲说要学会让孩子,要教会上孩子学更多的情感类表达词语。这个播下种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比如说孩子在因为什么事情哭的时候,那我们应该蹲下来告诉孩子说,你现在的感受就叫作伤心。当孩子得不到他自己想要的某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愤怒,对吗?你一定要学会告诉孩子。你现在的感受就叫做愤怒,就叫做生气,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更多的情感表达的词汇,包括父母也是一样的,父母也一定要学更多的情感表达的词汇来判定自己的情感。


第二步骤叫做观察和判断。就是我们一定要观察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判断他此时此刻的情绪背后的原因和有可能是什么?要判断父母要首先做一个判断和观察,然后要倾听,这个倾听太重要了,我们不是说很多时候还是跟我们说,我们不开心啊,有什么不开心的吗,这有什么嘛,这没什么的,这种小事情不值得你不开心。就是我们很容易会给孩子一堵墙就把孩子挡在了我们这个沟通的墙外,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倾听,要耐心且积极的倾听。


还有就是要体察,并且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说两个孩子之间,因为抢玩具的事情而生气了,那除了父母要倾听这个过程以外。我们不能说,哎呀这么个这么个玩具吗,有啥嘛,你给妹妹玩儿就行了吗,妈妈再给你买,妈妈给你买十倍比这个好的玩具。或者说你把这个东西就给哥哥吗,这有什么,我们不玩这个,我们换一个玩儿,不也行吗?这个完全是在忽略孩子,我们一定要学会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那这个时候我就要再提一句,你们想一想你们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体察并理解你们的感受。当我们得到别人的体察和理解的时候,我们也是很开心的,那对于孩子更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对吗?或者比如说孩子跟你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为什么不想去?要去。直接给他提供了解决方案,我并不是倾听他或者说我们会加以管教,你敢不去,不去我就收拾你是吗?其实在这种时候,我们除了应该给予孩子同情以外,什么都不做,我们不要总是去跟帮助孩子做决定,不要总是去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最好都是要等每个人都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去探讨解决的办法。通过同情,通过同情孩子这种培养起来的感情其实是一种无比奇妙的感觉。

​其实情感引导的方式很简单,对吗?播下种子,这个是一个长久以往的工作或者是父母应该学习更多的育儿类知识,学会更多的情感类词汇,我们才有能力教会孩子学会什么东西,什么是正确的,对吗?那还有观察和判断,要倾听孩子,这个倾听真的很重要,你们想一下你们被领导或者是被同事,被其他闺蜜家人倾听了之后,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一定是觉得很快乐很愉悦的,对于孩子更是这样子的,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要体察孩子的感受,并且不要总是认为孩子太无能,怎么这点事情都会要生气等等等等这些的想法。


看起来挺简单的,对吗?其实如果真的落实到大家的育儿生活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下,针对于不同时期,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帮助孩子。尤其是首先是婴儿期对吗,婴儿其实播下种子的最好时期。



首先说一点新生儿不会被惯坏就是在我认为没有宠坏这个词,真的是没有这个词,是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对于新生儿你怎么样宠她都不会被惯坏,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乐妞哭,哭就要及时的抱起来,并且我会判断他的哭声到底是因为他生气了,还不开心了,她需要安抚了,还是他饿了。我对乐妞的体察,情绪的体察是非常敏锐的。所以乐妞除了月子里面闹了一点以外,他出了月子,两个月到三个月,到四个月的前期他几乎是没有哭闹的。


然后每次我去抱乐妞的时候,我爸就说你不要抱他,把他惯坏了,他总是让你抱着。或者说你让她哭一哭,哭一哭练肺活量,天哪,这些真的都是很迂腐的育儿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及时地回应孩子,并且分辨孩子的哭声所表达的需求,很多小月龄的孩子哭闹,然后是因为她身体不舒服,然后父母就认为他饿了,然后疯狂的给他喂奶,然后这样会导致过度喂养,并且小月龄的孩子会有肠胀气的原因。父母的过度喂养会加重孩子的肠胀气。


