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数的概念:
Excel中的函数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它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和结构来执行计算、分析等数据处理任务。
使用函数进行计算可以简化公式的输入过程,并且只需设置函数的必要参数就可进行正确的计算,所以与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比较,使用函数占用的空间小,速度更快。
每个函数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二、函数的种类: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Excel函数一般可以分为:逻辑函数、信息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财务函数、工程等函数等类别,以及Excel宏表函数、扩展函数、外部函数等。
� 逻辑函数:用于真假值的判断,或者用来进行复合检验。
� 信息函数:用于确定存储在单元格中的数据类型。
� 日期和时间函数:用于分析和处理日期值和时间值。
� 文本函数:用于处理字符或字符串。
� 数据库函数:用于分析和处理数据清单(数据库)中的数据。
� 查找和引用函数:用于在数据清单或工作表中查找特定的数据,或者查找某一单元格的引用。
� 统计函数:用于对选定区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财务函数:用于进行一般的财务计算。
� 工程函数:用于工程分析。
三、函数的结构:
Excel 中的所有函数都遵循如下的基本结构:
函数的结构
函数名称是唯一的,不论大小写输入,都会自动转换为大写形式,如果没有进行转换,那么很可能是 Excel 无法识别函数名,或者函数名输入有误。
参数是函数的输入数据,用于执行计算,多个参数之间要用逗号分隔开。
根据参数的有无,函数又分为无参数函数和有参数函数。
参数又分为必需参数和可选参数两大类。必需参数必需出现在括号中,否则函数将返回错误值;而可选参数仅在公式需要的时候才输入。
四、易失性函数:
有时,当用户打开一个工作簿但不做任何更改就关闭时,Excel却提醒是否保存。这是因为Excel文件中用到了一些具有volatile特性的函数,即易失性函数。
易失性函数的特点是:每激活一个单元格,或者在一个单元格输入数据,甚至只是打开工作簿,具有易失性的函数都会自动重新计算。
常见的易失性函数有以下几种:
1)RAND和RANDBETWEEN函数,每次编辑会自动产生新的随机值。
2)TODAY、NOW函数,每次编辑都会返回当前系统的日期、时间。
3)OFFSET、INDIRECT函数,每次编辑都会重新定位实际的引用区域。
4)CELL函数和INFO函数,每次编辑都会刷新单元格信息。
此外,SUMIF函数与INDEX函数,当引用区域具有不确定性时,每当其他单元格被重新编辑,也会引发重新计算。
五、函数的输入:
1、直接输入函数:
选中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在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名”,可以在单元格下方出现的函数列表中选择并双击要输入的函数。按提示输入参数,完成后按【Enter】确认。
直接输入函数
2、通过“插入函数”对话框输入函数:
选中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点击【公式】选项卡上的【插入函数】按钮,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函数后点击【确定】,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参数,点击【确定】即可完成。
插入函数
3、使用工具栏按钮输入函数:
单击【公式】选项卡上的快捷按钮,可以快速输入函数。
1)【自动求和】按钮:
用鼠标单击此按钮,在下拉菜单中会出现求和、平均值、计数、最大值、最小值、其他函数(默认为求和)6个选项,选择其中一项,就可以在单元格中快捷地插入相对应的常用函数。
使用工具栏按钮输入函数
2)“分类函数”按钮:
包括【财务】、【逻辑】、【文本】、【日期和时间】、【查找与引用】、【数学和三角函数】以及【其他函数】按钮。
点击相应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函数即可插入函数。