我认为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说,韩老师给我介绍一些适合我家孩子的玩具吧,其实我认为玩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高质量的陪伴。即便说有一些上班族的妈妈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手机都放下。你高质量的和孩子在一起玩儿这个是很重要的,跟孩子讲故事,全身全心全意的去跟孩子在一起,这点很重要哈。还有就是在小月龄的时候,这个只适合小月龄的哈,就引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因为某一个莫名其妙的小事情哭的哇哇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开心一点的,但是这个引导和转移注意力不适合大月龄或者是大孩子。


​当孩子到两到三岁的时候,也会走了,会跑了是吗,然后又会哇呜哩哇啦的说一些话了,这个时候其实孩子是最可爱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在这个时候觉得特别困惑,比如说孩子会出现一些咬人打人的情况。我是想说,其实这些咬人打人的情况,孩子是有背后的原因的,除了有背后的原因以外,孩子还不太清楚打人这件事情是不好的。他只是父母认为不当的行为,然后如果父母会非常生气,或者是勒令禁止。然后孩子有的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挺好玩儿的,你怎么生气了,就是你有情绪了,它分不清楚这个情绪是好还是坏,他会觉得你有情绪了,这件事很好玩。


反而会加重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持续记忆,他下一次可能还会打人或者是咬人。所以父母有的父母就会采用惩罚的方式,比如说打屁股,在这里我必须要强烈的说打屁股是没有用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两到三岁孩子,我们讲terrible too对吗?两到三岁的孩子,在他们在这个阶段,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是一个很痛苦的阶段,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系,需要推翻重建,这是对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们小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探索范围很小,他们接触的范围很小,所以他认为这些事情都是我能掌控的,没有关系。而且我会满足于我现在能用脚了,我能用我的脚把我带到一个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会觉得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随着阅历慢慢长大之后,他们会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个世界而觉得苦恼和烦恼。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微博说,你家孩子为什么哭?基本上都是两到三岁的,然后讲有的孩子是因为妈妈不给她吃妈妈的眼影,他认为妈妈很小气而哭。有的孩子是认为我打开那个旺仔雪米饼之后,我认为他就应该是一整块儿不应该裂成两半而哭,有的孩子是因为看到电视里面那个埃尔法公主特别漂亮,他想到电视里面去和那个埃尔法公主跳舞,但是他无能的父母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这个愿望而哭,还有,有的小孩儿是因为妈妈端上来一盘很漂亮的菜,他不允许加人破坏这个菜的形状而哭,还有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很好玩儿的例子。是说一个小姑娘和妈妈在外面吃饭,然后妈妈就给他喂了一块蘑菇。他呢就下意识的,啊,张嘴就吃了,嚼嚼嚼,嚼了半天之后,他突然就开始哭,然后妈妈觉得很莫名其妙,你为什么哭呀?然后那个孩子说蘑菇没有排队,所以,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每一次哭,或者每一次生气,都是挺好玩儿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父母,为什么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好玩呢。


你们想过原因吗,就是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一件挺好玩儿的事情。但是这个好玩儿是发生在别人的孩子身上,一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自己就抓狂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自己都还是孩子,我们没有能力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因为我们还是孩子,所以我们认为孩子的这些行为不当,甚至有些父母会用打屁股的打手心的方式来惩罚孩子,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方式是毫无用处的,不仅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没有任何的教育作用,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我经常讲,孩子应该需要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这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根源在于父母。父母一定要为他们建立一个要维护好他们的自尊体系,这个自尊并不是我不允许任何人说我这叫自尊,而这个自尊是我认识到这件事情是错的,我勇敢的承认了这件事情的错误,而不是躲起来。对吗?还有就是父母经常跟孩子说一些语言暴力,比如说你怎么这么蠢,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傻等等等等这些,这些都会打击和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尊体系。因为你长久以往呢,用这样的语言暴力跟孩子说话,孩子会当真。


我们经常说谎话说一千遍就变成了真话是吗,你想你总是跟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蠢,你总是这么傻,孩子可能以后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小孩自己是一个傻瓜,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父母停下你们想要打孩子的那个手吧,你们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这个完整的自尊体系。这件事情也没有任何用,甚至还会让孩子学会使用暴力。他会知道,爸爸妈妈生气的时候是打我,所以我没有能力去反抗爸爸妈妈,但是如果我的朋友,因为很因为某一件事情惹我生气了,我就可以打他了,你们这是在教孩子学会使用暴力。


还要提一句奖励,一味的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并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式。你吃饭,这晚饭吃完了,我给你一个棒棒糖,这就叫物质奖励,明白吗?或者说你好好学习,然后考到一个什么样的好成绩,我带你出去玩儿,这个也叫物质奖励。这个是没有办法让孩子由内而外的想要去做一件什么事情。而都是为了某一个奖励去做一件事情的。前段时间我出去我带乐妞出去旅游的时候我就会看到一些很莫名其妙的情况。两个小男孩儿,一个小男孩胖嘟嘟的拿着ipad玩儿,使劲在那儿玩儿,然后妈妈说过来拍照啦,他说我不拍,除非你给我一个什么什么东西。连拍照这件事情都要讲条件,我想问你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一直在跟父母说一句说一句话就是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请问是这个打印过程出了问题吗?复印件出了问题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都出现在原件身上。原件是谁呢,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

​好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第一点就是提前计划。告诉孩子,我们今天要去超市。去超市的时候呢,因为超市人很多,我们不要大喊大叫。然后呢,我们可以去玩具店里玩儿,然后如果妈妈说,这会儿我们要回家了,那你要跟妈妈回来这个叫提前计划,这个也叫播下准种子,知道吗?但是孩子不会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当我们跟孩子说好了去玩具店玩一会儿,妈妈说走咱们就走好不好,孩子说好,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孩子并不好。怎么办?不是说我们这个计划没用,而是我们要对孩子表达同情和理解,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样。


还有就是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有效的选择,这个有效的选择不是指你是选择跟我回家还是我自己走,这个叫有效的选择吗?这个不叫有效的选择,你把孩子扔下,一个人扔在商场,这件事儿可能吗?不可能。所以你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你假装抛出来了一个选择,但是孩子并不能从中选择。他只能选择跟你走,他只有这一个选择,你还假装的提供了选择这不叫有效的选择。真正有效的选择是你是决定玩儿五分钟我们走,还是我们去吃个冰淇淋回家?这个叫让孩子有选择,明白吗?还有就是保持冷静,我们一直在说,不要以暴制暴对吗,还有一种办法叫不予理睬。


这个尤其是在两岁左右的孩子要打人,就是面面对他打人的这种问题。可能一岁到两岁,他们不太了解,轻轻抚摸和打人是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对吗,当他把你打疼了,我们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睬。不去理睬孩子慢慢这个行为就会淡忘。而很多父母是你打了我,我就要打你的手,让你记住这个事情不能这样,但其实你只是加深了孩子对打人这件事情的印象。他下一次情绪来了,她还是会选择印象最深的那个方式去打你,所以不去理睬是我首先推荐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然后有三条原则,第一条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这点太重要了,尊重孩子的感受,其实我们一开始就讲了。我们要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不是附庸于我们的某一个生命对吗,所以我们要学会敬畏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其次,我们要告诉孩子,我希望你怎么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我希望你乖一点。什么叫乖一点啊,不知道。大家说你韩老师把课讲的好一点什么叫好一点,你要跟我讲什么较好一点。我们跟孩子说你要学会分享,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分享,我把这个玩具给你玩了一秒钟,我拿回来我有没有分享呢,我有分享啊。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具体怎么做。


我们要想让孩子形成某一个正确的行为,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们要知道孩子一定是作对事情比做错事情的机会多。比如说,我们经常说让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儿的时候。那我一个孩子把玩具分享给另一个孩子。他不是每一次都不分享她这一次分享的时候,那你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是立刻去加深孩子的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行为就是你这样的行为就叫做分享。她这时候才知道孩孩子才知道什么叫分享。而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时机并不是在孩子做错的事情的时候。


所以我希望父母一定要了解这个原则,教育孩子最好时机是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而不是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还有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你会永远在他身后这个叫无条件的爱。明白吗。而不是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哇,这真的是太狠了,我经常见到大马路上有些妈妈在前面走,还是在后面追着妈妈哭的巨惨,真的每次看到这一幕都会很心寒,我真是希望这些爸爸妈妈们多听一听这方面的问题课多了解一些怎么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爱,怎么样对孩子才是无条件的爱。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我们下周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